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来了,尚界H5预售16.98万元起,你心动了吗?

点击关注不迷路

最便宜的鸿蒙智行车型来了,尚界H5预售16.98万元起,你心动了吗?-有驾

8月25日,华为和上汽合作的“第五界”尚界H5正式开启预售,16.98万元的起售价让这台搭载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的中型SUV成了热门话题。

有人说这是“智能汽车的价格屠夫”,也有人担心它只是“贴牌组装货”。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台车到底有什么真本事,能不能在15万-20万元的红海市场里杀出一条路?

价格够狠,但别急着叫“真香”

先说价格。16.98万元的起售价确实让鸿蒙智行家族的门槛降了不少,毕竟之前问界、智界这些“界”动辄二三十万,现在突然杀到17万以内,看起来挺有诚意。

不过,咱也得清醒——这个价格能买到啥?

横向比,比亚迪宋PLUS DM-i(1.5L混动)顶配也就18万左右,纯电版的广汽埃安Y5起售价也压到了15万上下,更别提大众ID.4这种老牌合资选手。

尚界H5的定价看似“亲民”,但对手们早就把价格、配置、续航这些基础牌打得很扎实。

华为这次靠ADS 4和鸿蒙座舱想玩差异化竞争,但消费者会不会为这些“科技溢价”买单,还得看实际体验。

华为ADS 4,真能帮开车变轻松?

尚界H5的最大卖点,是直接上车华为最新的ADS 4辅助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用上了192线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官方说能覆盖高速、城市、乡镇的全域场景。

听起来挺厉害,但咱们得拆开来说。

首先,激光雷达的硬件规格确实高,探测距离远、精度高,但实际效果还得看算法。

比如,夜间会车时对面车灯的干扰、暴雨大雾的极端天气、施工路段的锥桶识别……

这些“老大难”问题,ADS 4到底能解决多少?

目前公开的测试数据有限,咱们只能等真车主反馈。

其次,ADS 4的“全域领航”听起来像是“全场景自动代驾”,但目前大多数车企的辅助驾驶还是“人在环路”的状态:

系统帮你打方向、踩刹车,但手不能完全离开方向盘。

尚界H5的ADS 4有没有突破到“脱手脱眼”的L3级?

根据工信部的公开信息,目前还没到那个级别。

所以,别指望开车能直接躺平刷抖音,它更多是帮你缓解堵车时的脚脖子酸痛和高速巡航的腰背疲劳。

增程+纯电双版本,续航数字很能打

动力部分,尚界H5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

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23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

纯电版分64.6kWh和80kWh两种电池,续航535公里和655公里。

这些数字看着挺唬人,但咱们也得理性分析。

增程版的230公里纯电续航,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够用,但前提是家里能装充电桩。

要是天天跑长途,发动机介入后的油耗表现如何?

目前官方只说了综合油耗4.44L/100km,但实际开着空调、上高速,油耗可能得上浮到5-6L,这时候省下的油钱能不能覆盖增程器的购置成本,得自己算账。

纯电版的655公里续航,按CLTC标准打个八折,实际跑500公里左右问题不大。

但要注意,80kWh电池的成本摊到车价里,顶配价格可能会摸到23万左右。

这时候消费者就会纠结:

我花20多万买台纯电SUV,是选华为ADS 4的尚界H5,还是买个续航更扎实、充电更快的极氪X11?

空间和配置,能打但不算越级

尺寸方面,尚界H5的轴距2840毫米,后排腿部空间超过1米,后备箱601升,这些数据在同级里确实能打。

但要说“越级”就有点夸张了。

比如,比亚迪宋L的轴距2900毫米,后排空间更夸张;

广汽埃安V Plus的后排还能放倒当床用。

配置上,鸿蒙座舱、15.6英寸大屏、星闪技术这些确实能加分,但实际体验得看优化。

比如,车机系统流不流畅?

语音助手能不能听懂方言?

手机互联的兼容性如何?

这些细节才是用户每天接触最多的,比堆参数更重要。

上汽+华为,到底是“强强联合”还是“各怀心思”?

尚界H5是华为和上汽合作的产物,但这种合作模式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华为负责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上汽负责底盘和动力总成。

听起来分工明确,但实际调校可能是个问题。

比如,华为的ADS 4系统和上汽的底盘标定能不能完美匹配?

高速过弯时,ADS 4的车身动态控制会不会和上汽的转向调校“打架”?

这些问题只有开过车的人才知道。

另外,上汽自己也有飞凡、荣威这些新能源品牌,华为的智界、问界也还在卖车。

尚界H5的出现,会不会让内部资源分配更复杂?

比如,售后维修时是华为负责软件,上汽负责硬件,还是两家联合搞服务?

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直接影响用车体验。

订单破2.5万?先别急着吹爆

预售1小时订单破2.5万台的消息一出,很多人说“这车必成爆款”。

但冷静想想,这个数据水分有多大?

首先,预定门槛可能只有99元、999元这种“占个座”的小钱,退订零损失。

其次,华为的粉丝基数大,很多人可能只是“支持一下”,真到提车时可能还会观望。

再者,9月23日才正式上市,到时候价格会不会有变化?

配置会不会调整?这些都是未知数。

反过来看,比亚迪宋系列月销5万台起步,特斯拉Model Y降价后也能单月卖3万台。

尚界H5想稳定月销过万,不仅要看预售热度,更得靠产品力和口碑。

值得等,但别急着买

总的来说,尚界H5的出现,确实让15万-20万元的新能源SUV市场更热闹了。

它用华为的智能化技术+上汽的制造经验,试图在续航、空间、配置上找平衡。

但问题也很明显:

智能化体验需要验证:ADS 4的实际表现、车机系统的稳定性,得等首批车主反馈;

成本控制存疑: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这些硬件会不会拉高维修成本?

市场竞争激烈:

比亚迪、广汽、合资品牌都在这个价位死磕,尚界H5的“科技牌”能打多久?

如果你是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建议可以先等首批车主的实测报告,或者去线下店多体验对比。

毕竟买车不是买手机,一开就是好几年,稳妥点总没错。

最后说句实在话:

华为的ADS技术确实进步快,但一辆好车不是靠堆配置就能赢的。

底盘调校、品控水平、售后服务,这些“看不见的地方”才是决定一辆车能不能长久靠谱的关键。

尚界H5能不能成为“真香机”,咱们拭目以待。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