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销量双冠王小米汽车,为何10月连遭官媒痛批?成都事故车门失灵背后的安全疑云

9月份的数据还热乎着,小米SU7稳坐中大型轿车销冠,小米YU7横扫中大型SUV市场。注意,这冠军头衔含金量十足,是把所有燃油车、混动车都算在内硬碰硬拼出来的。

9月销量双冠王小米汽车,为何10月连遭官媒痛批?成都事故车门失灵背后的安全疑云-有驾

谁曾想,销量榜单上的高光时刻还没捂热,10月份接连几起交通事故,尤其是成都那起小米SU7Ultra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导致的自燃悲剧,瞬间把小米汽车推到了舆论的火山口。

这起发生在1013日四川成都的事故,画面相当惨烈。车辆发生严重碰撞后迅速自燃,最要命的是,车门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救援人员在外面干着急,硬是没法及时打开车门施救,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文章里白纸黑字写着,类似的事件在小来汽车身上已经不是头一回了。这就不只是偶然,更像是一记沉重的安全警钟。

事故的余波还没散尽,小米创始人雷军转身就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声了。他没直接回应车门和安全问题,反而把矛头对准了网络环境,呼吁整个行业要联手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

9月销量双冠王小米汽车,为何10月连遭官媒痛批?成都事故车门失灵背后的安全疑云-有驾

他说要把精力都放在科技创新和研发上,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产业氛围。这话单拎出来看,一点毛病都没有,正能量满满。可放在自家产品出了这么大安全事故的节骨眼上,听起来总让人觉得有点错位,好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这边雷军的话音还没落地,那边官媒的批评就接踵而至。1016日,第一财经直接甩出一篇题为《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的评论。

这标题本身就带着一股强烈的冲击力,文章一发出来立马炸锅了。到1019日晚上11点,浏览量轻松突破10万,转发量也过了万。这数字背后,是大量网友的关注和担忧。

紧接着第二天,1017日,经济观察报也加入了战局,发表了《小米之》。同样到19日晚,文章也有超过5万的阅读量。两家有分量的媒体,在相近的时间点,用犀利的标题表达了对小米汽车安全问题的严重关切。

9月销量双冠王小米汽车,为何10月连遭官媒痛批?成都事故车门失灵背后的安全疑云-有驾

一边是销量榜单上风光无限的双料冠军,证明市场初步接受了这个新品牌。另一边,却是关乎人命的安全事故和官媒接连的尖锐质疑。雷军谈的是行业远景和网络环境,但公众和媒体眼下最揪心的,是那扇在危急时刻能否顺利打开的车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