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这玩意儿吧,真到你自己要掏钱下单时,脑子里全是念头:是不是要一步到位?是不是得上顶配?那一身配置堆上去,名字也响亮——什么伯牙奢享版,光这名头听起来就得给你点面儿。可真要付钱的时候,你不得问问自己:可变悬架、后排隐私玻璃、二排加热啥的,我用得着么?一年给父母送几次,不会真天天在后头坐着吧?还得等好几个月提车,真心等不起。算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做减法一番,最后定了“260超长续航尊贵版”,该有的都有,价钱也合适,看着就顺溜,不靠谁说服,纯看感觉,落定了。所谓买车,有时候就是一场关于“自己和钱”的小博弈——“合适”二字骑脸,谁都推不走。
开了这车一周,说说心里头的那些真切想法。大家都关心动力,A9L的这套1.5T+单挡DHT,技术参数看着也就那样,没啥惊喜,数据上没有天花板。可是落到实际,开起来比预想的顺多了,真不是纸面货。城区、国道、高速都跑了,动力输出没有拖沓,零百加速7.9秒,虽不到跑车爽感,但你只要敢踩,秒超基本随叫随到。尤其满电的时候,油门一踩,那真有点踹空的轻盈,城市里穿梭像一阵风。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电量一掉下去,你要急踩油门,那油发动机呼噜呼噜可就不装哑巴了,噪声直往里钻。厂家要是能优化下,比如来个OTA更新智能保电模式,舍不得纯电能耗,体验妥妥能再提一级。毕竟大家买插混,图的就是安静省心,别到关键时候吵成拖拉机。
说到舒服,这车有些地方真下功夫。风琴式油门,你们试试和普通那种比,脚感贼细腻。你要猛踩吧,车也不是傻冲,动力跟着上,但过程一气呵成。在市里堵车跟走步道一样,不急不躁。刹车手感也靠谱,不像有的车一脚下去鼻子都要亲到方向盘,这A9L基本不会。每次朋友坐副驾,总要点评静音,很明显。日常行驶城市50、60码,安静得能听见副驾的心事。高速开到120码风噪是有点出来,但也没嗓门大到得吼话那种程度,基本聊家长里短问题不大。有的车转速一拉高,跟开鼓风机似的,这车还真憋得住。
再者,底盘部分值得夸。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不是听起来有多玄,是扎实。遇上北京这破路,减震的时候有韧劲,坑洼路段过得再糙,车身没那种散架的感觉。拐弯的时候测试了下,大点的弯,侧倾能被掰回来,这说明悬架确实调得讲究。跑国道去山里看了次朋友,曲里拐弯一趟下来,没让我失望,该稳的时候稳,该撒欢时也有底气。
这些机械层面的感受,说到底都还得给个“量化”的东西,比如啥续航油耗。所有新能源汽车主,心里的悬念都落在这。厂家号称纯电续航260公里CLTC,我实测纯电闷头跑了273公里,这可真是“反向虚标”——别人都夸大,我这车倒低调。期间用的节能模式,23度空调,2档风,路况也不光滑,国道、城区、红绿灯全都有。油耗也是惊喜,官方号称4.85L/100km,结果我实际开下来才4.2L,都是家里俩人日常用。我就纳闷奇瑞这车,油耗仪表为啥不能给本次、历史数据呢,只能看最近50公里。厂家你动动手指做个OTA不难吧?友好度拉满,谁还不喜欢天天发个朋友圈晒油耗显摆,现在倒是调出看省多少油都麻烦。
说优点没完,缺点也得摆明了说。首先让我觉得心塞的设计就是主驾门板的那悬空扶手。你要出门过个长途,大腿时间长了搁那儿,妥妥硌得难受。设计师们,咱能不能有点生活经验?这种小细节打磨下,车主的体验会直接升天。另外,那OTA功能现在早点补强就更理想了,谁不盼着“软件让车更聪明”呢?再就是能耗仪表、数据历史这些,真得开发组内卷一回,做给大家方便点。
可就是有这些小毛病,“整体A9L给我的体验还是超过预法线的”。底盘结实,过坑不虚,平时城市静音好,跑高速动力储备够,油电切换也不傻,最关键省油、实际续航不缩水。用“高性价比”形容这车真是没跑。对于家里有老有小的,追求日常实用兼顾成本的家庭用户,这车甚至能拉高选车期望值。你要想要个体面、省心、用着不肉、空间宽敞的车,这台A9L真的足够。市面上插混车型一抓一大把,真能在每一项都做到不讨厌、部分体验还挺加分的,这钱花出去不算冤。
当然了,买车说到底是个人选择,光看参数、听测评没啥太大用,可合适自己的才最重要。别人吹破天,你试驾两步摇头就否了,真没必要强求。我写这些,也不是立人设,更不是拉谁下水,讲白了你还得信自己的屁股和手法。愿意带家人去4S店,跑一趟真实开一下,不同人对动力、空间、静音、油耗感受会大不一样。有人喜欢软趴趴,有人嗜好板正正,朝气蓬勃的也有只认那份扎实稳当的。所以,没有绝对标准答案,“别人说再多,那都是别人的,真刀真枪用起来才知道‘值不值’”。
这年头选车,许多人跟我一样,反复阅读测评,翻论坛、查实拍,生怕哪一步落坑。其实多花点心思把“用车场景”掂量明白了,眼光回归自己,反而成了最聪明的决策。A9L这周时间给我的印象就是:技术没啥爆炸点,但做到了踏实可靠,再加点细节优化就更妙了。
有时候,我也会想,咱们买车到底为了啥?炫耀?拉货?还是最本真的那份日常陪伴——买菜、接娃、走亲戚、远游露营?省心、省钱、顺手开,这才是“有点东西”。车这物件,用着顺意,别天天操心把厂家骂一顿,那就是成功的选择。大家纠结配置、犹豫顶配,归根到底还是图舒服。谁都不想买完后悔,天天跟售后掰扯。咱要的是“过日子”——有个能装下全家、有劲能省钱,还能给你偶尔激情的搭子。
所以,看到我这A9L的体验,旁人问值不值?我就反问:你想要啥?光看配置表对着念,那买再高级的也没意思。真有那份钱,也许你宁愿多抽一顿冰啤酒,带着家人自驾到外地呼吸口新鲜空气。这车嘛,对我而言,就是“值”,既正好踩在我的点上:动力能打、配置不鸡肋、油耗有诚意、空间不小气。又真别指望一步到位解决人生一切需求,谁家买了辆车能立刻人生巅峰?没那个事。
写到这,其实有个设问一直没敢明说——在你心里,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买”的车?参数?体验?新花样?终究都得回归日常那点真实用处。“别人都说好”未必就适合你,省油不一定能满足你的速度欲;动力足够,但空间小,孩子坐着都别扭,又算什么好车?千人千面,这才是买车的乐趣和纠结。
总结一句,A9L一周体验,我真心觉着,这玩意儿有点东西,趁热乎的写下来,供大家做个参考。到底咋选,那还得看你自己,“适合”两个字,值过千言万语。这车有没有值得买的地方?你心里可能已经有答案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