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50万内的好车,现在月销量却只剩下75辆,到底是为什么?

这可不是什么冷门杂牌,而是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本田飞度——车评人口中“50万以内最好的车”。 2025年7月,它的销量数字定格在75台,比某些百万豪车的销量还惨淡。 要知道,就在五年前,它还是月销1.5万辆的“国民神车”,累计在华卖出超130万辆。 如今,这份辉煌成了扎眼的讽刺。

2020年,它还是小型车市场的霸主。 年轻人想买台省油耐用的代步车? 身边所有人都会甩你三个字:“买飞度! ”改装圈称它“平民超跑GK5”,二手车商把它当硬通货,甚至有人调侃“买飞度=理财”——开三年转手还能回血75%。 可到了2025年7月,它的销量只剩75台,不到比亚迪海鸥的0.3%(后者月销22941台)。 就连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些燃油老将,还能稳住月销2.5万辆的基本盘。 飞度的崩盘,快得像个意外。

它是50万内的好车,现在月销量却只剩下75辆,到底是为什么?-有驾

飞度曾经靠三招吃遍天下:省油、便宜、空间大。 可当新能源车杀进10万区间,这三招全成了废招。

飞度百公里5.5升油,按现在油价算,一公里成本5毛。 比亚迪海鸥呢? 家充谷电每公里不到1毛钱。 一年跑2万公里,飞度油费1万元,海鸥电费只要1000块。 这差价够买两部顶配iPhone。

老飞度7万落地,新一代直接涨到8.68万起。 花近10万买到的配置是什么? 卤素大灯、塑料方向盘、手动空调,连倒车影像都要加钱选装。 而同价位的比亚迪海鸥,LED大灯、皮质方向盘、10.1英寸大屏、语音控制全给你塞满。飞度全系连车身稳定系统(ESP)都没有,海鸥却标配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

它是50万内的好车,现在月销量却只剩下75辆,到底是为什么?-有驾

飞度的“魔术座椅”曾是独门绝技,后排能塞进洗衣机。 可现在五菱缤果把后排座椅放倒,直接变1.8米“大床房”,还能外接电源搞露营。 年轻人要的不只是能装货,更是能装下生活场景的车。

飞度车主曾自豪地说:“这车能开十年不坏! ”但95后们听完直摇头:“十年? 我手机都用不了五年! ”新一代要的是三五年内的爽感:等红灯时,电车起步秒杀旁边宝马的推背感;堵车时,语音点歌、刷剧的车机大屏;朋友上车时,手机无线充电、氛围灯带来的“高级感”。

它是50万内的好车,现在月销量却只剩下75辆,到底是为什么?-有驾

飞度给不了这些。 它的中控屏小得像MP4播放器,车机系统还停留在“收音机时代”。 年轻人宁愿选海鸥的旋转大屏——停车能K歌,等人能打游戏,OTA升级后还能解锁新功能。

2020年后,飞度悄悄阉割了安全配置:后轮鼓刹、取消侧气囊、车身钢材强度缩水。 老车主吐槽:“高速上开到100码,车内说话得靠吼! ”隔音材料薄得像纸巾,胎噪风噪全车交响乐。

成本涨了? 本田选择让消费者买单。 新飞度潮享版卖8.68万,比老款贵2万,但座椅还是织物的,钥匙还是机械的。 隔壁比亚迪秦PLUS DM-i混动才卖9.98万,绿牌免税、油耗3.8升、零百加速7秒级。 消费者用脚投票:“当我傻吗? ”

它是50万内的好车,现在月销量却只剩下75辆,到底是为什么?-有驾

当比亚迪一年砸200亿搞研发时,本田还在纠结“要不要搞电车”。 2025年,本田社长公开认怂:“电动车卖不动! ”把2030年电动化目标从60%砍到30%,转头押注混动。 结果混动车没推出来,燃油车阵地也丢了。 广汽本田7月全系无一款车月销过万,纯电车型加起来卖不到1000台。

在广州买飞度,先花2.5万拍个燃油车牌;交购置税再掏7000元;每天早高峰还被限行拦在高架外。

而买台海鸥,政府倒贴你免稅钱,绿牌直接开进市中心。 这套组合拳下来,飞度连“代步工具”的资格都被剥夺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