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

有外地朋友甩来个问题,挺扎心:“合肥?一个新一线,也学人家办国际车展?能行吗?”

说实话,血压当时就上来了。但想想,吵架没意思。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吹吹我们合肥,吹吹整个安徽,在新能源车这件事上,到底有多硬。

这问题,其实问对了。因为答案,就藏在合肥的崛起密码里。这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一场几十年的合奏。主角?人才、资本、产业链。

先有大学城再有汽车城

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有驾

在安徽聊汽车,你绝对绕不开合肥工业大学。圈内人都喊它“汽车界的黄埔军校”。这外号一点水分没有。从这走出来的人,撑起了江淮、奇瑞的半边天。甚至在比亚迪这样的巨头里,也是中坚力量。可以说,全国新能源的江湖,都有合工大的传说。

当然,光靠一所学校,撑不起一个产业。隔壁还有中国科大,搞顶尖科研。安徽理工这些高校,工程师一波波地往外送。科研、教学、产业,在这儿根本没有墙。“不出安徽就能造辆车”,早就不只是句口号。是我们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

我们只投雪中送炭

有了种子,还得有好土。合肥的打法,被外面人叫做“合肥模式”。听着玄乎,其实道理很简单:专挑那种有潜力、暂时又缺钱的好苗子。不爱锦上添花,就爱雪中送炭。

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有驾

最经典的一战,就是投蔚来。当年蔚来最难的时候,全国都当是烫手山芋。合肥敢接。这不是简单的给钱,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事实证明,合肥赌赢了,赢得彻彻底底。

这种故事,多得很。你现在看到的京东方、长鑫存储这些行业大佬,当年哪个不是在合肥缓过一口气,然后一飞冲天。所以人家服气,喊我们“最牛风投城市”。把企业请来不叫本事。让人家心甘情愿把根扎在这,不想走,那才是真功夫。

一座桥就是答案

数据太干,战略太虚。我一般直接跟朋友说:你去经开区的莲花路桥上站五分钟,什么都明白了。桥底下,一船一船的新能源车,跟下饺子似的往外运。场面壮观得让你说不出话。

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有驾

你再往远处看。江淮的试车场、大众的超级工厂、蔚来的制造基地……还有数不清的零部件厂,密密麻麻。眼见为实,这就是合肥汽车产业最直接的样子。

跟你说个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合肥造了快80万辆新能源车。全国每十辆,就有一辆是合肥产。我们这儿,不仅有江淮、比亚迪这种自主品牌,还有蔚来这样的新势力,更有大众这样的国际巨头。你说,这牌面算不算“全满贯”?

开个玩笑。在合肥,你找个饭馆可能得开导航。但找充电桩,全凭感觉走,一公里一个真不夸张。我们现在流行在公园充电桩旁边谈生意。车充着电,人散着步,一个合作就谈成了。这种融入骨子里的产业氛围,是装不出来的。

这哪是车展这是秀肌肉

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有驾

现在再回头看那个问题,合肥凭什么办车展?因为它根本不是为了办展而办展。这就是一场集结号,一次肌肉秀。

去年车展,光消费券就发了5000万。直接卖掉两万多台车,卖了将近40个亿。但这只是最表面的。

更深层的意义是什么?在这里,产业链是活的,是触手可及的。你看上一辆车,想知道电池谁家的?扭头,隔壁展台可能就是国轩高科。想问问车机芯片?旁边说不定就是相关供应商。合作,就在一次握手、一杯咖啡之间。

各大车企把压箱底的技术、最新的车型都搬来了。你站在这,就能摸到整个行业的脉搏。这已经不是卖车的集市了。这是向世界宣告制造业“安徽方案”的舞台。

合肥挑战全球视野,新能源车展揭开城市雄心之谜!-有驾

结语

从世界制造业大会,到国际新能源汽车展。合肥最近一直站在聚光灯下。所以,那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合肥办车展,凭的不是名气大。凭的是手里有牌,眼里有光,心里有底气。这就是合肥。不说空话,只管造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