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

有时候感觉中国汽车界的发展就跟我减肥一样惊喜——昨天还在人家屁股后头喘气,今儿就能躺着数热量。没跑掉半两肉,先买了件小一码的T恤以示进取。深夜刷朋友圈,狗哥突然发来好消息,说比亚迪“直接摊牌了”,不仅超越了本田日产,还在全球榜单上龇牙咧嘴地露了个脸,顺手把吉利也拖上了全球第七第八。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反正丰田和大众看到应该是淡定的,毕竟这位置一坐几十年,有点像学校门口的大爷,见啥新生都不眨眼。

但毕竟是老二、老三捍卫战,游戏后面那个版本说明书总在改。表面数据平静如湖,实际底下水鬼打架。比亚迪和吉利,靠着增速这件事,成了全球十强里头异类——别的品牌或者缩脖,或者原地踏步,只有这俩家一边脱帽致敬,一边疯狂加油,增速双双爆表。什么叫青出于蓝不是被逼出来的?要么就是不想买断头路的牌照,要么是真的想让老外认识一下新“龙”的模样。

中国车在世界的样子,跟我小时候抱着买来福娃一样,先是没人信,后来抢疯了。当年谁能想到比亚迪从小打小闹的电池厂,摇身一变,现在要肩挑本田日产那样的“标准答案”?中国车企成了榜单新版“求是刊物”封面人物,虽然没发散发传单,但谁知道哪天真把广告贴进了丰田的大门口?就像我考前八百遍复习,终于考到了及格分,总觉得老师的表情有点复杂。

说起来,这增速不是吹出来的,倒像是三年前属于人均电动滑板车的青春补丁。你要问啥叫“新能源路线契合世界潮流”?就和美颜相机刚出来那会儿一样,谁用谁知道,谁晚一步,照片里就只剩褶子了。新能源价格降啊降,连B级车都跌到了八万不到,曾经啥叫二十万的“面子”,现在随便喇叭一按,张嘴就来。致敬过去的日系铁皮战士,干巴巴几十年一点不带粘锅,如今被中国车一通猛夸性价比弄得有点张不开嘴。

不过比亚迪不止是靠白菜价,关键还迎来了企业文化的二次文艺复兴。老一套的豪华、速度、马力、油腻老爷车贴膜这套路子,逐渐失灵了。你该说现在买车靠什么?看产品?不,看人情:卖一辆车交一个朋友,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自己站台给你发钥匙,还以“交车亲友团”身份混进年轻车主的朋友圈。谁说领导人不能营销?当年猛龙过江自己绷着脸不露脸,现在反而个个都带墨镜出场,特立独行,把企业当综艺节目在搞。

车主也不是以前那群只盯马力数字的老爷们了。现在是“你能不能懂我的性格,我能不能和你共情”。其实这也不全赖比亚迪,是大家都活明白了。以前车企特别想跟用户划清界限,今天多半开始套近乎——你买辆车,我给你点赞转发朋友圈,没事还来个“铁杆饭圈交车party”。中国汽车工业破除“只会组装不懂文化”的魔咒,开始在外头也讲起人情世故,和用户干上了“相声”,一边卖车一边哄你开心。

玩着玩着,全球汽车市场主打的那点江湖地位被搅得乱七八糟。以东南亚为例,以前日系车那叫一个春风得意:稳准狠,谁买谁划算。结果中国车踩着新能源大船“漂洋过海”,东南亚的铃木、斯巴鲁开始关厂跑路。广东的比亚迪工厂一在泰国投产,日系车的铁皮在热带雨林里也发起抖了。日产在泰国已经准备关停一个厂,还要动员工人到另一家继续搬砖。感觉日本企业家每天快活得只剩下合影庆祝倒闭了。

