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那个曾经头铁到拿转子发动机跟全世界的活塞叫板的马自达,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EZ-60,15万级,增程SUV。这三个词放在一起,就透着一股浓浓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决绝。如果说之前友商是把蛋糕上的奶油刮走了,那马自达这次端上来的EZ-60,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同行放过。这哪是发布新车,这分明是在自家宗祠门口表演一个原地飞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先说外观,那个LED大灯和自适应远近光,是是是,大家都有,不稀奇。但马自达整这个活儿的姿势就很奇妙。它不是在说“看我技术多牛逼”,它是在用行动告诉你:“别跟我聊什么人马合一了,我现在只想让你在黑夜里看清楚每一个想不开要加塞到你前面的同行,然后用远光照到他怀疑人生。”这是一种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一种物理超度。
然后是那个无框车门,典中典的整活儿。帅是真帅,打开车门那一瞬间,感觉自己不是去上班,是准备登上EVA初号机去和使徒对线。但帅的代价是什么?是我作为一个真实拥有过好几台所谓运动轿跑的中年人的血泪教训:高速上那风噪,跟有人在你耳边用B-Box唱“鸡你太美”没啥区别。所谓的仪式感,本质上就是逼着你把那23个扬声器的音量开到最大,用魔法打败魔法。还有那个全景天窗,不能开。为什么不能开?我悟了,这就是马自达的犬儒主义哲学,它给你一片天,但不给你打开天的权利,让你抬头45度仰望星空的时候,顺便思考一下人生的虚无。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进入车内,那块26.45英寸的5K大屏,简直是把电影院的IMAX幕布做成了压缩毛巾,然后泡发了塞进中控台。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我们还在玩引力波,你们地球人已经开始在车里玩一种很新的视觉轰炸了。什么MT8676芯片,流畅。废话,都这个年代了,车机要是还卡,那不叫车机,那叫电子路障。语音交互,可见即可说。这个功能的核心不是技术,是社交。是让副驾的女朋友,后排的丈母娘,还有那个永远在闹腾的娃,都有事儿干,别来烦你开车。这才是智能座舱的终极奥义:家庭内部矛盾的隔离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我转念一想,现在的车圈,哪个车企的行为不蠢?大家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座椅,仿皮,加热通风按摩,还带老板键。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我作为一个中年男人,腰当时就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感觉还能再在工位上奋斗三十年。尤其是那个老板键,简直是当代家庭关系的润滑剂。老婆大人坐后排,你敢不把副驾往前挪?有了这个键,你就能在一种“你看我多贴心”的表演中,悄无声息地完成权力的交接。这玩意儿比的不是配置,是情商,是生存智慧。我真的受够了那些天天跟你讲参数的车评了!他们根本不懂生活!
讲真,我最近在想,为什么所有的车机导航都做不好隧道里的定位?难道GPS信号也恐高?
现在聊重点,动力。1.5L的增程器,后置单电机,190kW。这套系统翻译过来就是:马自达终于开窍了。它把那个曾经是灵魂的发动机,降级成了一个在后台默默打工的充电宝。发动机的心态估计是崩了,从台前绝对的主角,变成了幕后烧锅炉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电池续命。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而这种“前台用电,后台烧油”的模式,完美击中了当代人的精神分裂。我们既想要电车的安静和提速,又克服不了里程焦虑的恐惧。增程,就是给这种精神拧巴怪准备的终极解药。
所以,这车的核心卖点是什么?不是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也不是那堆花里胡哨的配置。它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随时可以掀桌子”的底气。在城里,你就是个纯电党,享受低成本的快乐;跑长途,那个后台发电机组就是你的“任意门”,加油站就是你的能量块,让你彻底摆脱被充电桩支配的恐惧。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后排空间对高个子不太友好,底盘调校偏软,高速过弯侧倾有点大。这说明什么?说明马自达骨子里那个“东瀛宝马”的执念还在,但身体已经很诚实地向舒适和家用市场投降了。它想告诉你它还能劈弯,但劈一下就有点头晕。这种口是心非,像极了一个嘴上说着“我还能喝”但手已经在桌子底下找解酒药的中年人。
所以,15万买个马自达EZ-60,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当你开始问性价比的时候,你已经输了。因为现在买车,尤其是在15万这个修罗场里买车,买的根本不是车,是一种解决方案,一种精神上的慰藉。EZ-60提供的,就是一种“既要又要还要”的解决方案。它让你在朋友面前有无框车门可以吹,在家人面前有大沙发和IMAX大屏可以躺,在长途奔袭时有加油站做后盾。它不完美,甚至有点精神分裂。但在这个大家都在发疯的时代,一个愿意陪你一起发疯,还能让你安稳到家的品牌,就问你怕不怕?所以买这车省钱吗?不一定。但是,它能让你在精神上觉得你占了天大的便宜。而对于当代消费者来说,精神胜利,就是最大的胜利。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