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

眼看九月一号这“新天地”就要揭幕,咱电动车车主们的后脑勺可够得劲儿的,这日子还没过,忐忑的汗毛都已经立起来了——为啥?因为新规一来,不仅三种“汽车圈外的电动车”会被直接请下舞台,五种惯常小毛病再不注意,分分钟让钱包变瘪,甚至爱车变废铁!今天我们就不卖关子,直接扒拉扒拉,这新规到底咋回事、有啥门道,免得咱稀里糊涂踩坑,变成“马路上最惨的仔”。

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有驾

有点好奇对吧?电动车不就是咱上班、买菜、接娃的“老伙计”嘛,咋突然就这么多讲究?这不是,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一口气捋明白,省得到头来你我都是“马路盲流”,指不定下一个掏腰包的人就是自个!

先说这三类绝对“红牌下场”的电动车,说真的,头一回我听说自己脚下的“神舟五号”被列禁行名单,愣是有点五味杂陈。你见过那场景没?电动车队伍里白牌车浩浩荡荡,好似在跟警察伯伯玩“猫捉老鼠”,过了九月一号,这戏怕是真演不下去了。浙江、广东这些先锋省份早就放了话,超期备案的电动车,不卖、不换、不改、不报废,就是“领盒饭”的节奏,上路不仅罚钱,还直接没收——看啥眼色?别当“法盲”,不是还差一阵能混的事,过规矩才是硬道理!

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有驾

说完白牌,再来扒扒那些“裸奔”上路的不挂牌电动车。要我说,这年头连小区门口卖菜大爷都在牌照齐全地秀存在感,谁还敢骑着光胳膊、无名无姓电瓶车上道?新规一旦落地,直接按道路“黑户”论处,50到200的罚款区间不算大,但这看似“小意思”的陋习,可能一不小心就给自己休息几天换新交通工具添乱。

哥们姐们,还有一波“发烧友”喜欢自己动电动车的小手术。啥加电池、换大胎、拆限速器?你咋不上天呢?这类玩命改装,看着风骚其实相当于自制“迫击炮”上大街——新规后罚你200-500轻轻松松,严重的,不光强制“复原初始设定”,甚至会被追责,痛快一时,苦一辈子,合适吗?

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有驾

说了禁行,再来唠唠那五宗罪,个个都是路上夺命连环炮。头条就是无证驾驶。这年头电摩车现在都整蓝黄两色大号牌了,不考个F/E证就自以为老江湖?警察叔叔向你招手,懵不懵?200到2000的罚款很常规,拘留也不是唬人,真要断了自己的腿还用电动车干啥,索性腿着呗!

第二弹就是那万年老赛道——闯红灯和逆行。以往踩点红灯,警察看你一眼抿抿嘴,顶多念叨几句。如今好了,电子监控挥手,20到50元直接飞走,电摩还得记仨分。这是明摆着亲手砍自家口袋里的肉,攒个分容易吗?

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有驾

三是违规载人。老铁,电动自行车再宽敞,你敢载2成年人?要是还加俩娃,直接变人肉版“货拉拉”!新规直接点名,小孩最大不超12岁,成年人想省车费,劝你“搭顺风车去梦想吧”。电动摩托超员货物超长,分分钟上热搜。

接下来是乱占车道。你见过电瓶车飞驰在机动车道上,那画面真跟杂技似的。电动自行车就该走非机动车道,进错道分分钟罚钱。电摩反过来,还得老老实实守最右一边,不走非机动车道,否则记分加罚款。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真罚你试试,保证泪目。

9月新规来袭,这3类电动车常见行为一犯就罚,别再按老习惯骑-有驾

第五,酒驾醉驾。兄弟姐妹们,喝酒骑车,这不是玩命吗?电动自行车罚款还“讲点客气”,电摩直接记12分外加吊销驾照,醉了还要判刑。莫不如聚会前封存电瓶,把“最后一公里”交给滴滴师傅,各家各户都清净。

说句实话,这些新规听起来一拨接一拨,比北方大风还凶。这就像马路上的“扫雪车”,硬是要把那些历经风霜的歪风邪气撵干净,可新规刚出来,朋友圈、业主群、街谈巷议,立马热闹成一锅粥。支持者拍手叫好,说终于有“规矩”了。这就像当年给狗都发牌照的大动静,“人行道是给人走的、马路是让车跑的”,交通秩序终于要跟上现代化进程了。

