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全新GR Supra将于2027年推出?2028发布中置引擎跑车?是新MR2?

最近刷车圈新闻,一条消息让不少性能车迷坐不住了:根据日本《Best Car》杂志及多家外媒(如《MotorTrend》《Forbes》)从2024年底至2025年中的持续报道,丰田内部已经确认——全新一代GR Supra(第六代)不会按原计划2026年亮相,得挪到2027年;更让车迷兴奋的是,丰田还在秘密复活经典的MR2中置引擎跑车,预计同样在2026-2027年间发布!

评论区炸锅:"Supra不是刚换代没几年吗?咋又推迟了?"

"MR2要复活?这是要硬刚保时捷718?"

要知道,现款Supra(A90)2019年才发布,按丰田以往节奏,6-8年换代算正常,但这次拉长到8年,还要复活MR2这个传奇车型,背后肯定有故事。

丰田全新GR Supra将于2027年推出?2028发布中置引擎跑车?是新MR2?-有驾

全新Supra为啥推迟?

丰田卡在哪个环节了?

2025年5月,丰田北美产品规划与战略高级副总裁Cooper Ericksen在接受《MotorTrend》采访时透了个底:"下一代Supra会有,但具体时间和方式还待定。肯定会有一段空档期,问题是这个空档有多长。"这话听着挺谦虚,但背后藏着丰田的大算盘。

你看,现在的Supra本质上是"丰田标的宝马Z4"——B58直列六缸发动机、底盘平台、电子系统全是宝马的家底,连生产都在奥地利的麦格纳工厂。这"借壳上市"的做法虽然省钱省力,让Supra在2019年快速复活,但也让丰田憋着一口气:咱得拿出点真家伙事儿来。

根据日本《Best Car》在2024年12月的爆料,下一代Supra打算彻底"单飞"——动力系统要换成丰田自研的2.0升涡轮增压混动四缸,目标输出功率400马力。

你可能会说,六缸换成四缸,这不是降级吗?

别急,丰田的算盘精着呢。现在汽车行业对排放标准越卡越死,欧洲2025年的Euro 7排放、美国各州越来越严的碳排放规定,都逼着车企往小排量混动上走。丰田这套2.0T混动系统的热效率目标是45热效率,要知道现在市面上主流发动机也就40左右。高热效率意味着更少的油耗、更低的排放,还能保证性能不掉队。

但技术突破哪有那么容易?丰田在这套动力总成上已经磨了三年多。一位接近丰田工程团队的消息人士在2025年7月透露,最让工程师们头疼的是可靠性测试。混动系统比纯燃油复杂多了,电池包、电机、发动机之间的协调控制,高温、高负荷工况下的稳定性,这些都得反复验证。丰田最怕的就是重蹈某些竞品的覆辙——新车刚上市就召回,那可就砸招牌了。

轻量化是另一个大坎。丰田想在新Supra上大规模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制车身框架,目标是把整车重量控制在1300公斤以内,比现款轻100公斤左右。

听起来不多?

对于一台跑车来说,减重100公斤能让百公里加速快0.3-0.4秒,过弯极限提升一大截。但问题来了,成本。碳纤维的价格是钢材的十几倍,就算批量生产,成本也得翻好几番。现款Supra在美国的起售价大概58000美元,要是新车因为轻量化涨到65000-70000美元,消费者会买账吗?丰田现在就在找这个平衡点——既要高性能,又不能把价格推太高。

丰田全新GR Supra将于2027年推出?2028发布中置引擎跑车?是新MR2?-有驾

还有个隐藏的难题:供应链重组。之前跟宝马合作,零部件供应链都是现成的。现在要自己搞,从发动机、变速箱到悬架系统,丰田得重新建立供应商网络。2025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还没完全从疫情后遗症中恢复过来,芯片短缺、运输成本高企,这些都拖慢了新车开发进度。丰田不想赶进度结果搞砸了,所以宁可多等一年,也要把产品打磨到位。

说白了,丰田不是"怂了"推迟发布,而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他们要证明,不靠宝马,丰田也能造出世界级的后驱跑车。这次推迟,与其说是延期,不如说是蓄力。

MR2复活是啥来头?

丰田为啥玩这出?

如果说新Supra推迟还能理解,那MR2的复活就真的让人意外了。

这台1984年首次亮相、2007年停产的经典中置引擎跑车,怎么又要回来了?

2025年1月,丰田在东京改装车展上展示了一台名叫"GR Yaris M概念车"的怪兽。从外观看像是加宽加高的GR Yaris,但打开后盖一看,发动机被挪到了座椅后面——这就是标准的中置引擎布局。这台车搭载的是丰田正在开发的新型2.0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代号G20E,民用版预计输出395马力,赛车版能飙到600马力。丰田的赛车手Hiroaki Ishiura在现场接受采访时憋不住笑,说:"我觉得这会是台MR-什么的车。"话音刚落,台下就炸锅了。

丰田章男(现任董事长)更是火上浇油。

有记者问他这台概念车会不会量产,他回答:"这是我们的希望,大家现在可以尽情想象。"

这话说得多巧妙——既没承认,也没否认,但暗示意味十足。你想啊,丰田花大价钱做出一台中置引擎原型车,还拉出来让大家品头论足,要说只是玩玩,谁信呐?

