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

讲真,每次看到一个新品牌要下场造皮卡,尤其还是要在澳洲那种神仙打架的地方,我的第一反应都不是“牛逼”,而是“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MG最近就在澳洲干了这么一件事,扔出来一个叫MGU9的皮卡,指名道姓要跟福特Ranger和丰田Hilux对决。

这操作属于什么呢?属于一个刚修炼出人形的小妖,直接跑到凌霄宝殿门口,对着玉皇大帝喊“你下来,咱俩练练”。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勇气可嘉,但多少有点不务正业。

澳洲那个地方,对皮卡这种钢铁骆驼的理解,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刻在DNA里的图腾。福特Ranger和丰田Hilux在那里,就跟咱们这儿的豆浆油条一样,是生活必需品,是政治正确。你一个新来的,想在这里插一脚,难度约等于让一个修仙的去跟三体人解释什么是“道”。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三体人听了都得气活了,直接给你来一发水滴。

MG这车,底子是上汽大通的Terron 9,这不丢人,现在车圈都流行套娃,一个平台恨不得生出个葫芦娃战队。关键在于,MG为了打澳洲市场,整了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

最典中典的就是那个后悬挂。

它把传统皮卡硬邦邦的、能传家的、可以当武器使的叶片弹簧,给换成了多连杆独立悬挂。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官方说法是为了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针对澳洲市场调校。

诶,这话术就很有灵性。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特别为用户着想。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事儿就跟给一个准备上战场的重装步兵,脱掉他的板甲,换上一身阿玛尼西装一样。帅是真帅了,舒服也真舒服了,但一刀过来,人也没了。

皮卡的核心是什么?是糙,是耐用,是金钟罩铁布衫。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的破工具车比一些朋友吃过的盐都多,我告诉你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你今天拉着一吨砖头,明天装着半扇猪,后天在烂泥地里打滚,它都不会散架。你根本不关心它过弯侧倾多少度,你只关心它能不能把你和你的货,从A点安全送到B点。

至于舒适性?老板,那玩意儿重要吗?你见过哪个工头在乎搬砖的时候姿势优不优美?

MG这个操作,本质上是“开窍了”,但又没完全开窍。他们悟了,知道现在澳洲买皮卡的很多都是奶爸,周末带娃去野营,舒适性才是王-道。他们想用轿车的逻辑去降维打击工具车。这个思路没错,但问题是,你不能忘了你的根本。你的根本是一台皮卡,一台需要被蹂躏的工具。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废掉了自己苦练三十年的外门硬功,改去修炼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双修大法》。不能说没用,但路子走歪了。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然后是那个什么“MG Smart Hatch”系统,一个可以折叠的中舱隔板和下拉式后窗,能让后舱的载物空间延伸到车里。

听起来是不是未来感爆棚?是不是跟任意门一样神奇?

但实际场景是什么?就是你拉了一根特别长的水管,然后这根水管从后斗直接捅进了驾驶室,成了你的副驾驶。你一转弯,水管给你来个“回首掏”,你一刹车,水管给你表演个“千年杀”。

这种设计,就是典型的产品经理脑子里的高光时刻,工程师产房里的彻夜哀嚎,和用户使用时的“坏了菜了”。讲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会拼命给它的傻逼设计找理由。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MG说得好像有点惨。其实也不是,这个逻辑就是田忌赛马,用豪华感去打你的工具属性,说不定真能成呢。

你看它的内饰,双12.3寸大屏,飞机操纵杆风格的排挡,高配还有前排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加热,JBL音响,全景天窗。这哪里是皮卡,这简直是移动的洗脚城。同行看了都得傻。福特和丰田的工程师估计正在会议室里哭晕过去,他们研究了几十年怎么让车更抗造,结果MG直接掀桌子,开始研究怎么让司机在车里睡得更香。

福特研究耐用,丰田研究可靠,MG:我先给司机按个摩-有驾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更大,也不是把你的那份抢过来。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一起蹲在废墟上喝西北风。

MG在澳洲要面对的,可不止Ranger和Hilux这两个雷电法王。后面还排着一长串的名字:五十铃D-Max、马自达BT-50、大众Amarok、三菱L200、日产Navara,还有马上要来的起亚Tasman、比亚迪Shark 6、长城炮Alpha……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个名单念下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已经不是红海了,这是血海,是地狱难度开局。每一个对手都是身经百战,手上都沾满了竞争对手的血。MG一个新兵蛋子,就带着一身“豪华”装备冲进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起来,我前段时间在琢磨自动驾驶。大家都说自动驾驶的关键在特斯拉,在激光雷达,在算法。我觉得都错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实验室,不在加州的高速公路,而在我们这儿的老头乐。只要你的车能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早高峰,从一群横冲直撞、不讲武德、走位堪比“道诡异仙”的老头乐车队中毫发无伤地穿过去,你的自动驾驶才算真正毕业了。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任何算法都有效。

扯远了。说回MG这个MGU9。它的定价也很有意思,5万到6万澳元。比它那个中国兄弟Terron 9贵,但多了独立悬挂和一堆花里胡哨。这个价格,刚好卡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比上不足,比下,好像也没什么余。

但能卖,就是能卖。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标。MG现在要做的,就是培养出一批“就喜欢MG皮卡”的人。怎么培养?靠的就是这种“不务正业”的错位打击。

当别人都在卷越野、卷拖拽、卷载重的时候,MG说,诶,朋友,要不要在车里按个摩?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MGU9在澳洲的成败,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掀桌子的态度。一种“我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来整活的”的态度。

它不是来卖车的,它是来给这个已经打成一锅粥的市场,再加一把火,再扔几个鞭炮。至于最后谁能活下来,谁在乎呢?我们这些看戏的,就喜欢看这种场面。

加大,加大,加大。打得越热闹越好,把所有人的价格都打下来,才是我们等等党的最终胜利。至于MG,它不是来当冠军的,它是来当那个负责点燃炸药桶的英雄,或者说,小丑。

反正,都是一场行为艺术。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