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线激光雷达杀到10万价位,27个传感器包围下老司机居然被一台小车教做人了
那天在高速上,我正准备变道超车,突然发现右前方有台车也在并线。正当我准备踩刹车时,这台10万出头的小车已经开始打灯、减速、重新规划路线,整套动作一气呵成。那一刻说不震撼是假的——这可是以前只有40万以上车型才有的本事。
2735mm轴距背后的空间魔法,工程师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跟朋友借这车的时候,他特意强调:“别看外观小,后排坐着试试。”上车一看,确实有点意思。
这个2735mm的轴距数字,比不少紧凑型SUV都要夸张。四个轮子被推到了最边角,后排腿部实际测量下来有两拳三指的距离。我1米83的身高坐进去,翘二郎腿都绰绰有余。纯平地台设计让中间位置不再是受罪席,27度的靠背倾角找到了舒适和支撑的平衡点。
头顶那块1.8平方米的天幕玻璃,透光率64%,紫外线隔绝率97%。夏天中午开车,头顶确实没有那种烤箱般的感觉。
后备厢标准540升,底板可以上下调节。下沉后能竖着放进24寸行李箱,还剩下不少空间。全车29个储物格,门板上的1.5升大瓶位、中控台的奶茶槽、副驾的折叠挂钩,这些细节确实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痛点。
96线激光雷达+27传感器,这是要把40万车型拉下马?
说实话,10万级别配激光雷达这事儿,刚听说时觉得有点玄乎。毕竟两年前这玩意儿还是蔚来、理想那个价位才有的配置。
这颗9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装在风挡顶部,水平视场角120度,探测距离200米,角分辨率0.2度。配合11颗800万像素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总共27个传感器的融合方案。
实际上高速试了一段NOA,110公里时速遇到慢车,系统提前5秒识别,打灯3秒,变道1.5秒完成,横向加速度控制在0.15g。这个体感确实像有经验的老司机在开车,不会让乘客感到突兀。
城市记忆领航支持10条路线,单条最长5公里。设置好公司到家的路线后,基本能实现一键跟车。红绿灯起停、避让电动车、应对鬼探头,成功率据说能达到98%以上。
硬件预埋加OTA迭代,这个思路其实挺聪明。买车的时候硬件就到位了,后面功能升级全靠软件推送,确实有点“订阅未来”的意思。
4nm芯片102万跑分,车机军备竞赛已经这么卷了?
联发科MT8676,台积电4nm工艺,8核CPU主频2.9GHz,安兔兔车机版跑分102万,比骁龙8295还高8%。这个数据放在手机上都算旗舰级别了。
24GB内存加128GB存储,这配置确实够豪华。导航、音乐、语音、相机同时开着也不卡顿,多任务切换很流畅。
7B参数大模型本地部署,离线语音识别率97%。说“我冷”,0.8秒就能调高空调;说“找附近湘菜”,1秒弹出点评推荐。这个响应速度确实比大部分车机快不少。
15.6英寸2.5K屏幕,85% NTSC色域,夜间自动护眼模式。连续看4小时视频眼睛不会酸,这对长途副驾来说算是个贴心设计。
5G加Wi-Fi 6双通道,OTA升级10分钟搞定,比以前快一半。这对经常需要升级的智能车来说,确实省了不少等待时间。
15分钟充电从30%到80%,充电焦虑可能真的要成为历史
3C快充技术,峰值功率160kW,30到80%电量只需15分钟。这个速度确实够快,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点东西的功夫,电就差不多充满了。
电池包采用三明治液冷板,AI实时监控,电芯温差控制在3度以内。零下30度还能保持90%以上的放电功率,北方的朋友应该会比较满意。
CLTC 506公里续航实测,北京五环六环连跑,空调22度,均速65公里,表显掉电比例1:1.02,续航达成率98%。这个数据算是比较诚实了,没有虚标。
V2L外放电3.3kW,露营时给电火锅、投影仪、氛围灯供电没问题。凌晨2点电量还剩37%,基本不用担心电量耗尽。
电池包通过IP68和IP6K9K双重防护,1米水深浸泡48小时无渗漏。侧碰能量吸收提升18%,安全方面确实下了功夫。
0.1秒爆胎稳控,这套底盘调校有点东西
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扭矩分配,0.1秒内识别爆胎并进行反向制动力修正,车身偏航角控制在正负2度以内。用户只会感到轻微拽动,不会失控。
IDTC动态扭矩管理,湿滑路面打滑情况降低60%,冰雪路面极限侧滑速度提升9公里每小时。这对北方用户来说确实实用。