倒是质疑派也不在少数。有人揶揄“哪里都说超标车能临时用,谁想到3年一晃就到期,许多人血汗钱砸进车里,现在说报废就报废,心里别提多膈应!”你再看一堆老头老太太,电动三轮给他们带来多少便利,说禁就禁,只能干坐家里,“买菜天团”就地解散,这不是帮倒忙吗?社会刚普及的“电动车经济”,没几年工夫又搞退烧,这让靠路吃饭的小生意人情何以堪?朋友圈里吵成一团,简直比拼多多砍一刀还起劲儿。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呢!假性平静下,其实各类矛盾刚刚浮出水面。有的城市执法看上去雷厉风行,实则有点“只管今天不管明天”的意思老车报废,回收机制不到位,到处都是没地可去的“僵尸车”;新车要上牌,各种手续一大堆,可有些基层服务点压根儿不专业,折腾半天一头雾水。

车主呢?一边担心钱包瘦下去,一边又怕不合规被直接拎回家——逻辑是“要出行也要守规矩”,可这规矩叠加着新麻烦。有不少家庭主妇刚上班路上被“盘问”,回来一顿倒苦水“一天电瓶没骑,两份罚单到手,感觉买个电动车被‘反收割’了!”

企业、商家和车主之间的小算盘也天天闪花眼。厂家指望旧换新大卖车,车主咬牙肉疼“刚换两年的车,还没咋用呢,把我往哪搁?”更有甚者开出门才晓得,新牌照系统还没升级好,电摩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这体验,跟抢春运火车票有一拼。

还别急着洗手收工,新格局下第二波高潮来了。许多人才猛然发现,整治超标车、无牌车,初衷是为了安全和规范化,可现实操作却远比写在纸上复杂。“超标车”一夜成黑户,二手市场上直接烂市,买卖双方都喊冤;而那些规范牌照、电池合格的正规车,很多时候维护、保险、补贴政策还跟不上,买了个“白纸黑字”的安稳,却没有享受该有的便利。小区门口摆摊的老陈絮叨“新规怎么不管网购山寨车?黑市改装没人查?为啥老老实实的反而吃亏?”

群众怨声载道,一边喊着要规范,一边吐槽这次“一刀切”——现实就是这么魔幻,仿佛一锅牛奶加了两把辣椒面。某些城市执行雷厉风行,今天抓、明天退,老百姓成了政策“夹板气”;厂家随势推新款,宣称续航提高50%,转身发现符合新规的电池还得排队半年。落地容易,执行难。

有网友气炸了,提个建议“小区得有电动车停放区和充电桩,维修点也得普及起来,那啥,司法和行政可别只盯着表面,咱得靠上长远的后勤保障啊!”还有人高呼,交警执法时请带点人情味,不能“一刀切”;监控抓拍可以,但误伤无辜怎么办?五花八门的声音热闹得要上天,新旧观念撞了个满怀。

表面如今好像风平浪静,实则大家心里毛毛躁躁。别小看这些“绿色出行”的小电驴,它早就成了低收入群体、外卖小哥、快递员的饭碗工具,一刀切下去,多少人生计受挤压?管理升级,车主两难,厂家看热闹,执法难两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落下去,老百姓的痛点才是真的难受。

老百姓吐槽政策变来变去,这月还说临时牌能用,转下个路口就喊禁行,不带这么玩儿的!一夜之间无证驾驶,成了马路“通缉令”;去年流行大容量电池,今年倒成了非法部件。至于什么电子围栏、联网监控,这些东西标准没统一,误抓漏查的事可没少发生,大家是一边顺着新规修改出行习惯,一边纳闷“到底谁能把事说清楚”?

政策想治本,老百姓更想过日子。你说电动车监管是要安全、是要规范、是要有序,但咱最担心钱砸里头、买买换换,还不知啥时候才能真安生。这个事儿,真得多问几个“凭啥”、“为啥”、“怎么做”,多点弹性和理解,才有鬼用。

不装了,谁都晓得路上乱象和冒险驾驶危害大,但真要推行新政,也别让辛辛苦苦的“城市小民工”成最大牺牲品。真合规立规矩,政府部门得下更大功夫,车管所、社区、企业一条龙服务,别让便民最后变成“添堵工程”。否则,牌照倒是规范了,民众生活却成一地鸡毛,这“不接地气儿”的事儿,咋看都服气不起来。

说到这,小编可得问一句你家电动车禁行了吗?你平时都守交规了没?新规真能一步到位地改造马路顽疾,还是让老百姓多一个担心?你觉得,这“安全帽”下的规定,到底护住了谁的平安,伤了谁的利益?甭管你站哪一头,欢迎你下方留言“怼天怼地”,给咱这事整明白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