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起,多地交管部门同步推进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专项整治行动,涉及“3查2扣1罚”,违规成本显著上升。
一、三查:证件、头盔、停车的全方位监管
2025年11月1日,山东青岛交管部门启动非机动车与摩托车集中整治,重点查处无证驾驶、未佩戴安全头盔及违规停车行为。 电动自行车虽属非机动车,但时速超过25km/h的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均划为机动车,需悬挂机动车牌照并持有对应驾照。 电动轻便摩托车需F证,电动摩托车需E证,三轮车需D证。 无证驾驶者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15日以下拘留。
甘肃省武山市将“一盔一带”作为常态化检查项目,骑行电动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的驾驶人将被现场警告或处以20元至50元罚款。 北京市对摩托车驾驶人未佩戴头盔的行为合并记1分,累计记分达12分需重新参加交通安全学习。
违规停车整治范围扩展至小区、商业区等公共区域。 电动车停放在消防通道、建筑出入口等区域,将被直接拖移。 车主需携带证件至指定部门处理违规记录后方可领回车辆。 云南省文山州明确要求10月30日前清理所有非标车违规停放现象。
二、二扣:非标车、无牌车的路面清零
江西省定南县发布通告,2025年10月31日前为非标电动车自主淘汰置换期,11月1日起仍上路的非标车将一律扣留。 非标电动车指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无法登记上牌,且存在安全隐患。
所有电动车型必须悬挂对应号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挂绿色牌照,电动轻便摩托车挂蓝色牌照,电动摩托车和三轮车挂黄色牌照。 福建省针对无牌车辆采取“罚款+扣车”双重处罚,车主需在15日内补办牌照并缴纳罚金方能取回车辆。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将无牌电动车与醉酒驾驶并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查处无牌车辆时同步检查车辆来源,对涉嫌盗抢的车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一罚:交通违章的全面围堵
电动车闯红灯、逆行、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行为被纳入常态化处罚范围。 北京市对电动车闯红灯的罚款额度提高至100元,摩托车逆行一次记3分并罚款200元。
醉酒驾驶机动车类电动车(如电动摩托车)将按危险驾驶罪追究刑责,吊销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考。 山西省灵石县将违规载人列为重点整治项目,电动自行车仅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电动轻便摩托车严禁载人,货运三轮车后车厢禁止载人。
四、非法改装与充电安全的联合整治
解除限速装置、改装电池电机、加装遮阳伞等行为被明确定义为非法改装。 个人改装车辆需限期恢复原状,并处300元至500元罚款;商家提供改装服务的,最高处以10万元罚金。
飞线充电、在建筑公共区域充电等行为被禁止。 北京市对违规充电个人最高罚款1000元,物业单位未履行管理责任的处以1万元罚款。 甘肃省白银市开展充电安全专项检查,要求小区在11月底前完成集中充电桩建设。
五、车主应对策略与实操指南
车主可通过“交管12123”APP查询车辆资质,确认牌照类型与驾驶证匹配性。 过渡期结束地区的车主需在10月31日前完成非标车置换,江西定南县设立专项补贴窗口,最高补贴800元。
车辆停放需选择划线区域或电子围栏内,共享电动车需在指定还车点操作。 充电时应使用符合国标的充电器,避免电池过充。 青岛市推出电动车登记“一站式服务”,车主可携带购车发票、合格证、身份证直接办理上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