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考驾照的:11月起,取消考试、换车型再也不用跑腿

我就问一句,哥几个在驾校当孙子的那段日子里,有没有体验过那种“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绝望?

比如,下周有个非去不可的面试,正好和你约的科目二撞了个满怀。

这时候你是选择跟面试官说“抱歉,我得去为祖国的交通事业添砖加瓦”,还是含泪跟教练坦白“师傅,我不考了”,然后眼睁睁看着几百块的考试费打水漂?

别笑,我跟你打赌,每个从驾校“历劫”成功的老司机,手机里都存着那么一两个关于“取消考试”的血泪故事。

三年前,我就干过这事儿。

当时公司一个能决定我下半年是啃馒头还是吃海底捞的项目,偏偏跟我的科目三约在了同一个黄道吉日。

我颤抖着拨通了教练老王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他标志性的咆哮:“取消?你当过家家呢?要去就自己滚去几十公里外的车管所!”

你懂那种感觉吗?

左手是老板的催命符,右手是驾校的卖身契,你觉得自己就像个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破抹布。

去车管所?

开什么国际玩笑,地图软件告诉我单程光公交就得晃悠两个钟头,还不算在大厅里找不着北的排队时间。

最后我怎么办的?

我硬着头皮去了考场,上车一脚油门没踩稳,以一种极其悲壮的姿态,给自己献上了一份“挂科大礼包”。

所以,当“11月1日起驾考新政”这条新闻弹出来的时候,我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同志们,这不是什么便民新规,这是救赎啊!

“交管12123”这个App,在我眼里瞬间就成了普度众生的活菩萨。

现在,只要你提前一天,躺在床上动动手指,就能把那场让你寝食难安的考试给取消了。

这简直就像打游戏开了挂,随时可以S/L大法重来一次,就问你爽不爽?

还有那个曾经逼死无数选择困难症患者的“C1转C2”流程,也从一场堪比申请美国绿卡的马拉松,变成了一次点击下单般简单的线上操作。

@所有考驾照的:11月起,取消考试、换车型再也不用跑腿-有驾

不得不说,这届交管部门是懂人性的,他们终于意识到,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需要的不是那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是关键时刻能拉自己一把的,带着温度的解决方案。

但是,你猜怎么着?

当我兴冲冲地把这“天大的喜讯”告诉我教练老王时,他正眯着眼,看一个女学员花了五分钟还没把车倒进库里。

他没接我的话茬,只是幽幽地吹了口热茶:“你们倒是想一出是一出,今天约了,明天不高兴了就取消。那我呢?我手底下这帮教练的时间就不是时间了?车在那空着,人也闲着,驾校的资源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老王这一瓢冷水,泼得我一个激灵。

是啊,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是无与伦比的便捷和自由。

但硬币的另一面呢?

当取消预约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契约”这两个字的分量,是不是也被冲淡了?

这就好比电商平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结果却养活了一大批“试衣媛”,平白增加了商家的运营成本。

今天驾校信心满满地约了二十台车上考场,结果临了只来了十个,剩下那十个考位,就成了无声的嘲讽。

这事儿深了去了,它戳中的,正是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里,一个特别尴尬的痛点:个体的极致自由,与社会系统的整体效率,有时候还真就不是一回事儿。

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选择权,这当然是好事。

可问题在于,当每个人都握住了这把名为“便捷”的尚方宝剑时,谁来为可能出现的混乱买单?

这考验的,不仅是交管部门后台的调度能力和数据处理水平,更是我们每一个享受这份红利的普通人,内心里那杆秤。

所以啊,这事儿真没法一刀切地说它是绝对的好还是坏。

它更像是一次大型社会实验,把一道关于“责任”与“自由”的思考题,甩到了我们每个人面前。

这把方便的钥匙,我们接住了,但能不能用好,别把它变成一柄伤人伤己的利器,那还得看我们自己的修行。

兄弟们,留言区集合了,聊聊呗,你当年在学车这件事上,踩过最深的“坑”是什么?

@所有考驾照的:11月起,取消考试、换车型再也不用跑腿-有驾

有没有过因为取消不了考试而想原地爆炸的瞬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