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12天,新车车顶高速飞了,店家:给你报销路费,你再去开一

最近有个大哥,提车12天,新车还没上牌,车顶在高速上直接就飞了。物理意义上的,飞了。你没看错,我也没有胡说,好好的一个车顶,它就跟蒲公英一样,说走就走,突出一个不打招呼,留下一脸懵逼的车主在风中凌乱。

这事儿的魔幻之处,不在于车顶会飞——讲真,现在的车圈,别说车顶飞了,就是车自己原地起飞开始修仙我都不觉得奇怪——而在于后续店家的一系列操作,堪称是把消费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走出魔鬼的步伐。

咱们先来复盘一下这个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场景。大哥开着新车,唱着歌,时速一百公里,突然头顶“砰”一声巨响,然后世界就豁然开朗了。一股强劲的气流直接给他做了个颅顶冲洗,内饰布料糊了一脸,那一瞬间他可能以为自己触发了什么隐藏的敞篷模式。通过后视镜,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车顶,像个UFO一样在空中翻滚,然后砸在路面,来了个托马斯全旋。后车一个急刹,司机的心态估计也当场崩了,怕不是以为在拍《死神来了6:敞篷版》。

这他妈是人能遇到的事儿吗?!

大哥惊魂未定,把车停好,报警找顶,最后在草丛里找到了离家出走的车顶。然后,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才刚刚开场。

他把车开回店里,店家一顿检查,然后拍着胸脯,一脸正气地给出了结论:“车顶那八个工业订书钉都是好的,没有断裂,没有变形,排除质量问题。”

我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个逻辑就很简单。车顶,它自己飞了。店家说,卡扣(或者叫订书钉),它是好的。车主说,开关,我提车回来连膜都没撕,碰都没碰过。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车顶是自己悟了吗?是它觉得外面世界那么大,它想去看看吗?还是说这车顶里封印着一个道诡异仙,时候到了就要破体而出,飞升渡劫?

提车12天,新车车顶高速飞了,店家:给你报销路费,你再去开一-有驾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看到这种事就一个感觉:后怕。我买车图什么?不就是图个铁皮壳子比两轮的多个安全感吗?结果现在这个铁皮壳子自己都会解体了。这就像你买了个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告诉你这玩意儿是压缩毛巾,遇水自动分解,就问你怕不怕?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面。面对车主的质疑,店家给出了一个堪称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解决方案:我们帮你把车顶修好,再给你抛光打蜡。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你可以再去高速上开一次,我们给你报销油费和路费。

我再说一遍,让你,再去,高速上,开一次。

我写到这里都忍不住想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解决问题,我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雷电法王精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售后问题了,这是在进行一场压力测试,测试一下车主的精神韧性。是不是只要车主心态崩了,车的问题就自动解决了?

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傲慢。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不存在什么产品质量,只有概率问题。一万辆车里出一辆会飞的,只要砸中的不是我,那就是用户倒霉。出了事怎么办?拖。怎么拖?用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和方案恶心你,让你知难而退。因为他们很清楚,普通人耗不起。

这就是当下车圈竞争的本质。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黑暗森林。大家都在极限施压,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为了卷价格、卷配置、卷营销,什么成本不能砍?什么看不见的地方不能省?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台车,其实你买的是一个开盲盒的资格。开出来是顶配,你赚了;开出来是天灵盖开盖器,你认栽。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涨价了,感觉吃碗面都得深思熟虑了,更别说买车了。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那为啥没有报警提示呢?卡扣没扣紧,仪表盘不该亮个灯,车速快了不该叫两声吗?朋友,你太天真了。报警提示?那也是成本啊。能省一个传感器,就能多加一个看不懂但听起来很牛逼的功能。在PPT上,是“智能随心敞篷系统”牛逼,还是“卡扣未锁止报警”牛逼?肯定是前者啊。后者这种保命的功能,太朴实了,没有逼格。

提车12天,新车车顶高速飞了,店家:给你报销路费,你再去开一-有驾

这就像很多所谓的高阶自动驾驶。大家都在吹自己算力多高,雷达多牛,能识别万物。但你信不信,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根本不在特斯拉,而在横店影视城门口拉活儿的老头乐。你让任何一个L4级的车去那里跑一圈,不被那些不讲道理的走位、鬼探头的电瓶车干趴下,才算真的牛逼。技术脱离了最混乱的现实场景,就是自嗨。这辆车的车顶也是一样,实验室里跑十万公里都没事,但现实就是给你一阵妖风,它就直接再见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把车顶比作修仙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它自己能飞,这不是渡劫是什么?

所以车主诉求换车,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质量瑕疵了,这是根本性的安全隐患。这辆车对车主而言,已经有了心理阴影。就算修好了,他每次上高速,都会下意识摸摸自己的头顶,怀疑人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开过一辆想送你上天的车,你就懂了。

但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店家会继续跟你扯皮,跟你打太极,把问题上报,然后让你等。等什么?等热度过去,等你没脾气。因为他们是专业的,你是业余的。他们有法务部,有一整套流程来消耗你。而你,只有一个破碎的车顶和一颗受伤的心。

所以最终的结局,我盲猜一个,大概率不会是换车。而是店家在舆论压力下,象征性地给点补偿,送点保养,然后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因为掀桌子虽然难看,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在这个逻辑下,道理,P用没有。

提车12天,新车车顶高速飞了,店家:给你报销路费,你再去开一-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