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

400万遣散费,奔驰终究没能体面转身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你听说了吗?奔驰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裁员行动。400万人民币的遣散费,听起来够滋润,但背后的故事却没那么简单。这场裁员,来得沉痛又复杂,是奔驰这家百年车企在行业变革浪潮下的一个痛苦选择。

说起来,裁员的根源,还得从奔驰最近几年愈发不景气的业绩说起。简单点来说,销量在下跌,利润在缩水。拿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说,奔驰的税后净利润同比暴跌了55.8%,从60.87亿欧元缩水到只有26.88亿欧元。这是什么概念?你本来可以每月赚600块,结果突然减半,只剩下260多块,谁会不揪心啊!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这还没完!奔驰在第三季度全球销量直接下滑了12%,全年算下来大概要跌9%。最惨的是它的“金饭碗”——中国市场。在大家疯狂买车的时候,奔驰却在这里狠狠摔了个“狗吃泥”。第三季度在华销量减到12.51万辆,只剩下过去的七成。宝马这会儿已经把四五万辆销量差距甩在身后,老对手一个比一个过得风生水起,奔驰怎么看都不像老大哥了。

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销量下滑就意味着固定成本摊不平,那就只剩下减员一条路了。在奔驰的算盘里,这场裁员是事关生死的“手术”,不仅要活下来,还得轻装上阵跑得更快。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但如果你以为裁员的原因只有业绩,那就图样图森破了。再深挖一层,更大的麻烦是奔驰赶上了电动化的“迟到者困境”。奔驰是2016年就启动纯电品牌EQ的“大佬”可结果呢?2025年了,它的电动车市场表现,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随便举两个例子,EQB和EQE SUV这两款车,月销数据惨到让人怀疑人生:一个370辆,一个238辆。差不多是两个大商场的停车场数量,想想都扎心。对比一下比亚迪,每月卖几十万辆电动车,这是直接把高下分出来了。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奔驰不仅在电动车领域慢一拍,在智能驾驶上也全面掉队。直到2025年9月,它才宣布和本土企业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这时候再喊口号,已经被行业甩出老远了,人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都跑出几条街了。

从另一个角度这次裁员其实没得选。奔驰需要快速把资源从传统燃油车转到电动车、智能汽车这些新赛道上。那些传统燃油车研发的岗位,燃油供应链上的人员,基本被整建制调整了。而IT工程师、电动车平台、电动化操作系统相关的部门,资源拿得盆满钵满,这就是奔驰“大刀阔斧”的逻辑。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这波裁员里,带着几个关键词:“结构优化”“N+11赔偿”。乍一听,不像那个冷酷无情的裁员,倒像是什么温情款款的人事调整。可是,裁员就是裁员,哪怕补偿再优厚,被裁掉的多是工程师、IT专员和中层管理人员,普通岗位的人也少不了受到牵连。换句话说,这场变革,就是在用别人的饭碗,为新能源腾路。

从更大的格局上讲,奔驰并不是个例。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奔驰、奥迪、大众等车企刮起了裁员风暴,那些和传统燃油机有关的岗位,成为优化的“大头”。大环境确实没办法,传统燃油车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耗资更高、研发更复杂的电动车。为生存改变是宿命,但阵痛也是真实的。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看到这些数据和背后勾画的转型图谱,我一时竟无比感慨。400万的遣散费,像是一份体面的告别,说到底却是百年品牌不得不低头的实际。100多年的重复与辉煌,终究逃不过变革的推导。

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裁员,或许是奔驰和燃油车时代的告别式,但也许更像一个转折点。奔驰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在新能源赛道的腥风血雨中重新站稳脚跟?技术突破能不能补上这个迟到者的短板?这些问题,有待时间解答。

400万遣散费的背后,奔驰为何难逃百年燃油车宿命衰退?-有驾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许可以稍微感叹一下。当科技奔涌向前时,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得劲”,可那些失业的工程师和被替换的燃油车,或许也是时代的注脚。车在跑,未来在等,但今天的“下车人”,谁能重上新路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