市场需求是丰田敢复活MR2的底气。中置引擎跑车这个细分市场,过去十年确实在回温。保时捷718系列(Cayman和Boxster)2025年的全球销量预计超过2.5万台,虽然比不上911,但也是保时捷的重要利润来源。这类车的用户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保时捷2024年的用户调研,718买家的平均年龄比911买家年轻5岁,不少是30多岁的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这群人有钱、懂车、追求驾驶乐趣,正是丰田想抓住的目标用户。

丰田自己也有技术积累。别看丰田这些年主打混动、新能源,但高性能这块从没松懈过。GR Yaris和GR Corolla这两台"小钢炮"在全球赢得一片好评,证明了丰田Gazoo Racing部门的实力。特别是那台1.6升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在这么小的排量下榨出300马力,技术含量可不低。现在要搞的2.0升版本,排量大了、缸数多了,理论上潜力更大。而且丰田还在考虑给新MR2配四驱系统——对,你没听错,中置引擎四驱,这配置在民用车里可不常见。

定价策略也很讲究。根据日本《Best Car》的估算,新MR2的售价可能在1000-1100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50-55万。这个价格比保时捷718的入门版(75万起)低了一大截,瞄准"想买中置引擎跑车但又不想太肉疼"的消费者。要是丰田真能把价格控制在这个区间,还配上400马力、四驱系统、轻量化车身,那可真是性价比之王了。

当然,复活MR2也不是没风险。中置引擎跑车对底盘调校、重心分配的要求极高,稍有差池就容易失控。历史上MR2的第二代车型(SW20)就因为"甩尾特性"让不少新手车主吃过亏。这次丰田肯定得吸取教训,把电子稳定系统调得更智能、更安全。还有个问题是实用性——中置引擎意味着发动机占据了大量空间,储物空间会被严重压缩。不过话说回来,买这车的人本来就不指望拉货,图的就是那份驾驶纯粹感。

说到底,丰田复活MR2,是在赌年轻一代对"驾驶乐趣"的追求。在电动车越来越普及、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的今天,燃油跑车的生存空间确实在被挤压。但正因为稀缺,才更显珍贵。丰田这是想趁着燃油车还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给车迷们留下一台"最后的燃油中置猛兽"。

丰田全新GR Supra将于2027年推出?2028发布中置引擎跑车?是新MR2?-有驾

从"后驱小跑车"到"中置猛兽",丰田在赌什么?

看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丰田好好卖凯美瑞、汉兰达不香吗?

一年几百万台的销量,利润滚滚而来,折腾这些一年卖不了几千台的跑车图啥?

亏本赚吆喝?

这就得说说丰田的"技术反哺"战略了。表面上看,Supra、MR2这类跑车是小众产品,但它们其实是丰田的"技术试验田"。你想想,研发跑车需要攻克哪些难题?轻量化材料、高效率发动机、精密的底盘调校、极限工况下的热管理。这些技术一旦成熟,就能下放到家用车上。比如丰田在新Supra上要用的45热效率混动系统,测试成功后完全可以装到下一代凯美瑞、RAV4上,让家用车更省油。再比如轻量化技术,虽然碳纤维太贵用不了,但铝制车身框架、高强度钢材的应用经验,能让SUV车型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减重几十公斤,油耗、操控都能改善。

还有个更深层的考量:品牌调性。丰田在全球市场的形象一直是"可靠、省心、实用",但这三个词跟"激情、运动、性能"没啥关系。年轻消费者买车,除了看配置、价格,还看品牌够不够酷。你看保时捷,就算大多数人买的是Cayenne、Macan这SUV,但911、718这些跑车撑起了品牌的运动形象。消费者会觉得:"这是一家造跑车的公司,连SUV都应该很运动。"丰田也想要这光环效应。有了Supra、MR2这些高性能车型在前面撑门面,回头再卖家用车,消费者的认可度也会提升。

更现实的是,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中有点被动。纯电动领域,特斯拉、比亚迪跑得太快,丰田的bZ系列电动车反响平平。氢能源倒是投入不少,但基础设施跟不上,短期内很难普及。在这情况下,丰田需要用高性能燃油/混动车来守住自己的优势领域。你看,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虽然在提升,但燃油车还是占据大头。趁着这个窗口期,丰田用跑车来证明"燃油车还能这么玩",既满足了车迷需求,也给自己的电动化转型争取了时间。

利润角度也能说得通。高性能车的利润率远高于家用车。一台凯美瑞可能只赚几千块,但一台Supra能赚好几万。虽然销量不大,但架不住单车利润高。而且跑车还能带动周边产业——改装件、赛道日活动、车主俱乐部,这些都是额外的收入来源。丰田的Gazoo Racing部门这几年就在打造这生态圈,让高性能车不只是卖出去就完事,而是持续产生价值。

说白了,丰田不是"不务正业"去搞跑车,而是在用跑车当"技术护城河"和"品牌形象大使"。在汽车行业大变革的当下,谁能兼顾传统与创新,谁就能走得更远。丰田这两张牌——新Supra和MR2——就是为了证明:我们既能造出让全球最挑剔的车迷认可的跑车,也能把这些技术转化成千家万户买得起的好车。

网友吵翻了!

