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句老话说的是遇到困境就得想办法转变,才能走得长远。
最近汽车圈就有这么一桩“求变”的事儿,挺让人关注的——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10月2号刚向港交所递了招股书,准备上市了。
从8月22号东风集团说要推动它上市到现在,满打满算才40天,这速度在新能源车企里真是少见,大伙儿都管这叫“闪电上市”。
不过这次上市跟咱们平时听说的不太一样,岚图不发行新股,也不打算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就靠“股权分派+吸收合并”这么一套操作完成转换。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岚图准备上市的同时,东风集团自己却在推进私有化退市。
这一进一退的,到底是为啥呢?
一、这场“闪电上市”到底在玩什么
咱们先说说这上市操作背后的门道。
一般公司费半天劲上市,大多是为了融资,拿到钱好扩大业务。
可岚图这次走的是“介绍上市”,不发新股,不募资,说白了就是把股权结构调整一下,让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那东风集团图啥呢?其实是自家的港股上市平台有点“撑不住”了。
资料里显示,截至今年7月31号,东风集团股份在港股的总市值才391.2亿港元,市净率只有0.25倍。
啥意思?就是说股票市值长期低于公司的净资产,简单讲就是“股价被严重低估”。
这种情况下,港股平台基本没啥融资能力了,想通过增发股票筹钱,根本没人愿意买。
而岚图作为东风集团孵化的新能源高端品牌,被寄予了“转型希望”。
现在新能源赛道火啊,估值普遍比传统燃油车企高得多。
东风集团这波操作,其实是想把上市平台从传统燃油车资产,换成岚图这个新能源核心资产,相当于给公司换个“新壳”,破解港股估值太低的困局。
毕竟,要是岚图能在资本市场获得高估值,整个集团的转型就算迈出一大步了。
二、赚钱的“水分”到底有多大
岚图上市,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这公司到底赚不赚钱”。
从表面数据看,好像还行:2022年净亏损15.4亿元,2023年15亿元,2024年缩小到9000万元,到了2025年前七个月,居然实现净利润4.3亿元,亏损一年比一年少,今年还盈利了,看着挺让人高兴。
但仔细扒拉一下账本,就会发现这里面“水分”不小。
同期“与收入相关的政府补助”就有6.03亿元,同比一下子涨了404.13%,这补助金额比4.3亿元的净利润还多,占净利润的140%。
也就是说,要是把政府补助这部分去掉,岚图前七个月其实还是亏损的。
咱们平时说“盈利”,得是公司靠主营业务实实在在赚来的钱才算数。
要是主要靠政府补助撑着,这盈利质量就得打个问号了。
毕竟补助这东西不是长久之计,哪能一直指望呢?一旦补助减少或者取消,公司的利润不就跟着掉下来了?
三、就靠一款车能走多远
除了盈利问题,岚图的销量结构也有点“偏科”。
目前岚图有FREE、梦想家、追光、知音四大系列车型,但卖得好的,基本就靠一款叫“梦想家”的MPV撑着。
今年1到7月,梦想家卖了4.01万辆,占了总销量的60.1%,差不多六成的销量都来自这一款车。
而且这款车单车均价超过39万元,能支撑起比较高的毛利率,算是岚图的“现金牛”。
但问题是,MPV这个市场本身就不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1到7月,国内MPV销量前十的企业加起来才卖了52.1万辆,只占乘用车总零售量的4.1%。
也就是说,整个MPV市场在乘用车里的占比还不到5%,就这么点蛋糕,竞争还特别激烈。
比亚迪腾势、极氪、理想这些品牌,早就盯着高端MPV市场了,都推出了自己的车型,岚图想在里面继续扩大份额,难度不小。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新车型的表现。
今年7月,岚图推出了新款FREE+,内部本来预期月销量能达到2万辆,冲击细分市场前三名。
结果呢?7月只卖了4273辆,8月稍微好点,5239辆,离2万辆的目标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老车型依赖严重,新车型又没达到预期,这销量结构看着真让人有点担心:就靠一款车,能撑多久呢?
四、研发跟不上,光靠吆喝能行吗
一家车企想长期发展,技术和研发肯定得跟上。
但岚图在这方面的投入,看着有点“本末倒置”。
2025年1到7月,岚图的研发投入是6.37亿元,只占收入的4%;可同期的销售费用却高达26.46亿元,占收入的16.8%。
简单算一下,花在营销上的钱是研发投入的4倍还多,明显是“重营销、轻研发”的路子。
咱们看看行业里的头部企业:蔚来靠着换电服务打出差异化,小鹏在智能驾驶上不断突破,理想聚焦家庭出行场景,都有自己的核心标签。
而岚图早年常提的“全铝底盘”“2000MPa热成型门环”这些硬件优势,随着新势力造车能力的快速提升,已经没那么显眼了。
比如问界的品控、极氪的交付效率,现在都做得不错,岚图那些早期的硬件亮点,慢慢就成了“标配”,不再是独有的优势。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早就过了“只要造出来就能卖”的阶段,进入了“技术比拼”的关键期。
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领域,谁家有突破,谁家就能抢占先机。
岚图要是一直把钱砸在营销上,研发投入跟不上,时间长了,拿什么跟别人竞争呢?毕竟消费者买车,最终看的还是技术实力和产品体验,光靠广告吆喝,恐怕很难留住人。
其实岚图的这场“闪电上市”,更像是东风集团转型的一场“豪赌”——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资产上,试图通过估值切换摆脱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困境。
但从盈利依赖补助、产品结构失衡,到研发投入不足,这些问题都像“绊脚石”,摆在岚图前进的路上。
能不能真正站稳脚跟,还得看接下来能不能把这些“硬伤”一个个解决掉。
参考资料
搜狐网:《东风腾挪,岚图上位》
腾讯新闻:《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七连降,岚图藏隐患》
凤凰网:《岚图汽车的IPO有“硬伤”:盈利靠政府补贴,销量依赖梦想家》
财经网:《东风集团等不及了?岚图汽车发展遇危机,单一车型撑起60%销量》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