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刚开始,荷兰马上跟中国彻底闹翻了。11月2日,安世中国公开说:荷兰把给中国的芯片材料全断了。荷兰政府9月就找了个烂借口——说管理不好——强行从闻泰科技手里抢走了安世半导体。这做法,真让人觉得恶心!
荷兰这么搞,全球汽车芯片市场乱套了。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第一个撑不住,停了。德国也变了脸。他们突然想把华为赶走,政策来了个大反转。
这两个欧洲大国做的事,全世界都看不懂。他们根本不尊重市场规则,目光短浅。他们以为在对付别人,其实最后都是在害自己。我说,活该!
去年10月下旬,荷兰政府拿出了冷战时期的老规矩《商品供应法》。他们又找借口,说安世“管得不好”,然后冻结了安世全球30个业务。他们还换掉了所有管理层。这就是赤裸裸的抢劫中国企业,太难看了。
后来,荷兰马上宣布不给安世中国供晶圆了。他们反过来骂人,说“中国公司不守合同”。结果,安世中国立刻反击,打他们的脸。中方亮出证据:明明是荷兰总部欠了中国10亿货款没给。荷兰说的“违约”,全是瞎编。
荷兰想用断供来卡我们。但安世中国反应很快,他们说国内库存够用,能撑半年。这让国内供应链稳定下来了。全球市场没那么走运。这次断供是他们自己制造的麻烦,就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马上出了大问题。
10月28日,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停产了。这个工厂很重要,一年生产20万辆车,八成都卖给美国。停产直接影响了本田的全球布局。福特、大众、宝马这些大车企都发出了减产警告。欧洲汽车协会说得更直接:很多车厂的生产线可能几天后就要停下来。
荷兰政府这账算错了。安世半导体控制着全球40%的汽车电子市场,是大头。他们的芯片七成在欧洲生产,但六成的封装测试在中国完成。这种合作本来是最好的安排。但是荷兰偏要拆散这条产业链。结果是,欧洲工厂有技术,却没有“零件”可用;中国工厂有库存,却只能先满足国内。我他们完全不懂产业链,只会让自己的制造业陷入困境。太蠢了。
荷兰忙着处理断供的烂摊子,德国政府也跟着变了。他们对中国的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德国总理大喊,不能让中美决定技术未来。他们计划花大钱换掉所有中国公司的5G设备。表面上说这是“技术自主”,其实就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压力下,跟风。
以前,德国换5G设备太慢,老是被欧盟强硬派批评。他们这次突然加速,很明显是为了站队。以前德国说中国是“伙伴”,现在变成了“对手”。我说,政治口号敌不过市场现实。德国将近六成的电信设备都是中国货。华为设备便宜,性能好,运营商都喜欢。如果硬要换成爱立信或诺基亚的,不光要花更多钱,还会拖慢5G进度。就连沃达丰这种大公司,现在还在偷偷跟华为签新合同。
德国更头疼的是荷兰惹的断供风波。大众和宝马这些德国核心车企,非常依赖安世的芯片。现在他们面临减产风险。这些车企只能赶紧找安世中国要货。有些人甚至开始想把电动车生产线搬到中国,躲开芯片短缺。
但是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还公开帮荷兰说话,他说接管安世是“符合欧洲战略”的。这种说法根本就是骗自己,掩盖不了政策的矛盾。一边是国内产业因为缺芯片快活不下去了,一边还要硬推“远离中国”的政策。德国这种做法,就是不知道该站在美国和中国哪一边。他们很可能两头都讨不好。
荷兰和德国做这些事,就是把经济问题变成了政治对立。他们逆着潮流走,搞“脱钩”。表面上是针对中国,但早就开始伤到自己了。荷兰不光惹怒了全球车企,连他们自己的科技巨头ASML也快撑不住了。
ASML生产高端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的稀土。现在他们的库存紧张。他们在马来西亚的新工厂要到2027年才能用。这次跟中国市场闹翻,让ASML面临生产危机。荷兰“抢公司”的名声,让全世界对他们的投资环境也失去了信心。
德国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国是他们的汽车、机械这些产业的大市场,也是供应链的关键部分。现在德国竞争力下降,还想用政治手段排挤中国企业。结果是,他们不光会丢掉中国市场,还会因为供应链断掉,进一步削弱自己的产业优势。太不值得了。
我觉得,现在全球产业链是连在一起的。任何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想法,注定会失败。荷兰抢夺资产、德国跟风转向,看似在给中国施压,其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安世这件事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必须自己掌握,这是产业链的根基。违背市场规律,搞阵营对立,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中欧合作的重点是大家都有好处。只有放下“你死我活”的想法,尊重市场和企业的选择,才能长久发展。不然,再厉害的政治手段,最后也只会变成全世界看笑话的材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