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这一轮出手,其实真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对比亚迪的表现。1到8月份,286.4万的销量,已经让我觉得挺离谱了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毕竟,比亚迪一直在往高端走,试图用新能源弯道超车,可我一直觉得,车市的竞争不像拼产能那么简单,更多还是看品类布局和品牌供应链短板的补齐。眼下,今年欧洲同比暴涨201.3%,这个数字不免让我想,欧洲市场才是真的在认可比亚迪在新能源和智能方面的产品力。特斯拉在那边也被拉了点距离,反超的趋势,还能说不让人振奋吗?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马斯克心里是不是也开始琢磨,怎么跟比亚迪抢市场了。
焦点都放在腾势N8L和腾势N9上,这才算是比亚迪对豪华SUV市场的精彩布局。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腾势N8L的预售起步价31.98万,听着觉得挺有竞争力——而且更别说空间了。空间不光大,舒适性也做得挺到家。三排座椅全标配电动调节,座椅加热、独立空调、就差没给每个乘客配个小屏幕了。488个储物空间,这个数字我得多看几遍——还非得让人觉得,买个车就是搬家似的。后备箱扩容至1128L,家用存东西,放点娃娃车、行李,得心应手。
动力方面,搭载云辇A智能空气控制系统,配备双腔空气悬挂和智能路面预瞄2.0,确实黑科技不少。你问我,动力值不值得?我估算了,零百时间3.9秒,差不多跑个小心脏暴起来的感觉。强劲归强劲,但这车还有个潜在的坑——价格。预售31.98万起,整体我感觉比那些同价位假豪华车要给力点。毕竟,豪华感和智能化上,比亚迪真没少做功夫:17.3英寸娱乐吸顶屏、20扬声器帝瓦雷的调教、支持无麦K歌……那场景,家里开趴都挺搭。
我还记得我跟朋友聊天时,他说:比亚迪这次真是把供应链整得挺稳,整体布局也更合理了。我没细想过,但可能到最后能站起来的,不只是新能源车的销量,连品牌的供应链壁垒都在逐步建立。你们有没有想过,比亚迪为什么能逆势崛起?我猜,除了价格和科技外,还是因为他们在供应链上做了点长远规划。
这让我扯远点——说到供应链,就像买菜,挑的菜新鲜、货源稳定,炒出来的菜才香。这次比亚迪用了不少自己做供应链的办法,像是自己控制磷酸铁锂锂电池的生产线,变相降低了成本,同时保证质量。朋友说,比亚迪的钱,一部分用在研发,一部分用在供应链稳定上。我觉得这个平衡术很像平时做生活预算,不能只花在门面,更得把那些隐形的基础打牢。
那腾势N8L设计上,显然是想打差异化。对比宝马、奥迪,腾势车空间优势明显,而且三排座椅标配电动调控,咱们平常在二三线城市开车,谁不喜欢座椅调节方便?我还注意到,腾势N8L的安全配置也不含糊,笼式车身、稳控系统……更别说支持智能辅助,大家都知道,自动驾驶未来能跟司机打个平手的东西,才是真王道。
坦白说,这个级别的定位,销量到底会不会爆起来?我还是觉得跟用心有关。比亚迪的信心来自哪里?还是在于底层技术扎实——比如云辇A,在开了几天后,我发现操控感略有提升,但还没到飞起的境界。这个技术到底有多大差别?估计得看后续软件更新了吧。毕竟,硬件硬梆梆,软件软绵绵,只差一场算法革命。
豪华SUV市场如何突破?是不是还得看品牌的认知和体验差别?我对比亚迪的其实没那么悲观——只要他们保持技术高压戴帽,慢慢把消费者的体验做好,几年前还觉得平价入门的市场,现在变成买得起的豪华车,也不是不可能。
对了,这次腾势N8L和N9的新车,未来会不会更个性化一点?比如说加点特别定制,或者引入车内香氛、个性化座椅灯光,我一直在琢磨,这些细节小心思才可能拉开差距。
反正,我有点好奇——你会不会也在考虑,要不要提前抓好这波豪华SUV的趋势?市场门槛是不是逐渐变低,反而给了我们点借口多关注辆车的理由。
(这段先按下不表)
——这就挺像生活中的观察了,其实行业变了,总是慢慢露出端倪,而我们,要不要也试着跳出来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