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边想靠补贴催生本土企业,一边却把自己跟国际合作的机会给错过了。”近期,印度推出强制本地化采购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引发大众、宝马等国际巨头抗议,甚至惊动世贸组织。中国企业更面临高额关税、不可靠实体清单等连环限制,光伏生产线被迫停摆,投资回报急剧缩水。这场以保护本土产业为名的“护场行动”,究竟能否让印度成为全球电动车制造高地?还是反而筑起高墙,拖慢自身产业升级步伐,加剧全球产业链割裂?本期节目对话国际贸易专家陈宇,揭秘印度政策背后的贸易保护主义暗涌,探讨开放合作才是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关键。
Hello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凌薇。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陈宇先生,陈宇在国际贸易领域很有经验。大家好,我是陈宇,很高兴来聊聊这个话题。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印度最近吹起的这股电动车制造的雄心,它能不能真的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电动车制造中心,看起来不光是中国欧盟等大国的企业都有抗议,甚至连世贸组织都被卷进澜了。是这个事情最近炒的特别热,咱们就直接开聊,咱们先聊第一个话题,外资企业的不满,我特别想知道,印度最近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到底是怎么让这些国际巨头们坐不住的印度之前不是出了一个电动车制造的补贴政策,政策里面有一项是说你瑶拿补贴你得在本地上采购一定比例的零部件儿,那这些零部件儿大部分都要求你必须得是印度本地的,那一下子就把你的成本就拉上来了。那你所谓的补贴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原来是这样,那这个确实挺让人恼火的。对,然后更过分的是,它还不让你进口一些现成的组件儿,你又没有办法就是说绕开这个本地化的要求,那你只能就是说,把自己的投资额一下子就吓跑了。那像什么大众宝马这些企业,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渠道,批评了印度的新的补贴政策,甚至他们在世贸组织里面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他们觉得印度的这个政策已经导致了他们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而且让他们投资印度变得很不确定,为什么说印度的电动车补贴政策会引发这么多外部的正义和压力因为印度的政策,它其实是在模仿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上面的成功的做法那他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补贴来推动本地的制造然后带东就业但是它这个政策有一个特别狠的地方,就是它强制你本地采购的比例是中间提高的,那你这个外资企业,你就没有办法通过全球的采购来满足它。那你只能在本地的投资那这个就导致了国际上面对于这种本地化补贴的做法已经产生了一个共识,就是,它是一种变相的保护主义所以大家都在吐槽他你觉得印度这种强行的本地化采购的补贴政策会给全球的电动车产业链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其实是为了保护本地的产业,但是它其实让很多外资企业,就是望而却步那补贴资金也没有办法顺利的流向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那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反而被拖慢了。那大家其实都在担心说,这种政策会掀起一场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暴。好,外资企业不满,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休息一下马上回来。我们来进入第二个部分,咱们来聊一聊中国企业在印度遇到的投资的困境。想问一下,最近这几年影度针对中国的一些产业,比如说光伏,比如说化工。这些领域都出台了哪些限制的措施?印度这几年它不光是对中国的光伏组件儿加征了高达50%的关税。然后,甚至它还把一些我们的企业列入了所谓的不可靠实体情单,甚至他们的外交部海公开的表示说,希望企业能够谨慎的去做投资决策。这么密集的这种政策打击确实挺让人惊讶的。然后,更夸张的是,他们在2025年,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了25%的关税。并且他们还要求动力电池的关键组件也要本地化生产,甚至他们的这个标准一变,再变动不动就给你加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说你要符合什么本地含量,你要符合什么东道国的标准,反正就是让你这个投资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你觉得印度这些针对中国的投资的这些限制的措施给中国的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最直接的就是,你的这个利润就被狠狠的压缩。因为你关税加上你各种额外的成本,你整个你的投资回报就变得非常的不划算,那很多企业就只能选择撤出,或者说彻底的暂停在印度的业务那你不光是损失了你的本金,你可能连持续经营的这个机会都没有了。那你比如说,像光伏行业,那你很多组件的生产线斗志接就停掉了,那你要想再重新恢复的话,就非常难。那你产业升级本来指望靠这些政策,结果反而让你自己更难融入全球的产业链,你觉得印度最近这一连串的限制中国的投资的这些举措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量?其实我觉得,印度它就是想要借着这个,外资企业在这里面进行一些本土化的这样的一个操作然后来牢牢的把产业链抓在手里。同时,它也在给自己的制造业升级来争取一些时间和空间所以说这不仅仅是说对外企这更多是说给本土的这些产业打强心针对没错,然后它其实也是回应美国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这种压力同时,他也在试图平衡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他也在偷偷的提升自己在这个全球的制造业格局当中的地位聊了这么久的中国企业投资困境,感觉信息量不小,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我们现在来进入到第三部分,我们要来聊一聊印度的这种所谓的护场行动到底能不能够帮它成为全球的产业高地。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来问的就是,印度的这些新的产业政策到底给全球的产业链带来了什么样的麻烦印度它现在就是通过这种本地化采购,然后加上高额的补贴来吸引一些全球的新兴的玩家进澜。但是它其实反而让那些最有技术规模优势的这些全球的选手被挡在门外。那比如说像中国的这些电动车企业,本来,你是可以跟印度一起去做一些升级的,但是现在因为你达不到它的这个高标准,你就被排除在外了,所以其实是全球的这种创新和这种高端的制造其实是被拖慢了。没错,然后,世贸组织也提醒了,就说,这种政策其实是跟全球的规则是冲突的。那如果其他国家也都纷纷的去笑仿的话,那整个多边贸易体系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全球的产业链也会变得,更加的割裂那影度自己也会失去很多跟国际巨头合作的机会那它产业升级的速度也会被拖慢你觉得印度这种全力的去保护本地的产业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反噬。他其实很像是在给自己砌墙,就是他虽然说,短期内好像让一些本地的企业获得了一些机会。但是其实它长期来看的话,它是让产业链没有办法进行这种全球的分工,那最后反而让自己产业升级的速度被拖慢,然后也让自己更难以进入全球的高端市场。所以说到头来受伤的还是印度自己,然后外企的信心也被打击投资也观望,那它的这个产业配套的能力也下降了,那它的就业和出口也都被拖垮了,那它的这个经济和产业的全球化资格也都受到了影响,那它只能说自己在。孤岛上自己玩儿那最后就是这个政策和他自己的目标其实是背道而驰的。你觉得就是印度这种所谓的护场行动其实给他自己以及全球的产业链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我觉得,印度它现在一边想要靠这种补贴和本地化来催生自己的本土企业,一边又其实在把自己跟国际的这种合作的机会给错过那其实它产业想要真正的升级,还是得靠开放,得靠合作,得靠跟全球的规则相契合,不然的话,它就只能一直在中低端打转转,然后它的全球的产业链里面的主角的资格也会越来越弱。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于印度的这个电动车补贴政策带来的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开放合作和一个合适的政策才是真正能够让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全球的产业链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关键。好了,这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