这俩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这两天车友群里的讨论热度快赶上新iPhone发布了。有人兴奋得恨不得现在就下订单,也有人冷静分析各种利弊,还有人干脆唱反调。总结下来,大家最关心的就这么几个问题。

先说最实际的:推迟到2027年,Supra还值得等吗?

支持派的理由很直接——既然要等,不如等个彻底的升级版。现款Supra虽然开起来不错,但总有"贴牌货"的感觉。宝马的发动机声浪是挺带劲,可总觉得少了点丰田自己的味道。新车要是真能用上自研混动系统,那才是"纯血"丰田跑车。而且2027年也就两年时间,对于一台想开十年的跑车来说,晚两年换来更好的产品,这买卖划算。

反对派也有道理:两年后市场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现在买现款Supra,优惠力度大,甚至还能淘到库存车,价格能便宜好几万。等到2027年新车上市,第一批肯定加价,真正能以合理价格买到可能得到2028年了。而且说实话,现款Supra的那台B58发动机真不差,382马力配个8AT,日常开、下赛道都够用。

丰田全新GR Supra将于2027年推出?2028发布中置引擎跑车?是新MR2?-有驾

何必非等那个还没影儿的混动系统?

万一新车翻车了呢?

价格问题更让人纠结。按照日本媒体的估算,新MR2的售价可能在50-55万人民币。听起来不便宜,但跟竞品一比就发现性价比了。保时捷718 Cayman的入门版在国内落地要75万起,顶配GTS 4.0奔着110万去。法拉利296 GTB就更离谱了,起步价245万,选配加一加轻松300万+。新MR2要是真能压在55万以内,还给你400马力、四驱系统、中置引擎布局,那确实能吸引一大批"豪华品牌入门版买不起、想体验中置引擎跑车"的消费者。

但也有人泼冷水:50多万在国内能买什么?保时捷Macan、宝马X3 M、奥迪RS Q3,这些性能SUV实用性可比两座跑车强太多了。就算非要买跑车,奥迪TT RS、宝马M2,这些也在差不多价位。

MR2虽然中置引擎听着酷,但日常使用会不会太不方便?

后备箱空间小、隔音差、底盘硬,这些都是传统跑车的通病。除非你真的是铁杆车迷,否则很容易买回去吃灰。

最有意思的争论是:丰田能把中置引擎做好吗?

乐观派拿出了证据——GR Yaris M概念车已经在日本Super Taikyu耐力赛跑了好几场,虽然是赛车版,但至少证明了技术路线是通的。丰田Gazoo Racing团队这几年积累的调校经验也不是盖的,GR Yaris在全球拿了多少奖项?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上也屡创佳绩。有这些底子在,调教一台民用中置引擎跑车应该不成问题。

悲观派则担心:中置引擎跑车对工程技术的要求可不是闹着玩的。历史上多少厂商在这个领域栽过跟头?就连保时捷、法拉利这老牌跑车制造商,也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把中置引擎车型做到炉火纯青。丰田上一次搞中置引擎跑车还是二十多年前的第三代MR2,那点儿经验早就过时了。现在的车速度更快、电子系统更复杂,操控稳定性、极限状态下的可预测性,这些都需要大量实车测试才能调好。

万一新MR2开起来"神经质",容易失控,那可就砸招牌了。

还有个更长远的问题:燃油跑车还能火多久?

2027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可能已经超过50,各国的排放只会越来越严。丰田这两款新跑车虽然有混动加持,但本质上还是以内燃机为主。再过五年,等到2030年代,说不定燃油跑车就真成了稀罕物。到那时候,这两台车是会成为"最后的经典"被珍藏,还是会沦为"过时技术"难以出手?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结语

从推迟Supra到复活MR2,丰田这步棋下得深远。表面上看是"慢半拍"——竞争对手早就布局电动跑车了,丰田还在磨混动燃油车。但细琢磨,这其实是传统车企应对行业巨变的聪明活法:用高性能车守住品牌灵魂,用新技术反哺主流车型,最后靠"燃油余韵+电动未来"双轨并行。

2027年的新Supra,2026-2027年的MR2,它们可能不会是颠覆行业的"者",但一定是丰田证明自己"既能守成、也能创新"的关键作品。

至于值不值得等?

反正车迷的耐心,向来和引擎转速一样,越磨越热乎。两年后见分晓,咱们到时候赛道上不见不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