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温掀了电动汽车的“遮羞布”,取代油车成了“笑话”,燃油车优势还是很大!
家人们!今年夏天山东河南那波40℃+的高温,算是把“电车要统治天下”的大话给烤得没影了!之前总有人在网上喊“油车迟早被淘汰”,结果高温一到,不少电车车主直接被逼到崩溃——满电400公里的车,跑着跑着就剩200公里;开空调跑高速,续航更是“腰斩”得让人心慌,这哪儿还敢跟油车叫板啊?
我先给大家说几个真实事儿,都是这波高温里车主们实打实的遭遇。山东济南有个朋友,开的是辆热门电动SUV,平时市区通勤满电跑380公里没问题。结果上周高温天他去邻市办事,全程高速,空调开24℃。
刚跑一半就发现续航掉得比手机电量还快,原本120公里的路程,表显续航直接少了200公里,最后愣是靠着“龟速行驶+关空调开窗”,才勉强蹭到服务区,下车的时候后背全是汗,直呼“再也不敢夏天开电车跑长途了”。
还有郑州一位比亚迪汉车主,更无奈。他那车标称续航605公里,之前春天跑高速还能跑到500公里左右,结果这波高温一来,开空调跑高速,实际只跑了320公里就亮红灯了。他在车友群里吐槽:早知道续航会打折,没想到折这么狠!早高峰堵在路上,空调不敢开太凉,电池图标还一个劲跳,生怕半道趴窝,比开油车累十倍!
这些不是个例,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山东多地连续一周超40℃,当地电车车主的投诉量直接暴涨300%,翻来覆去就两个痛点:续航崩了、充电卡了。说白了,高温天里的电车,就跟“林黛玉”似的,经不住一点儿折腾。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电车一到高温就掉链子?其实问题出在锂电池上。咱通俗点说,锂电池这玩意儿就跟咱们夏天怕中暑一样,超过35℃就“蔫儿”了——温度一高,电池里的化学反应就乱加速,电自己悄摸就跑没了,这就是“自放电率飙升”;
更坑的是,为了不让电池“热坏”,车还得启动热管理系统给电池降温,这系统一工作,又得抢空调的电,相当于一边开车一边背着个“电老虎”。
我认识个在宁德时代做工程师的朋友,私下跟我说了个内幕:天热的时候,光给电池降温用的电,就能占到总耗电的30%以上!你算笔账,满电400公里的车,先扣掉120公里给电池降温,剩下的280公里再加上空调耗电,最后能跑200公里都算好的,“腰斩”根本不奇怪。
反观油车呢?不管外面多热,该跑多远还跑多远。顶多就是空调制冷慢点儿,开久了发动机有点热,但绝不会像电车那样“续航跳水”。我爸开了十年的老油车,这波高温跑了趟山东,来回1200公里,加了两箱油就搞定,服务区停十分钟就能走,压根不用操心“电池怕不怕热”。
比续航更闹心的,是高温天的充电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电车电池有“高温保护”,温度超过阈值,充电桩要么直接“罢工”拒充,要么充电功率骤降,原本1小时能充满的车,可能得等3小时,甚至更久。
前几天我去山东出差,在高速服务区亲眼见着那场面——一排电车排成长龙,最少得有20辆,有的车主拿着矿泉水瓶往充电桩上浇水,想给它“退烧”;有的坐在车里刷手机,时不时下来看一眼充电进度,嘴里还念叨“这功率咋又降了”;还有个大哥急得直跺脚,说要赶去接孩子,结果等了俩小时才充了50公里的电。
反观旁边的加油站,车来车往根本不用等,车主拧开油箱盖,3分钟加满油,一脚油门就走了。你说同样是跑长途,这差距能不让人糟心吗?
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这都是暂时的!技术进步了就好了,全固态电池、新型热管理,以后肯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咱得讲实在的——全固态电池这技术,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大公司拿着政策支持研究,都研究30年了还没搞定,从实验室到量产,中间要跨过多少坎?材料、工艺、稳定性,哪一个不是难题?你跟我说三五年就能普及?这不跟说“明天就能中500万彩票”一样不切实际吗?
就算真的突破技术了,成本也是道绕不开的坎。现在买辆电车,一块普通的三元锂电池,就能占到车价的40%!比如一辆15万的电车,6万都花在电池上了。要是换成固态电池,成本只高不低,到时候车价再涨个三五万,本来大家买电车是想“省油钱”,结果买车先多花几万,这账谁算不明白?消费者还会买账吗?
更让人矛盾的是政策导向。一边喊着2030年海南全岛禁售燃油车,欧盟也计划2035年停售油车,可咱得想想——欧洲夏天顶多30℃出头,哪见过咱们这种40℃烤得路面能煎鸡蛋的天气?人家的电车不用面对“高温续航崩”“充电排队”的问题,可咱们不一样啊!制定政策的时候,真的问过北方车主夏天开电车的苦吗?真的考虑过中国的实际用车环境吗?
咱先声明啊,我不是“电车黑”,平时在城里开电车确实香!上下班通勤,一公里电费才几分钱,比油车省多了;加速还快,红绿灯起步总能甩别人一截;堵车的时候开着也安静,不会有发动机的噪音,这些优点我都认。
但优点不能掩盖缺点,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短板。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看着挺牛,可麦肯锡的调研说了,22%的纯电车主下次换车不选新能源了!你想啊,要是开着舒心,谁愿意放着省钱的电车不选,回头买油车?还不是因为高温掉续航、充电排队、担心电池衰减这些事儿,实在太闹心了。
所以别再吹“油车已死”了,40℃的高温早把这话打回原形了。技术有短板,用车分场景,咱老百姓买车就图个实用——城里代步、短途出行,选电车没毛病;跑长途、遇高温、去偏远地方,油车还是靠谱;要是纠结,混动刚好能过渡,既省油又不用担心续航。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车市注定是“电车扛通勤、混动渡长途、油车补极端”的格局。那些动不动就喊“电车能取代油车”的人,不如先去夏天的高速服务区体验体验,看看排队充电的车主有多急,再说说“统治天下”的话——毕竟消费者不傻,谁实用选谁,这个道理永远不会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