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了!1-7月硬派越野销量出炉,豹5丢冠,BJ40第五,仰望U8第18
2025年1-7月,硬派越野市场真的变天了。
曾经的格局,被新能源的洪流冲得七零八落。
谁还能稳坐钓鱼台?
坦克300,3.1万辆。
登顶。
毫无悬念。
它早已不是单纯的车。
是图腾。
是无数人心中的“入门神车”。
可它的光环,正被自家兄弟分走。
坦克300新能源,1.6万辆以上。
这数字背后,是用户对“可油可电”的狂热追捧。
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充电补能?越来越方便。
传统越野的“油老虎”标签,正在被撕掉。
但真正的风暴,来自方程豹。
豹5,3.1万辆,差200辆丢冠。
差200辆啊。
几乎是毫厘之间。
它本可以是第一。
可坦克300的群众基础太深。
豹5的科技感、三电机、云辇-P,全给了。
甚至越野能力,已不输百万级。
可为什么?
差那200辆?
是价格?品牌认知?还是交付节奏?
或许,是用户还在犹豫——这真的是“硬派”吗?
电驱的平顺,掩盖了机械的粗粝。
电子的精准,替代了液压的反馈。
有人欢呼这是进步。
有人叹息失去了灵魂。
……
豹8,近1.5万辆,力压普拉多。
这更惊人。
普拉多,多少人心中的“神”。
可靠、耐用、保值。
可现在,它输了。
输给了大屏、智能座舱、冰箱彩电。
也输给了更快的加速、更低的油耗。
新能源的降维打击,来了。
不是慢慢侵蚀。
是直接掀桌子。
传统硬派的护城河——可靠性、通过性、耐用性——正在被重新定义。
再看BJ40,第5。
1.5万辆以上。
北京越野,老派玩家了。
情怀拉满。
方盒子造型,从不妥协。
可它的新能源转型,慢了半拍。
BJ60,千辆出头。
对比坦克300新能源的1.6万,差距明显。
用户要的,不只是“能越野”。
还要“舒服”“智能”“省油”。
BJ40能赢,靠的是价格和纯粹。
可未来呢?
当所有对手都电气化,它还能靠情怀走多远?
仰望U8,第18。
839辆。
百万级。
月均百台。
在超豪华市场,这成绩,炸裂。
它卖的,是技术,是信仰,是“国产天花板”的野心。
易四方、原地掉头、浮水模式……
每一项,都在挑战物理极限。
可它真的是“硬派越野”吗?
更多时候,它出现在城市、车展、短视频里。
真正的无人区?
恐怕不多。
它是图腾,不是工具。
但比亚迪需要它。
需要一个象征,证明中国品牌能站上金字塔尖。
这839个订单,每一个,都是对“国货不行”论调的耳光。
坦克品牌,7款车上榜。
这统治力,恐怖。
它吃透了用户心理。
越野要硬核,但不能太苦。
城市要舒适,但要有型。
坦克,精准卡在了“硬派”与“豪华”之间。
它的成功,不是偶然。
是长城对SUV市场十年深耕的厚积薄发。
可隐患也在。
产品线太密。
坦克300、300新能源、400、400新能源、500、500新能源、700……
用户会不会混淆?
内部会不会自相残杀?
当“坦克”不再是稀缺符号,它的溢价还能维持吗?
212 T01,第10。
9703辆。
作为“老212”的精神续作。
这成绩,合格。
但它走的,仍是复古小众路线。
难成主流。
哈弗H9,8101辆。
曾经的旗舰。
如今在新能源大军中,略显落寞。
燃油硬派的黄昏,真的来了。
红旗国耀、BJ80,百辆以下。
豪华?情怀?
在电动浪潮前,不堪一击。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硬派越野?
是为了翻山越岭,征服荒野?
还是为了彰显个性,满足情怀?
又或者,只是想要一辆通过性好、空间大的SUV?
……
市场正在给出答案。
用户要的,不再是纯粹的“工具”。
而是“全能战士”。
能越野,也能通勤。
能粗犷,也能精致。
能省油,还能炫技。
新能源,不是让越野变“软”了。
是让它变“聪明”了。
电机的瞬时扭矩,比大排量自吸更暴力。
电控四驱的响应速度,比机械四驱更快。
能量回收,甚至能辅助下坡控制。
……
这些,难道不是进步?
可我还是会怀念。
怀念那台4.0L V6咆哮的普拉多。
怀念那台踩油门要提前预判的牧马人。
机械的笨拙,也是一种魅力。
就像胶片相机,明明数码更方便。
可总有人,迷恋那快门的咔嚓声。
未来的硬派越野,会是什么样?
是满大街的“方盒子”电动车?
是越来越像SUV的“伪硬派”?
还是会出现新的颠覆者?
……
唯一确定的是——变天了。
旧王在谢幕。
新王在加冕。
而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手里握着钥匙。
脚下是未知的荒野。
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