中国车这出击,貌似低吟浅唱,实际上把日系品牌的自信砸了个跟头。毕竟丰田本田日产霸榜几十年,没想过有一天会被“中国制造”拎到门口抖抖尘土。你以为中国车只会在家门口混混日子?现在人家一个电池包带着工厂漂到你地头,还把“比亚迪出海”倒成了东南亚街头巷尾的小品。日产那边关厂只是前戏,铃木斯巴鲁甚至已经等不到高潮,直接“下线”。原本如鱼得水的日系企业,开始学会直面“来自东方的问候”,这是生存压力,更是心理落差。

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有驾

其实所有故事说到底不过是一个“起点刚好赶上世界转型的便车”。我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文不是爱说“时势造英雄”吗?中国车企就是这么个造出来的英雄,不奋斗不自信,不抓流量还真不行。说句扎心的,过去每次买车都有人嫌中国车“傻大粗”,性能“土”,逼格“掉渣”。今天呢?你说比亚迪装了吗?人家摊牌了就是:给你实惠,送你服务,顺带帮你找个圈子 哭一会儿都能变段子。至于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那只能说你的过去给了你偏见,现在市场用销量给你上一课。

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有驾

当然,我们都清楚,技术、商业世界不讲“童话故事”和励志剧本。中国车也不是踩了风火轮一蹴而就,背后没少摔跟头,靠扛着别人口水一路上来的。谁说比亚迪、吉利的成功没有“辛酸”味?同样的新能源,同样的插混,咱们的钱包实实在在掏出去了,人家才愿意在全球榜单凑热闹。比亚迪的增速没法掩饰:对不起别说飘了,其实就是凭命蹭热闹——技术是自己的,品牌开始有性格,更敢自黑,有事没事还顺手吐槽一下对手。说实话,要不是和本田日产比,咱都还以为自己还在学步。

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有驾
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有驾

而用户这头,早就熬成了“新消费主义患者”。看着天天更新的榜单,你会发现“用户自信”也在随销量一起飙升,从“只敢偷偷心动,不敢大声喝彩”,到今天买车得拍抖音晒米饭套餐。但凡提一句日系车,立马半个群都在谈“落后就要挨比亚迪的打”。市场残酷到什么地步?铃木斯巴鲁哪里还谈啥情怀,直接摆烂宣布无法承受中国制造的压力,工厂一关,工人即兴变身“再就业青年”。说不定过两年,泰国工厂的年夜饭都要变“饺子配腊肠”套餐。

比亚迪冲进全球前列,吉利紧跟其后,日系车东南亚遇挑战-有驾

一波把日系怼下榜的中国车,当然还有更长的路和更高的坎。谁都明白,技术自信还不代表全球定义归你说了算;今天能入榜明天就有可能被卷下台。可比起继续自怨自艾,咱先花钱爽一把,“用友谊的名义开着自己造的车撒点野”,回头再修轮胎也算一种人生体验。日系车商倒不至于破产,但日系迷妹的情怀一关厂,恐怕心情比吃了闷头粥还复杂。

我说这些,不是要写什么中国产业振兴剧本,谁还没摔过坑、掉过队、被人嘲笑过?今天比亚迪挣到了光,明天可能轮到谁家摔跟头。市场就这么现实,谁跑得快,谁能在全球用户面前跳个好吗舞,谁就是爷。可中国车企这一步步总算试水成河,从做代工、组装,到今天混进全球第一梯队,虽然还不能拍胸脯喊世界冠军梦,但好歹能拍着车标讲两句段子了。

你问我以后中国车能不能保持牛逼?我只能说,不保证保质期,但保准让一波人连夜改口号。等哪天特斯拉隔壁的停车场全变比亚迪,保不齐马斯克还能发条X号调侃“龙的传人今天拍了我一脚屁股”。到那天,不奢望什么民族情怀,反正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的小透明。偶尔能上个榜单、凑个热闹,已经不错了。剩下的,就让日系车主们在朋友圈里抱团取暖吧。谁让咱们这届比亚迪,连装都懒得装了呢?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