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发动机厂股权挂牌,河南市场销量低迷
8月那会儿,我在车友群里刷到一条消息,说是东风汽车集团要把自己手里的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50%股份挂出来卖。具体底价还没定,挂牌截止日卡在9月12号。群里有哥们开玩笑:“这厂子不是他们的骄傲吗?咋说卖就卖了?”我也愣了一下——毕竟这家发动机厂1998年就跟着本田一起合资搞起来的,广汽那边的雅阁、奥德赛、飞度啥的都用它家的心脏。
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写得挺明白,这事其实就是东风集团想轻装上阵,把燃油车领域资产盘一盘,好腾地方往新能源冲刺。本田中国内部的人说得更直接:国企资产嘛,一切按规矩来走流程,现在只认官方口径,不多聊后续。
翻了下数据,今年头半年这家发动机公司营收38亿出头,还算扭亏为盈净赚3.7亿。但2024全年之前其实是亏损2.28亿,总资产54个小目标,负债32.7亿左右——师傅聊天时顺嘴提过,这种60%多点的负债率,在传统制造业里不算太轻松。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南市场那块。今年1-6月,整个东风本田在河南才卖出去1万2千辆,比去年同期少了快一半(42%的降幅)。CR-V这种原来很能打的小型SUV,也掉了38%。思域跌得更狠,有人调侃“路上见不到新思域”,实际销量砍掉51%。我表弟去年刚换的新款思域,他爸还吐槽,“现在买二手都怕贬值。”而且2024全年看下来,本地总共也才3.8万辆,比上一年少了近三分之一。这两年连着下滑,经销商店面冷清不少。我去附近那个4S店修空调的时候,大厅坐满等保养的人,但销售区几乎没人搭理你,看着有点萧条。
广汽那边也是一样,今年前七个月广汽本田累计销量17万零680辆,同比跌近30%。整个中国市场,本田终端零售量今年头七个月是36万台左右,也是23%的降幅。销售老王喝茶时唠叨:“以前客户进门先问‘是不是地球梦引擎’,现在都是‘有没有混动’。”
行业圈子传言说广汽本田可能接手这个发动机厂,将来实现全产业链生产。但目前来看还是停留在坊间讨论阶段,没有正式文件落锤。本地经销商和技师们私下猜测,如果真让广汽接管,以后维修件供应和技术支持会不会变慢。不过听厂家话术,目前还只是预挂牌状态,不急不躁等消息吧。
关于技术配置,其实大家最关心还是那些经典动力系统,比如雅阁上的L15B系列涡轮增压机器。隔壁邻居老赵用飞度已经八年,他常念叨“这小车皮实省油,就是隔音差点意思”。但最近他也犹豫要不要换新能源,说“以后加油站都懒得进”。还有一个冷门配置插曲:CR-V早期部分版本配过电动尾门,但据群友反映故障率偏高,用久了马达容易卡死,要拆开润滑才好使。有次我帮朋友修尾门线束,被螺丝划破指头,还被维修师傅嘲笑“你小子就是爱折腾”。
实际上,不光是东风系转型压力大,全行业传统品牌都有类似动作。今年5月份,本田发布全球电动化战略调整,说纯电目标放缓,到2030年预计纯电车型占比没法达到原定30%,改主攻混合动力产品线。据圈内消息,从2027到2030计划推出13款新混动车型,希望能拉到220万辆销量。这事朋友圈里不少做售后的同行讨论,有人担心未来维修工艺复杂化,还有谁吐槽混动车保养贵,“一个逆变器顶仨离合器钱”。
财报方面,今年第一季度(2025财年)净利润只有96亿元人民币,同比腰斩了一半;销售额也是微降。关税、汇率波动这些外部因素让厂家不得不上调下一年度利润预期,但还是低于投资机构估算数值。“企业老板总盼着多赚点,可现实就这么拧巴。”这是某位做财务分析的小伙伴喝酒时发牢骚的话。
最后回到身边人的故事吧。我家楼下张叔一直信赖日系车,他买雅阁就是冲着耐用性和发动机技术。他最近感慨,“新能源铺天盖地,你说咱这些老用户还能不能享受以前那些省心?”李姐原打算入手CR-V换代版,她看优惠力度挺大,却又担忧售后服务缩水,以及将来的二手残值问题。在她看来,现在选燃油车像赌运气似的,有些纠结又无奈。我自己前阵子给飞度做保养时遇见个新司机问:“以后还能买得到正宗国产组装的吗?”
这些琐碎片段拼起来,就是当下面临转型的大环境。不论股权怎么流转、哪方接盘,对于普通消费者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家座驾是否依旧靠谱好修,将来路上还能不能看到熟悉车型。而至于这个工厂最终归属如何,就只能等时间慢慢揭晓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参考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本地经销商访谈及行业公开数据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