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小区门口骑着五羊本田踏板绕圈,说这车油耗真低,平时去城北上班路上堵堵停停,往油箱里灌一桶就能扛好几周。前阵子群里流传一张截图,说本田150踏板仨月销量干掉了豪爵20万的累计业绩,有点玄乎。有位卖车的老王在店里算过:“每跑100公里省出的汽油钱,勉强够买半杯奶茶。”我琢磨这细节,一点点节省,用户脑袋里的算盘可比政策还精明。实际情况,油耗写在说明书上不顶事——师傅接车那会儿常说“你真开了才知道”。
去年,本田像发疯了一样往市场里扎,一批运动踏板、空间大的平踏车型接连冒头。那阵子五羊本田展厅里人挤到门口,邻居小杨带朋友去试骑,说排队拉了十米远。反观豪爵UHR150,原本俩年积攒的口碑,面对本田连带新大洲的围攻,多少有点守不住阵地。小区微信群讨论,有人直言:“豪爵现在渠道太单一,型号不够花哨,得琢磨变招。”
圈里测评达人倒是没闲着。去年底,两个博主拉着同排量的豪爵和本田PCX160做爬坡测试。群友传来的视频,坡度号称三十度,本田的转速浮动就是比豪爵低三百来圈。技术参数这话里带话:红灯起步得多快、载人过天桥稳不稳、跑山拐弯到底安心不,日常体感才是真正的门槛。有师傅支招:“发动机就是筋骨,谁扎实谁敢拼。”
这些年中国产厂喊技术创新,也不全是口号。那个行业老李说起新能源,眼睛一亮:“你瞧,比亚迪那套DM-i电机给汽油机加持,能让效能蹿高三成哩。”摩托界换个思路,把混动塞进150CC踏板里,真能让输出提升四成,油耗反降个一小截。豪爵的工程师据说去年偷着做过油电联动,只是没敢放开市场。
摩旅群里常聊油箱容量,小鹏提过:“续航没400公里,跑318那路就得多停两回加油。”据说调查有六成八的车主选车先看里程,油箱做大点,骑远路省心。豪爵最近动静,说是准备扩容,理论算下来,一箱油能线性拉到破四百。实际上加油站也都在盯着摩友,路边多装了两台快充桩,养护师傅听说还天天提醒:“别信电量表,油箱才是爷们根基。”
这年头跨骑车的自动挡还稀罕。家里弄车的小舅舅总嚷嚷:“NSS350落地小五万,修一次变速箱能抵我半个月工资。”国内厂家卯着劲钻CVT技术,群内有人自测,新出双离合变速零点三秒就过档。市场要是放出两万块钱自动跨骑,不定真能把踏板车当年的热潮翻出来。浙江那家小厂,师傅们嘴上没多说,心里都清楚:“只看谁能做得皮实,不坏才是真本事。”
说到底还是底子问题。有人翻每年摩托企业研发数据,日本那边投进去的钱,营收比例一咬牙就是5个点,比国内厂商高出两倍多。中汽研的报告今年才流出来,说中国品牌在电喷系统、燃烧控制还有十二项技术没赶上。手机芯片的苦头早就吃过,没三五年死磕,突围谈啥都白搭。老赵修车铺那句老话:“线路走得顺不顺眼,壮汉和细妹都藏不住底色。”
这场比拼不止是模式活,长远看拼技术得真下本。短期能把油箱搞大些顶点用,自动挡刷下新用户,真想摆脱价格胶着战,还得有点让车迷甘心掏钱的绝招。业内流传:“谁让用户为技术付费,谁就能稳住家底。”为啥国内还见不到国产纯粹原创的高端配置?师傅讲,还是心气不够硬,都是在等时机。
想起老年间摩托车辐条轮毂进化到现在新能源三电,国产每勒一口牙,才拉近一步。战术得巧,用车实际还得踏实;打技术攻坚仨年五年是常态。每回拨下油门那瞬间,谁家实力就见分晓。
有个冷小插曲——小区李警官去年刚买本田踏板,跑去西藏路上撞见天气突变,油快见底,附近加油站偏偏罢工,他跺脚骂娘,说下回还是要带两瓶矿泉水改成备用油桶。故事传回群内,大家笑着调侃:“技术进步再猛,路上真急,还是得靠老办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