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后一辆木棉花电车,城市记忆正退场
昨晚,我在车流里认出了它。车头那朵褪色的红棉,像一枚盖在城市记忆上的旧邮戳。广州电车分公司旗下,最后一台带着木棉花标志的K9F纯电动公交车,还在夜里独自亮着灯。
朋友们都说我魔怔了,追着一辆公交车拍。可你们不懂,当满大街跑着统一制式的新能源车,只有这朵木棉花还在提醒我,广州的公交曾经是有表情的。那不是冷冰冰的“纯电动”三个字,而是一朵会跑的木棉花。
我翻过资料,木棉花作为广州市花,从燃油车时代就开始印在车身上。老一辈的司机说,早些年外地人认路,不看几路车,就看车头那朵红棉。现在导航精准到米,却再没人需要靠一朵花来认方向了。
有个细节特别戳我:新车的企业标识是标准化字体,而旧款木棉花标志是专门设计的。设计师当年受访时说,要让公交车“带着城市的温度奔跑”。现在温度计还在,温度没了。
我在终点站和老师傅聊过,他摸着方向盘说:“这车还能跑,但标志不让用了。”问他为什么,他摆摆手:“上面要求的呗。”统一形象,提升辨识度——所有城市更新的理由都如此正确,正确得让人无法反驳。
最后一辆木棉花电车还在线上跑,像个活化石。我算过,按现在的报废周期,它最多再撑半年。到时候,我们只能在照片里找那朵红棉了。
所以问题来了:当一座城市把所有旧印记都更新掉,它还是你认识的那座城吗?我在评论区等你的答案。
#十一月创作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