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非常吸引眼球,说是一款曾经号称“省油王”,加满一箱油能跑一千八百公里的车,现在撑不住了,价格降到了惊人的3.98万元,还直接喊话问大家,这个价格还买什么比亚迪秦。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不敢相信,不到四万块钱就能买一台全新的轿车,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去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时,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标题看起来那么简单,而这背后,也反映出咱们国家汽车市场现在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把事情弄清楚,那个标题里说的“满油跑1800公里”的省油神车,指的是上汽荣威i6系列里的插电混动版本,也就是i6 MAX新能源车型。
它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确实能做到极低的油耗和超长的综合续航,这也是它当年宣传的一大亮点。
但是,现在经销商为了清理库存,以3.98万元这个价格处理的,并不是这款插电混动车,而是2020款的荣威i6 MAX 300TGI自动爽酷版。
这是一款纯粹的燃油汽车,搭载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挡双离合变速箱。
所以,大家首先要明白,用插电混动版的续航成绩来宣传一款纯燃油车的降价,这本身就是一种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宣传手法。
那么,就算它是一台纯燃油车,3.98万元的价格也确实是低得有些出乎意料。
要知道,这款车在2020年刚上市的时候,官方指导价可是10.98万元。
从将近十一万降到不到四万,折扣力度不可谓不大。
可为什么这么大的便宜,市场上反响平平,并没有出现大家疯抢的场面呢?
这就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了。
第一,这台车是“2020款”的库存车。
汽车和手机、电脑一样,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2020年的车型,意味着它在仓库里可能已经静静地停放了三到四年的时间。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长时间停放并不是一件好事。
车辆的电瓶可能会亏电甚至报废,轮胎、雨刮器等橡胶部件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不动而老化,车里的各种油液,比如机油、刹车油等,也可能过了最佳使用期限。
消费者买回去之后,很可能需要先自费进行一番全面的检查和更换,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和精力。
更重要的是,2020年的技术和配置,放到今天来看,已经有些落伍了。
现在十万块左右的国产车,普遍都配备了高清大屏幕、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各种主动安全辅助驾驶功能,而这款四年前的低配车型,在这些智能化和舒适性配置上,显然无法和现在的新车相提并论。
第二,我们得看看现在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
提到这个价位的轿车,比亚迪秦PLUS是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名字。
比亚迪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购车观念。
比亚迪秦PLUS DM-i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在城市里上下班,可以完全当纯电动车来开,用电成本非常低,一公里可能还不到一毛钱,而且行驶起来又安静又平顺;如果要跑长途回老家,它又能像普通油车一样加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更关键的是,在很多需要摇号或者拍牌的大城市,它能上新能源的绿色牌照,这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可油可电”的特性,让它在使用成本和便利性上,对同价位的纯燃油车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当消费者手握十万左右的预算时,面对一台是技术先进、能省钱、能上绿牌的新能源车,另一台是技术老旧、优惠巨大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库存燃油车,大多数人会如何选择,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第三,品牌形象和市场表现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用数据说话,荣威i6整个系列近年来的销售情况确实不理想。
根据相关统计,去年一整年,荣威i6全系车型总共只卖出了一万两千多台,在国内庞大的轿车市场里,所占的份额小到只有0.13%,排名在一百位之后。
今年1到7月份的累计销量也只有五千多台,市场表现持续低迷。
销量的背后,反映的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相比之下,比亚迪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成功的市场营销,已经成功地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新能源领导者”的形象。
很多人买比亚迪,不仅仅是买一辆车,更是对国产品牌技术自信的一种认可。
而荣威品牌虽然也有着不错的技术积累,但在近几年的市场宣传和品牌形象塑造上,似乎没有跟上节奏,没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优势传递给消费者。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普通人买车过日子要考虑的长远问题。
买车不是一次性消费,后续的保养、维修,以及几年后想换车时的二手车残值,都是一笔不小的账。
比亚迪现在销量火爆,服务网点也遍布全国,维修保养非常方便。
而荣威i6这款已经停产的燃油版车型,消费者心里难免会打鼓:以后修车换零件好不好找?
价格会不会很贵?
开了几年之后,这台当初不到四万块买的车,还能值多少钱?
当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的时候,即便眼前的价格再诱人,理性的消费者也会犹豫,转而选择一个更稳妥、更主流、前景更明朗的产品。
所以综合来看,荣威i6MAX这款库存燃油车降价到3.98万却依然无人问津的现象,并不是消费者不识货,而是大家变得越来越精明和理性了。
这件事情清晰地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单靠降价这一招已经不好使了。
一款车要想成功,必须在技术、产品力、品牌、服务等多个方面都做得出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进步,正是因为有了像比亚迪这样强大的竞争者,才推动着整个市场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让我们普通老百姓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