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

欧洲媒体关注中国反制措施

最近多家欧洲媒体报道说,10月29号那天,因为中国在安世公司问题上采取了反制措施,大众汽车不得不关闭了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

这事儿影响挺大,因为大众在欧洲市场主打的高尔夫车型,现在直接停产了。这对大众来说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

其实这事还得从荷兰政府抢安世公司说起。之前中美之间打得火热,荷兰突然跳出来,冻结了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集团的所有业务,还说什么“国家安全”,想把安世“国有化”。

这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们所谓的“安全问题”根本拿不出任何实质证据,听起来就像个借口。不仅外面的人看不懂,就连荷兰国内也觉得莫名其妙。

有几家荷兰的机构分析后认为,荷兰政府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美国的态度。换句话说,荷兰可能成了美国的一个“工具”,被用来牵制中国。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荷兰限制芯片出口后果显现

对于荷兰政府的这一做法,中方非常重视,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谴责。中方已经明确表态,如果荷兰政府继续一意孤行,那么中国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但荷兰政府似乎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对中方的警告根本是听不进去,完全当成了耳边风。面对这种情况,中方也不再客气,直接出手,限制了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出口。

结果一出来,欧洲车企们倒是比荷兰政府清醒多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荷兰政府的这个举动其实是在“自断后路”,于是赶紧联名给荷兰政府写信,劝他们赶紧回头,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对整个欧洲的汽车工业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现在事情的发展也验证了他们的担忧——荷兰强行抢走安世芯片的后果已经显现出来了。大众的高尔夫车型停产只是个开始,后面可能还有更多麻烦。不只是高尔夫,像途观、探岳这些热门车型,现在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大众现在的困境,其实也只是欧洲车企的一个缩影,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汽车行业的缩影。这下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本田加拿大工厂停产

日本车企本田在10月27号宣布,他们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厂将逐步减产,到这周的30号就会完全停产,预计会在11月初恢复生产,但那时候产能只能恢复到原来的大概一半左右。

这家工厂主要生产的是思域和CR-V这两款非常受欢迎的车型,这次停产肯定会对本田在北美地区的销量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最近中国暂停供应安世半导体的芯片,虽然这些芯片不算特别高端,但在汽车制造中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全球化这么深的今天,中国汽车供应链是绕不开的重要一环。荷兰政府强行“抢走”安世,其实就等于直接切断了整个产业链。

以安世为例,它的芯片生产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晶圆厂,负责“造芯片”,另一个是封测厂,负责把芯片封装成可以卖的产品,带来实际价值。

而安世超过70%的封测产能,其实都依赖中国的封测厂,每年出货量大概有800亿颗芯片左右。

一辆普通燃油车大概需要500颗芯片,而一辆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芯片需求直接飙到2000颗,甚至有的能到5000颗。

如果没了中国市场,光靠欧洲自己那点封测能力,安世根本没法正常对外供货。

所以荷兰现在抢走安世的总部,其实就像抢了一辆没油的坦克,看起来厉害,其实啥用没有,反而可能把自己给“套牢”了,变成荷兰政府自己的“铁棺材”。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安世芯片供应链危机

最近,英国巴克莱银行分析指出,虽然安世芯片并不是完全没法替代,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新的供应商来填补安世留下的空缺,其实挺难的。

而且他们还提到,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多数汽车厂商的应急库存一般只能撑三周左右。如果三周之后问题还没解决,那欧洲乃至全球的车企可能会迎来一场“大地震”。

也就是说,荷兰这边的动作,直接关系到很多车企的“命脉”。要知道,汽车产业是欧洲多个国家的经济支柱,相关行业里有数百万人就业。一旦这些人因为停产而失业,对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治安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协会VDMA也发出了警告,说安世芯片不仅在汽车领域很重要,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发电机、农业机械这些设备制造业也会受到波及。

现在荷兰政府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开始着急起来,想跟中国谈一谈。据荷兰首相斯霍夫透露,他们已经在跟中国以及欧盟多国就这件事进行商讨。

这个消息也得到了中国商务部的确认。根据中国网的消息,10月21日当天,中国商务部部长就分别和荷兰以及欧盟进行了线上会谈,双方就包括安世芯片在内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中荷芯片合作困境

在这段时间里,王文涛明确表达了对荷兰政府行为的不满,强调希望荷兰能够尽快调整态度,正视中荷之间在芯片领域合作的重要性。

而谢夫乔维奇则表示理解中方的反制措施,并承诺会协助荷兰尽快解决安世(ASML)相关问题,恢复中荷之间的芯片供应。

从中国和欧盟双方的表态来看,中欧都对安世芯片持积极态度,但荷兰的态度却显得模棱两可、不够明确。回顾之前荷兰一边倒地指责中国,还说这次行动与美国无关,甚至反过来批评中方“混淆视听”,可以看出,荷兰似乎并不愿意真正面对这个问题,或者说即使他们想正视,也很难改变现状。

很多人已经看穿了荷兰背后可能有美国的影子,但荷兰政府却装作不知道,一口咬定与美国没关系。这反映出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荷兰所处的尴尬处境。而这种困境,其实也正是整个欧洲在大国博弈中进退两难的一个缩影。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欧洲的两难困境

据南华早报报道,10月27号当天,针对荷兰强行拿走安世半导体的事情,不少荷兰人开始分析这事背后的问题。他们认为,现在荷兰的处境,其实也反映出整个欧洲在中美之间“夹缝中求生”的艰难。

现在的欧洲,跟韩国有点像,走的都是“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路线。但随着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种平衡策略也越来越不好使了。欧洲现在无论怎么选,都很难两边都不得罪,想左右逢源也越来越难。

荷兰一家咨询公司的创始人范德普滕就说,现在欧洲真的有点走投无路了,不管他们怎么选择,甚至什么都不做,最后可能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强抢安世后果现!大众停产,荷兰求谈-有驾

特朗普的实用主义策略

特朗普可不跟咱们中国一样,做事还讲究个问心无愧。对他来说,“实用主义”才是王道,什么手段管用就用什么。他那套“美国优先”的逻辑,只要结果符合他的预期,根本不在乎所谓的“盟友”是不是被他当枪使。

比如说,他硬是把欧洲拉到自己这边,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对中国发难,逼着中国在中美贸易上让步。结果最吃亏的,不是美国这个“拿枪的人”,也不是中国这个“目标”,反而是被当枪使的欧洲。

说句实在话,欧洲现在这局面,也是自找的。他们以为靠老本就能混一辈子,不思进取,结果互联网、AI这些风口一个都没赶上,连自己的老本行——制造业都搬出去了,导致竞争力越来越弱。

政治方面更是乱得不行,为了迎合美国的价值观,搞出一堆“政治正确”,现在欧洲各国政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种奇葩人物层出不穷。

现在就看欧洲在安世(可能是指“安全”或某个具体问题)问题上怎么选了:是继续听美国的话,跟中国硬碰硬,搞得两败俱伤,还是挺直腰板对美国说“不”。

不过按照欧洲一贯的逃避心态,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前者,毕竟美国可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不管怎样,咱们先等着瞧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