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增程技术大杀四方的理想汽车,到了纯电领域,则接连遇挫。
首款纯电车型MEGA造型引发争论,销量目标也从最初的月销过万调低至后来的月销5000辆,但实际销量月销不足3000辆。
MPV市场每年不过100多万辆的规模,50万辆以上的纯电MPV市场规模更小,理想MEGA销量不及预期没啥,毕竟是理想汽车进军纯电市场的第一款车,经验不足踩坑交学费能理解。
但到了第二款纯电车理想i8,关键时刻又出岔子,先是与卡车对撞的视频引发巨大争议,理想汽车成为网友们玩梗的对象。紧接着,理想车主停车视频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理想法务部发郑重声明都拦不住。
从行业观察来看,如今比营销“翻车”更严重的是,理想i8缺乏理想ONE那样的市场号召力。理想汽车引以为豪的“产品大法”,在纯电领域为何失灵了?
01
承担战略重任的理想i8 很难归类
论打造市场爆款,新势力中理想汽车最有发言权。
理想ONE于2019年4月正式上市,从2021年11开始月销过万,成为新势力里第一款月销过万的车型,同时也是中国品牌有史以来第一款30万以上月销过万的车型。之后理想推出L9、L8、L7、L6的L系列车型,也都表现不错,巅峰时期L9、L8、L7三款车均月销过万,改写中国高档SUV市场的竞争格局。
理想i8的目标,同样是月销过万。但新车上市后一周理想汽车便砍SKU改定价,三个版本简化为一个版本,顶配卖原本的中配价格,变相降价(定入门款Pro版的特别少只占2%)。
同时,理想汽车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撤销此前按地区设置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改由理想汽车总部直接管理全国23个区域。通过扁平化架构、减少决策流程,强化总部对市场一线的支持与管理。
这些调整,既表明理想对于i8这款车的重视,也反映出想要打造下一个销量爆款的焦虑,颇有“如履薄冰、如临大敌”的紧张氛围。
从行业分析来看,理想i8既有难以回避的自身短板,又面临前后夹击的竞争环境,想要复制理想增程产品的成功,并不容易。
从产品自身来看,理想i8和MEGA一样,面临不小的外观争议。理想MEGA曾被称为“棺材车”,理想i8虽然重新设计了前脸与尾部,车身整体线条更加流畅,但还是从外观上能看出与MEGA的相似之处。
伴随外观争议的,则是产品定位问题。理想i8的产品定位为SUV,但其短前悬、长车舱、低风阻的流线造型,和大众印象中的SUV造型明显不同。
产品发布会上,李想称i8为“越野车+SUV+MPV”的混合定位,并着重强调其大空间、驾驶视野。但对于SUV产品PK的重点如通过性、离去角和接近角等内容,则只讲有利的部分如满载60°爬坡、过炮弹坑等,纯越野SUV看重的其他指标则尽量不提。
当然,主攻城市SUV场景,突出大空间与轻便操控等优势也没什么,市面上众多城市SUV都是这样。但理想i8的独特外观,实在很难让人具体归入某一产品品类,既不像SUV也不是MPV,更不是轿车。
四不像的产品,历来极其挑战消费的固定认知。从官方产品定位、宣传话术来看,理想汽车有意在开辟增程全新路线后,在纯电领域打造新物种开辟全新赛道。
但问题是,理想汽车在增程汽车技术领域的成功,主要是技术路线上,在产品定义上,并未有太多颠覆性:十分传统地遵循中高档SUV尺寸要大、外观要威猛的市场主流造型,内部空间要大的消费者喜好。
理想汽车最大的产品创新,业界公认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种创新的确很对消费者的胃口,但技术护城河不深,很容易被后来者模仿。
作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最被外界佩服的能力,同时也是理想汽车在“蔚小理“中后来居上,成为首个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出色的产品定义能力。
近期,上汽、广汽等传统国企,纷纷到华为拜码头,引入华为IPD流程等,目的也是想学习ICT企业身经百战积累下来的高效协同流程,强大的消费者洞察与产品定义能力,打造市场爆款的组织能力。
无论是从创始人、管理层的决断力,还是从企业的组织架构与响应能力来看,最早积极学习华为管理法的理想汽车是汽车行业中最具华为成功DNA的。
但奇怪的是,自从进入纯电市场,理想汽车在增程领域一再成功的产品定义能力、快速响应的市场打法等,统统失灵了。
02
把跨界车打造成爆款 “最牛产品经理”的硬仗
尝到大尺寸SUV市场红利的理想汽车,如今推出理想i8这样造型独特的纯电SUV,比此前选择MPV作为纯电首发战场还令人意外。
此前理想MEGA发布时李想自豪地表示,如果乔布斯在世的话,苹果汽车应该长这样,革命性的设计等等,近期接受罗永浩访谈时表示MEGA失利主要是竞争对手故意做局,网络水军黑外观,以及MEGA外观被黑,设计团队很伤心等。
从李想这些表态来看,无论是他本人还是设计团队,虽然反思总结MEGA出师不利本质上是产品力与价格不匹配。但没有足够重视MEGA的外观争议,简单归为“被人带节奏,总有刁民想害朕”,而没有去反思为何会引起巨大争议,是否真的太挑战大多数人的审美?
