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
荷兰那帮人,真敢干啊。
前几天,我瞅着新闻,心里咯噔一下。
大众德国工厂快停了,宝马慕尼黑基地就剩两周的料,这不跟咱们小时候玩儿的“老鹰捉小鸡”游戏里,老鹰突然把鸡窝给掀了似的嘛。
说实话,这事儿,远比芯片贵卖不贵卖的要严重得多。
我跟你说,我干这行十来年了,见过的科技大戏不少。
但这次安世这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神操作”。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一个电池技术的新闻,跑去深圳一个工厂,那帮工程师跟我吹得天花乱坠,什么能量密度、循环次数,我听得云里雾里。
结果呢,我写稿子的时候,把一个关键的测试数据给弄反了。
第二天稿子一登,电话都快打爆了。
那感觉,就跟在自家小区门口跟人吹牛,结果被人当场戳穿一样,特么的丢人。
安世这事儿,荷兰人这次,可能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太自信了。
对了,咱捋捋时间线。
这事儿的起因,得追到2019年。
那时候,闻泰科技花了三百多亿,把安世这个老牌子给收了。
那时候多美啊,欧洲管设计,咱们东莞管封测。
东莞那个厂,简直是全球汽车芯片的“流水线心脏”,全球快四成的车规晶体管都从那儿流出来。
那时候,大家都在夸这叫“全球化典范”。
可这好日子,说翻脸就翻脸了。
时间跳到2025年9月30号。
荷兰政府,突然就拿出了个老掉牙的《物资供应法》,说安世的“技术安全”受威胁了。
他们把咱们的CEO给换了,直接托管了公司。
这招,够阴损吧?
我当时就觉得,这帮人是真把咱们当外人了。
然后,咱们这边出手了。
10月4号,商务部发布了出口管制令。
这招,直接卡住了荷兰人的脖子。
你想啊,晶圆运到东莞封测完,出不去,他们总部的销售线就断了。
所以他们说的那个“付款违约”,纯属扯淡,就是因为出不了货,才付不了款。
你看看现在欧洲那边什么光景?
大众工厂快停了,宝马那边只剩两周的存货。
我之前跑过一个欧洲的汽车展,那帮人看车,眼睛都直勾勾的,梦想着自动驾驶、智能座舱。
可现在呢?
梦想搁浅了,因为一块小小的芯片卡住了。
这不就跟咱老北京说的,你家锅里炖着肉,结果柴火被人给抽走了,你干瞪眼呗?
更有意思的是,巴西那边也急了。
人家车企协会公开说,安世中国是他们唯一能信任的伙伴。
你说这讽刺不讽刺?
荷兰想控制技术,结果把盟友都给得罪了,还把自己弄成了“有粮没灶台”的窘境。
荷兰的备用工厂,那点产能,根本填不上东莞这个大窟窿。
车规认证少说一年半载,他们等得起?
咱们这边,安世中国的态度很清楚,拒绝执行总部指令,自己养活员工,同时赶紧找国内的芯联集成这些兄弟公司对接替代方案。
闻泰科技那边也撂下话了:想谈,先把张学政复职,把资产解冻了再说。
这场闹剧,把全球化那层虚皮给揭开了。
荷兰这一通操作,看似控制了总部,实际上是把自己家的车企推向了火坑。
说到底,谁掌握了生产线,谁掌握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这局棋,荷兰人下得太臭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