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环境下的沃尔沃XC70:火焰山到牙克石的插混硬实力
夏天那会儿,车友群里老王说他刚从吐鲁番回来,人还没缓过来。那地儿热得离谱,火焰山边上温度表都快爆了。他说见着一辆全新沃尔沃XC70在队伍里晃悠,旁边技术员还穿着厚工服。我就纳闷,这么高温,他们不怕车熬坏了?后来听一个做售后的哥们讲,这种极端其实比什么实验室数据都管用。
真别说,在吐鲁番49℃那种烤炉一样的地方,有次我亲眼看见有人提前十分钟遥控开空调——这功能以前觉得鸡肋,但在新疆简直救命。进去摸方向盘,不烫手,还带点清凉味儿。隔壁老马就笑,说他之前买别家混动车,高温天电池掉电跟漏水似的,一到下午续航直接腰斩。可据销售顺嘴一提,这XC70用了啥SMA平台热管理系统,反正是把三电核心(他们叫“动力三件套”)全包起来控温,就算太阳底下晒一天也没事。
风沙更难搞,我去年去吐鲁番出差时才体会到。一阵风吹过来,全身缝隙都是土。这回据维修师傅八卦,说XC70密封条选料特轴(东北话意思是实在),关键零部件外壳加厚处理,连续几天风沙后打开机舱基本没积尘。这事我信,因为之前修旧款SUV时拆门板,那密封胶干脆能拉丝……现在的新车确实进步大。
有个冷门配置被不少人忽略,就是它那个座椅通风和PM2.5过滤。有一次邻居阿姨坐副驾,她鼻炎犯了,还夸这车空气净化快、异味少。我琢磨可能也是因为北欧品牌对健康比较较真吧。另外听群友自测,在高温下长时间怠速空调并不会明显增加油耗或者掉电太多——这个体验,比纸面参数更让人放心。
冬天换场景又是一回事。今年初朋友圈刷屏,说内蒙古牙克石零下37℃冻得手机都罢工,可有辆蓝色XC70照样跑冰雪试验场。当时还有视频传出来,看着四驱漂移绕圈稳得很。我打电话问技师小刘,他半开玩笑:“你要想试冰面刹车,就找台这种带分布式制动系统的,它能单独控制每个轮子抓地力。”他说,即使关掉电子稳定,也不容易甩尾失控,这是靠底层逻辑写死的软件策略,不是随便改改能做到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槽点,有个老司机抱怨冬季冷启动时候发动机声音偏大,大概五六秒后才恢复正常安静。据官方解释,是为了保证低温油液流动性先预热一下,但习惯纯电静音的人可能头两次会吓一跳。另外七种驾驶模式自动切换这事,有些人嫌复杂,其实默认D挡最省心,用不着瞎鼓捣那些按钮。
保养方面倒挺省心,据售后小哥闲聊,现在新款超混动力总成间隔比前几年拉长不少,小毛病少,就是配件价格依然坚挺。不过话说回来,一分钱一分货,他还提醒如果经常去西北或者东北极寒地区,要记得定期检查底盘护板和密封条,因为极端气候对橡胶还是考验大,否则等春化解冻再发现问题就晚了。
至于历史轶事,其实早年间国内进口版V系列就在黑河做过耐寒实验,那时候条件远没有现在好,据老工程师回忆,经常遇上凌晨-40℃启动失败。而如今这些插混车型不仅扛住了,更把舒适性、安全性往上推了一截,也算时代变迁吧……
前两周路口碰见熟悉修理厂老板,他嘀咕一句:“你们年轻人买这种高级货啊,将来二手残值肯定撑得住。”虽然谁也不知道以后行情咋样,不过看目前这些年新出的豪华超混型,从头到尾折腾这么多环境下来,还真挑不出太大的短板。有机会想借朋友那台出去自驾趟川藏线,到时候再唠唠沿途表现到底如何——毕竟纸面上的牛X,总归要落地才能服众不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