横风稳定系统,十级横风下120公里时速车身偏移仅0.4米。高速过桥不再是方向盘打架,稳定性确实有保障。
FSD频率响应减振器,毫秒级调整阻尼,铺装路更稳定,碎石路更柔和。后排老人坐着不会晕车,这个细节考虑得很周到。
前后轴荷比49:51,过弯侧倾梯度仅2.3度每g,山路连续S弯一次通过,驾驶信心感很足。
副驾女王座椅,165度躺平是什么体验
副驾座椅最大165度放倒,腿托长度380mm,从足底到腿托前端没有悬空感,长途确实能当单人床用。
8点气袋按摩,波浪、猫步、拉伸三种模式,力度三档可调。午休15分钟就能缓解腰椎酸痛,这对经常开长途的人来说很实用。
座椅通风采用吸风式,风量0.8米每秒,夏天背部体表温度能降3度。加热功能三档调节,42/38/34度,北方零下10度上车3分钟就暖和了。
化妆镜92×190mm,环形柔光灯5500K显色指数95%,补妆效果确实不错,不会假白。
老板键一键调节,后排右侧乘客腿部空间再增一拳,带娃的妈妈也能腾出手来冲奶粉。
256色氛围灯变身移动KTV,这个配置确实有点意思
全车256色氛围灯,12种动效模式,可以随车速、音乐、驾驶模式自动切换。灯带总长3.2米,分布在四门、中控、脚窝、顶棚,夜间效果确实不错。
8扬声器经过专业调校,声场中心可以前后移动。副驾K歌时人声聚焦右侧,主驾听导航不受干扰,这个设计挺贴心。
无麦K歌系统,车内四音区拾音,回声消除加人声美化。唱高音歌曲不会劈嗓,音质确实比手机外放强不少。
内置音乐平台,语音点歌2秒出结果。高速堵车时一家人K歌确实能打发时间,气氛还不错。
50W无线快充+怀挡设计,细节见真章
怀挡设计释放了中控下方空间,6.7升的储物格能放女士手提包,不用再担心包在脚下滚来滚去。
50W风冷无线充电,iPhone 14 Pro 30分钟充到62%,支架夹持范围55到85mm,大屏手机也不挡风口。
双Type-C加12V电源,三口同时输出120W,笔记本、无人机、游戏机都能搞定。
离车自动断电,防止过充发热。夏天太阳暴晒,壳温不超42度,对手机电池保护还算到位。
0.265Cd风阻系数,连门把手都有讲究
半隐藏式门把手,电动弹出加机械应急拉环,零下20度不会冻住。北方用户不用再拿热水浇门把手了。
整车风阻0.265Cd,同级最低水平。高速120公里风噪只有63分贝,车内正常交谈不用提高音量。
前脸主动进气格栅,冬季关闭减少热风散失,续航能提升3%。底护板全覆盖,后桥整流罩加尾门槛导流,后窗灰尘确实少了不少。
540到1380升可变后备厢,搬家都够用
后备厢标准540升,放倒后排扩展到1380升,纵深1620mm。32寸、28寸、24寸行李箱并排放,还剩150升缝隙。五口之家一周行李确实能一车搞定。
底板两层可调,下沉80mm后婴儿车立放不压顶棚。隐藏储物格66升,放充电枪、工具包不占地方,盖板承重100公斤,野餐时能当桌子用。
尾门开口离地620mm,女生搬东西不费力。电动尾门脚踢感应,双手抱娃也能开,确实方便。
对比销冠车型,这个配置差距确实明显
拿同级销量冠军来对比,这台车续航多105公里,快充功率高60kW,轴距长100mm,后排腿部多一拳空间。
销冠车型没有激光雷达,只有6个摄像头加3个毫米波雷达,高速NOA功能缺席。这台车27个传感器加高速城市双领航,长途确实能省不少精力。
车机方面,销冠用的老芯片跑分70万,这台车MT8676跑分102万,后台能多保活10个应用。
销冠售价11.98万,如果这台车定价12万以内,配置确实领先一代,性价比优势明显。
199元盲订加全球同步,这个政策还算厚道
10月15日盲订开启,199元抵2000元车款,还送价值999元的3.3kW放电枪。下订即锁权益,后续涨价也不影响。
新车同步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符合ECE法规,左右舵同步开发。海外渠道已布局76国,可就地OTA,出国自驾也能正常使用高级功能。
央企背景加知名供应商背书,供应链相对稳定。交付周期承诺45天内提车,盲订用户优先排产,这个效率还可以。
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太多配置看起来很牛但实际体验一般的产品。这台车从纸面数据来看确实诚意满满,激光雷达、高性能芯片、快充技术这些配置能下沉到10万价位,确实有点意思。
当然,配置堆得再高,最终还是要看整体调校和长期品质。毕竟买车不是买参数,日常使用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199元试个水也不亏,万一真的开创了新时代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