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沙滩狗”破解海滩清洁难题,满意度升 13%

2025 年 10 月 25 日,在三亚市大东海旅游区沙滩上,由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研发的国产智能清洁机器人 “沙滩狗” 正式投入示范应用。这款外形酷似履带车的设备在游客注视下来回穿梭,15 分钟内便收集满一仓烟头、瓶盖、竹签等废弃物,其每小时 2000 平方米的清洁效率,相当于 3 名环卫工人的单日工作量,为三亚长期存在的海滩清洁难题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

“沙滩狗” 的研发源于三亚海滩清洁的现实困境。作为国内知名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全市拥有 209.1 公里海岸线,仅大东海、亚龙湾等核心景区沙滩年均接待游客超 2000 万人次,随之产生的垃圾清理压力巨大。三亚市环卫局数据显示,旅游旺季时,一名环卫工人日均需弯腰捡拾垃圾超 3000 次,仅能完成约 600 平方米的浅层清洁,而深埋在沙层下 5-10 厘米的烟头、塑料微粒等 “隐形垃圾”,人工清理率不足 40%。更严峻的是,海滩高温、高盐雾的环境让环卫工人极易中暑,2024 年旺季就有 12 名环卫工人因长时间户外作业晕倒。上海交通大学海南研究院机器人团队负责人李教授坦言:“2023 年我们在崖州湾调研时,看到环卫工人顶着 38℃高温用手扒沙找垃圾,当即决定研发适配海滩环境的智能清洁设备。”

三亚“沙滩狗”破解海滩清洁难题,满意度升 13%-有驾

这款 “沙滩狗” 集成了多项针对性技术创新。其前端的螺旋梳状齿能像手指一样深入沙层,将深埋的垃圾翻至表面,同步疏松沙层;中部的波浪形振动筛网以每分钟 300 次的频率震动,可精准分离垃圾与沙粒,分离效率达 98%,避免传统机械清洁导致的沙粒流失。为适应三亚海滩环境,设备采用防腐蚀合金材质,能在 45℃高温、90% 湿度的盐雾环境下连续作业 8 小时。顶部的柔性太阳能板可实现动态捕能,配合 10 分钟快速换电技术,能达成 24 小时不间断清洁 —— 这一功能在崖州湾海滩的测试中已得到验证,机器狗曾连续 36 小时清理,覆盖面积达 7.2 万平方米。此外,它还搭载了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能自动绕开游客、遮阳伞等障碍物,灵活性远超传统履带式清洁车。

在大东海旅游区的作业现场,58 岁的环卫工人陈师傅见证了 “沙滩狗” 的高效。“以前我负责这片 3000 平方米的沙滩,早上 5 点就要来,捡完烟头、平完沙坑,中午累得吃不下饭。现在机器狗半天就能搞定,我只需要负责倾倒垃圾仓,轻松多了。” 游客王女士则对设备的 “美容” 功能印象深刻:“它开过之后,沙滩特别平整,连轮胎印都没了,拍照比以前好看多了。” 据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统计,自 10 月初 “沙滩狗” 在 3 个海滩试点以来,核心景区沙滩垃圾残留量下降 67%,游客对 “沙滩整洁度” 的满意度从 82% 提升至 95%。

三亚“沙滩狗”破解海滩清洁难题,满意度升 13%-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沙滩狗” 并非孤立的清洁设备,而是上海交大海南研究院 “海洋清洁智能装备体系” 的一部分。目前,同系列的 “海洋守护者” 无人船已在三亚湾同步试用,可自主打捞水面漂浮物,与 “沙滩狗” 形成 “海陆联动” 清洁网络。李教授透露,团队正在研发第二代产品,计划增加微塑料识别与收集功能,预计 2026 年投入使用。三亚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试点效果持续向好,明年将采购 20 台 “沙滩狗”,覆盖全市主要旅游海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