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湛江那场吉利汽车用户大会,我去了。银河E8刚好同步亮相,现场氛围挺热烈。比之前想象的还要接地气,听销售小张聊,现场好多是第一次买纯电的用户,打心底里对新能源充满期待。他们详细问续航、保养,那架势,完全不像商家自己吆喝出来的热闹。这银河E8呢,定位还是偏家用,续航大概在500公里左右(数据朋友说是厂家给的,样本还少,等后面实测更准)。价格嘛,没啥惊喜,中规中矩,大概20多万区间内,也就和别的品牌纯电SUV差不多。
2024年初, 成都星愿上市发布会我也跑了,那场更热闹,毕竟在二线城市,吉利本地影响力大,粉丝扎堆。其实星愿这款车挺有意思,虽然是个A级纯电轿车,市面30来万的车都能跟它比,但它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定价亲民,刚好又抓住了年轻用户的心。现场一个吉利内部朋友和我说,星愿就是为城市通勤量身打造的,空间安排精致,噪音控制好,错峰上下班的痛点它靠配置和智能解决。
说实话,我之前对星愿没太大概念,心里想这车怎么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脱颖而出?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细节挺多的。比方说它后驱布局,这点算是市场奇葩,特别是十万不到纯电车里几乎找不到。后独立悬挂,这对驾乘感受影响很大,搭载Flyme Auto智能系统也确实让互动体验多了几分未来感。市面上挺多同价位车,譬如MG4和极狐T1,配置看似也不错,可在操控感和品质细节上,星愿真的有自己的小优势。值得一提,虽然星愿动力强度普通,45-55千瓦的后驱电机马力不大(这数据是估算,没看官方精准参数),但城市里代步完全够用,高速上溜个远门硬着头皮也行,只是心里得准备稍微慢点。
到2025年杭州那个星愿周年盛典,我是半推半就去了。星愿这一年销量估计突破了七八万台(有店面经理私下透露的数字,不能大书特书),居然成了所谓全品类车型销冠,乍一听有点大,但回头细琢磨,是指在吉利自有品牌的全品类里销量杠杠的那种。现场还挺炫酷的,张柏芝和任贤齐世纪同框,明星颜值撑起场面,一边发布新2026款星愿,换了两款新车身色,整体没啥大改。说实话,我当时有点失望,想着会不会加点续航或者内饰升级啥的,但后来又想想,星愿本身设计就挺均衡,配置也齐全,换颜色在汽车圈也算常规操作。
对了,说到供应链,这不禁让我想到研发流程。星愿的后驱架构在这价位能实现,不算简单的事。就像做一道精致菜肴,很多车企盲目追求多马力,这相当于往菜里猛加辣椒,结果顾客吃起来胀得慌;而吉利做星愿更像是用心揉面,讲究口感的细节和均衡。后独悬挂要供应商给支持,还得配合整车试验,这成本其实不低,尤其是在供链紧张时期,能保证供应稳定,说明吉利底气够。
聊到渠道,我反倒觉得星愿这套打法不太走传统高压渠道路子。销售小王跟我抱怨,在线下不少4S店,这车是得靠销量说话的品控难题让业务压力挺大。毕竟价格门槛低,利润薄,但销量大,对终端补贴压力不小。用户心理方面,我身边几个星愿车主说,买这车最满意的是颜值+智能感受,但不满的是偶尔快充费劲,停车找桩也不方便。嗯,跟我自己开领克完全不同的日常体验。
小跑题,这让我想起前阵子我和修理厂的小刘闲聊,他说现代纯电维修整体门槛比传统车低,但智能系统复杂度不减,星愿这块板子,别看便宜,修起来车厂也血本无归。这就很现实,你看车没问题,可供应链背后踩雷,修配件跟不上,谁也干不了大生意。
你问我对后续能不能继续守住销量,我说这不一定,竞争太激烈。A级纯电市场,各家都看得火眼金睛,MG家的性价比再拉高一两招,极狐全新平台加强续航和空间后,取消了星愿的护城河。还有一件事我没细想过,是不是以后吉利会重新调整星愿的动力配置甚至做个混动版本?毕竟,单纯靠现有动力和智能优势撑场面,时间久了,用户乐意换车的节奏得算算。
最后我想问,你身边有没有买星愿的?开久了什么感受?日常代步真方便还是有坑?毕竟销售的故事听太多,真实用户体验才靠谱。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