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推超长续航,厂商宣传升级,消费者关注电池寿命

人类的智慧总在极限中进化,比如当年在四九城里把豆腐脑和卤煮搅成了一锅,硬说“这玩意儿能抗冻,是黑科技”;再比如比亚迪,明明一颗电池没加,却能玩出“超长续航”大法,感情这是开新能源汽车,也能开出内卷电量的味儿来了。

据说这项伟大发明最早是在腾势N9和方程豹钛7这些名号听着就像街机游戏隋唐英雄转世的车型上首发的。有眼尖的网民会问:这车跟超长续航有啥关系?其实也没啥关系,就是个技术彩蛋,加点噱头,毕竟在新能源朋友圈里,不砖点科技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比亚迪推超长续航,厂商宣传升级,消费者关注电池寿命-有驾

所谓“超长续航模式”,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比亚迪打通你的任督二脉,让你扒着电池的最后一口气,也能把续航里程宣传得更加美好。比如钛7的CLTC续航本来就180km,不好听,干脆给你写成200km,一下子多了20km,跟给世界格局写剧本一样,自信得一塌糊涂。宋L的CLTC续航原本112km,硬给你飙到130km,反正宣传海报不是写来给工程师看的,是给消费者看的。至于“宣传里程”跟“实际能跑多远”之间的距离,大抵跟KPI和实际工资之间一样,现实很骨感,吹起来很丰满。

比亚迪推超长续航,厂商宣传升级,消费者关注电池寿命-有驾

你以为续航里程怎么就“凭空”长出来了?不是靠电池,也不是靠工程师挤牙膏,而是比亚迪玩了个操作,压榨电池的“潜能”。就像你上大学时候本来满分100分,老师非要让你考到110,说咱学校有潜能开发,不整点天赋异禀都对不起自己这顶牛皮广告帽子。

具体操作就是让你能多“榨干”10%的电。不搞虚的比喻,就是车本来设定你用到20%电就要“吃饭”(切换发动机),比亚迪给你弄个权限,你能榨到10%。通俗说就是往死里薅羊毛,连羊喘口粗气的时间都不给。于是乎,原本大家固守的安全线、馈电保护啥的,成了说明书上一行模糊的灰色小字。哪怕是京东年货节都没你这么会薅。

比亚迪推超长续航,厂商宣传升级,消费者关注电池寿命-有驾

这倒不是比亚迪一家企业的错,全国人民都在卷,这点套路能算啥大事?有电你不用放着留着过年啊?多用点反正自己也高兴,官宣也好看,公关部和技术部一拍即合,热热闹闹迎接新一波KOC晒续航的春天。也有怀疑派出来冷嘲热讽:“这不就是把电池玩出了信用卡白条的精神嘛——今天榨,明天还,电池的寿命明天再说呗。”

消费者懵不懵?当然懵。毕竟厂家说“让你用得多点”,还给包装成“优化升级”,就像小时候家长忽悠你作业削减,实际上只是字数变多了点,内容还得照写。一朝升级,表面上多了10%续航,心里其实在发抖,生怕哪天电池自己申请退休,跟你来个抛锚。

不过对车企来说,宣传有数,销量有戏。连噱头都是一茬接一茬,卖家秀演得满分。厂家动动嘴皮子,宣传稿里喜提“行业首发”四个大字,转头一看,竞品也跟着全员上超长续航。全中国的新能源车市,活生生就把“多用点电”玩成了奥运会级别的标准动作。

真有技术边际突破吗?细品下来,无非就是把你本来不敢多用的冗余电量开放给你薅。就像商场打折,只打对你没啥用的那个区,给你个买赠券,暗地里鼓励你多消费。你开心了,厂家数据也好看,里外里皆大欢喜。

当然,你还会听到另外一种呐喊:老车主呢?本来就一肚子气,这下看着新车子能多用那么点电,更要气到拍桌子:凭什么我95新,待遇却成了次新?厂商迟迟不肯把这个“压榨电量”升级包放出来,不是技术壁垒,而是运营套路。你急他就不急,你要是没急,厂家反倒来催:你怎么不来找我要续航升级包?大家都在相互试探,最后尬笑一场,谁也没吃亏,谁也没得着什么。

舆论场也算热闹,有人说:“这是产品迭代,是技术革新”,也有人怼:“这是割韭菜,连根带叶”。厂家面带微笑,反正新能源脸皮比电池壳子还硬。有问题吗?当然没有,逻辑自洽,闭环完整,随时可以圆回去,“不想用就不用,凭啥只许你不行?”用惯油车的用户暗觉离谱:油箱快见底时提醒你“放心用,还有隐藏粮仓”,那你咋不喊试试?

拜托,新能源汽车圈子就是这样,生活已这么艰难,谁还不是在娱乐消费主义的包裹下自欺欺人? 企业都学会了把老百姓的焦虑变成自己的繁荣,说到底,这些压榨潜能的模式,用起来就像凌晨一点还在拼多多砍价:砍成了,赚便宜了,但谁都知道,真正的好日子还得等太阳升起来才算数。

到了最后宣传的续航里程,拆开来看,就是一场关于“底线”的表演艺术。厂家热秀技术,用户热评真相,盈亏皆在一念之间。往好了说,比亚迪给广大车主解锁了“深度放电”的新玩法,经济实用,贴合KPI需求;往坏了说,就是继续拉扯电池寿命和使用体验,左手是里程数的KPI,右手是维修站的业绩晴雨表,谁敢说新能源半路没点小心思?

毕竟没有哪个厂商会跟你掏心掏肺地讲“实测数据”,大家都在关键词层面流转。明面上讲工况,暗地里做文章。用户多用点电,企业多吹点牛,偶尔实在吹不下去时,就装作升级包死活卡在云端,总有一天厂商说“明天再给”,用户就等着“下个周期”翻牌。

市场的真谛,就是把空气包装成水,把水换算成续航,把续航卖成梦想。你不信试试?每个厂家都学会了万物皆可“超长”,连老旧电器都说自己是“深度能源回收”。新能源车市的春天,永远在下一轮政企补贴的风里。至于超级模式是不是黑科技,谁也鼓不起这个牛皮。大家要的不是科技,是故事,是一份续航表格上看起来能多打一格的幸福感。

你爱比亚迪的,永远愿意为梦想买单;你骂比亚迪的,也可以选择百花齐放,心中自有“长续航”那杆标尺。反正套路已经成了“行业善意”的保护色,谁用谁知道,谁薅谁上瘾。

人生路远,电池常新。剩下的问题,就留给喜欢跑长途、相信魔法的老司机慢慢悟吧。毕竟地球都成这样了,100%电量跑完,咱们还是得回家充电吃瓜。至于续航升级包能不能像韭菜一样割到最后一茬,还能多长几片叶,那就全凭各位的电量信仰了。

最后送一句:新能源的最大黑科技,其实是让每个车主都觉得,自己总还能榨出最后一滴电。用尽每一度,乐观每一程,哪怕明天电池自焚,今天也要把广告词念得山响。做车如做人,躺平不如压榨,少加多得,续航无穷……这不,新时代已经呼啸而来——你信,续航就会多一小步;你不信,套路也会再变个花样。生活嘛,就是多走两步,电量踢到铁板才算过瘾。

比亚迪推超长续航,厂商宣传升级,消费者关注电池寿命-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