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

你知道吗?关于智己 Motors LS9的故事,可能要从一个“箱子”开始说起。

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有驾

几年前,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带着增程式电动车的理念横空出世,拿着“手提箱设计”车身让豪华SUV市场掀起了波澜。那时候,30岁左右的我刚刚完成人生中的一次艰难决策:换车。本着“空间大、开起来省心”的原则,我毫不犹豫选了理想ONE。当时,朋友们总爱调侃:“这车的概念,是SUV里的黑科技了吧!”而今天,理想汽车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它曾经的设计潮流,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绊脚石。

这让我想起一句俗话:“潮流一旦过气,变成失宠的东西再正常不过。”最近,行业里一个新名字又在悄悄蹿红——智己 Motors。这个品牌成立才三年多,现在的旗舰车型智己 LS9即将接受预订。消息刚放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车能不能打破现有的“套路”?说到智己 Motors,我对它的理解主要来自朋友圈的一位汽车达人。他拍了一段智己汽车的试驾视频,配文直言:“智己,名字挺聪明,车嘛,目前还只能拼好了技术。”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倒符合它的市场表现。数据显示,虽然智己的销量涨了10.7%,和理想比起来总量仍然悬殊:前三季度38,768辆,对标理想汽车同期的263,199辆,还不够一家店的库存量。

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有驾

说个题外话。理想能打的牌确实不多的时候,像智己汽车这样的小众品牌就能分一杯羹吗?车圈的朋友都说,这次的智己 LS9虽是一次“聪明的拿捏”,但本质上并没带来什么颠覆性的创新。宽5.28米、高1.8米的车身尺寸、三排座布局、20到22英寸的轮毂,连增程式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参数都显得平平。它的1.5升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结合两台电动机,总功率530马力,只能说够用,不惊艳。

这车还是有几个挺“走心”的细节。比如它的空气悬挂是可调高度的——这个设计,对于像我这种偶尔想“下地撒野”的车主来说,简直不要太贴心。而且听说配备的Brembo刹车,加上Bang & Olufsen的高级音响系统,开车不管是动起来还是静下来的体验都挺讲究。还有驾驶辅助功能,已经到了L2级自动驾驶的程度,虽然不是突破性的科技,但也符合市场对高端SUV的期待。

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有驾

其实这台车如果定价不出问题,还是有机会在高端市场分点羹。因为,它标榜的是长续航+舒适设计的综合体验。你混合动力模式下满油、满电可以跑1500公里,这对于那些频繁城际穿梭的用户确实得劲。虽然纯电下只有402公里,但对于短途通勤也足够省心。

不过呀,说句扎心的实话,尽管LS9的功能配置不算寒酸,它也没能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定义自己是第一?” 市场更成熟了,消费者的眼睛更挑了。理想汽车曾经靠手提箱式的设计打底,从明面上引领潮流,但潮流一旦变成习以为常,想重塑经典就难了。而智己 LS9的底气似乎也没完全撑起来,靠着三大股东在背后撑腰,不代表它会自动赢得车主的口碑。可能它还是要返回“价格战”的竞技场。

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有驾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场景:一家四口坐在三排座的大SUV里,带着旅行架和满满后备箱的行李,从城市到山区,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路程里,听着音响里的音乐、聊着孩子学校的事,偶尔停下来吃个路边摊。这画面够挺真实吧?但关键是,在这样的场景中,车主选什么品牌,是先看舒适度,还是先看市场宣传?答案,说不定最后还是看价签。如果LS9最终价格比理想ONE合理,这场竞争或许有点意思。

我琢磨着,更大的问题是未来。理想汽车逐渐跌入销量瓶颈,而像智己 Motors一样的新兴品牌还在摸索,从创意到技术到市场需求,它的每一脚试探都代表了不确定的挑战。这事吧,其实没那么简单——从一辆车到一场市场厮杀,也许关键点不在车本身,而在于“它的意义”。嘀咕两句:对于车主,选择一台新能源车到底图是图技术的性能,还是图一种舒适自在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市场里,没有人能轻易抢占王者之位,尤其不是像智己 LS9这种刚上线的车型。

理想跌入瓶颈,智己LS9能否靠“长续航+舒适设计”突围高端SUV市场?-有驾

这场车市里的暗流涌动,相信懂行的人都清楚:品牌再高端,技术再扎实,只要不触动消费者的核心需求,都可能流于平庸。至于智己 LS9,未来会是什么身份?我猜市场会慢慢告诉我们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