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今天跟大伙聊聊比亚迪在东京车展上放出的新招——RACCO,这车还有个可爱的中文名叫“海獭”。说实在的,看到这款车,老王我第一感觉是,比亚迪这回真的“入乡随俗”了,它没有拿着在中国市场大卖的那些车型去硬闯日本,而是专门为日本消费者量身打造了这么一台纯电K-Car。
先看看这车的基本盘。比亚迪RACCO是个标准的“方盒子”造型,长宽高严格卡在3395/1475/1800毫米,完全符合日本K-Car的法规标准。别看它小,设计上可是花了心思,双A柱和三角窗的设计能有效减少视野盲区,这对在日本狭窄的街巷里穿行特别友好。最让老王觉得贴心的是它后排用了侧滑门,停车开门方便多了,不用担心蹭到旁边的车。
动力和续航这块,比亚迪RACCO用的是20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WLTC续航180公里。这个数据要是放在国内,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够看,但在日本,根据他们国土交通省的调查,车主日均行驶距离也就28公里,这续航应付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是绰绰有余了。而且它支持100千瓦快充,15分钟左右就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基本就是高速服务区休息一下的时间,这点非常务实。
内饰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发布,但已经有媒体拍到了。整体很简约,配了悬浮式中控屏和仪表盘。一个很巧妙的设计是前后排座椅都做成了贯通式的,这意味着如果你停车时驾驶位一侧太挤贴墙了,可以从副驾那边轻松下车,解决了K-Car用户的一个实际痛点。
那么,和它的直接对手——日本纯电K-Car的销冠日产Sakura(樱花)相比,RACCO有几分胜算?老王给大家捋一捋。从已知信息看,两车的尺寸、电池容量和续航都在伯仲之间,预计售价也差不多,RACCO约260万日元(合12.1万人民币),Sakura约253.66万日元(合11.8万人民币),可谓针尖对麦芒。
Sakura的优势在于它已经得到了本土市场的认可,口碑和售后网络更成熟。而RACCO作为挑战者,它的底气可能来自于比亚迪在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上的积累,以及可能在智能车机等方面带来一些新的体验。
最后,老王聊聊这车的市场前景。比亚迪推出RACCO,这步棋下得很妙。它没有去硬碰那些主流家用车市场,而是精准地切入了日本独有的K-Car市场,这个市场每年有几十万的销量,而且目前几乎被本田、铃木、日产等本土品牌垄断。
RACCO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试图在日系车的腹地打开一个缺口。铃木汽车的社长铃木俊宏都公开表示,认为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比亚迪还在渠道上做了创新,计划与Lawson、7-11等便利店合作设点,让买车变得更贴近日常生活,这对于吸引年轻的、追求便利的消费者很有帮助。
所以老王觉得,RACCO面临的挑战不小,主要在于如何赢得保守的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但如果它的品质、售价以及比亚迪逐步建设的销售和售后网络能够形成合力,那么它绝对有潜力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成为日产Sakura等车型的一个强劲对手。这款车预计在2026年夏季在日本上市,到时候这场对决会非常有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