否则,理想汽车不会在承担打响纯电战役的战略重任第二款纯电车型i8上,依然沿袭MEGA的设计基调。早在2018年发布首款车造型,理想汽车都知道造型方正的大尺寸SUV是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如今怎会不知道?
近年,中国SUV市场方盒子造型十分流行,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捷途等10多万的SUV都力图做到可城市可越野。在城市SUV增加越来越多纯越野功能的SUV竞争环境中,理想汽车却拿出一款从外形到功能都不够纯正的SUV,最牛产品经理的功力发挥到哪里去了?一直坚持为用户造车的理想汽车,如今想要挑战、教育用户?
一个原因是,过于想复制过去的成功,在差异化路线上越走越远。理想汽车此前的成功,主打的就是产品差异化,增程技术路线解决纯电动用户的续航痛点,大空间、冰箱彩电大沙发带来的科技感与舒适度,又远超BBA、丰田福特等外资、合资品牌中大型SUV,同时,价格还更实惠。
理想汽车当然期望,差异化的产品策略能在纯电SUV领域继续取得成功。想通过“SUV的定位与通过能力,轿车的操控,MPV的空间与舒适”,打造一个纯电新物种开辟一条新战线。但此差异化非比差异化,理想此前的差异化并未挑战消费者的固有认知,都是围绕消费者尚未充分满足的消费痛点来做。如今用外形跨界的产品,来挑战消费者对于SUV、MPV、轿车产品的固有认知,打造爆款的难度比以前更高。
另一个原因是,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全新开发一款SUV,在原有MEGA的基础上做改进,是最快推出新产品的办法。伴随企业发展壮大,理想汽车此前打造one时期的“强产品CEO”+“强产品经理”的组织架构,也随着产品线丰富、组织架构与流程的调整,面临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强”的挑战,创始团队打磨出来的用户洞察、产品方法论,也面临复制扩大、一路贯彻到底的挑战。
同时,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中的先行者,如今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不管是增程技术路线,还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众多新玩家加入。华为、小米两大科技巨头爆款频出,在中高端市场所向披靡,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流量关注度,都难以超越;零跑、吉利和比亚迪等中低端市场的玩家后面紧追,性价比优势难以PK;还有曾经的患难兄弟蔚来、小鹏,产品针锋相对,求生欲望强烈。哪怕是营收超千亿、手握千亿现金储备的理想汽车,也没有舒适区可待。
当然,理想汽车为了打响纯电战役,做了不少努力拿出很大诚意,如5C充电、1年狂建2800座超充站,智能驾驶技术由端到端转向VLA(视觉-语言-行动闭环)等。
但理想MEGA的前车之鉴,还是让人为造型不走寻常路的理想i8捏一把汗。此前也有造型不走寻常路、很难归类的车,如雪铁龙毕加索,该车2001年由神龙公司引入中国生产,命名为东风雪铁龙毕加索,成为中国市场首款紧凑型多功能车,但2007年就因销量不佳停产。平心而论,毕加索的造型并不难看,即便放到今天来看,造型也很流畅,但就是很难归类。
当然,在小米都能把公认高端且小众的性能跑车卖成爆款的当下,希望理想汽车也能再创辉煌,以纯电新物种开辟新赛道,把跨界车卖成爆款。
多功能跨界车在中国到底能不能火,就看理想i8了。
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