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2025年的成都车展,注定要被记住。随着全新MG4正式上市,这款小车让“小钢炮”这个词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而对上汽集团而言,MG4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一场战略性突围:它象征着MG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重回主流的决心,也为整个上汽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MG4的意义,不只是填补细分市场空白,而是要在“年轻、风尚、智趣”的品牌基因中,重塑两厢纯电小车的新价值。它既是一台家用友好的代步工具,又带有“小钢炮”的精神内核,呼应了年轻人既要个性、又要实用的需求。成都车展的现场,MG4带着6.58万元起的价格,以“技术平权”理念击穿了细分市场的底线,成为展馆内最热的话题之一。

而我们,通过对MG品牌高层的专访,寻找到了关于这辆车、这个品牌的更多细节内容……

订单超预期:年轻人的选择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陈萃

回顾它的上市节奏,就能看到这款车背后的野心。8月5日预售当天,24小时就获得了1万张小订订单,最终小订总量达到4.5万张。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坦言,两个最高配版本订单占比超过一半,入门款仅有10%左右,这远超预期,也让上汽紧急调整生产结构,确保上市之后能第一时间交车。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俞经民

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甚至形容,MG品牌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品牌,所以年轻人对我们的要求就两个字——‘听劝’”。正因如此,原定9月5日的大定提前至成都车展,甚至推出“先行者计划”,500个优先提车名额瞬间抢空。这样的执行节奏,既展示了上汽在供应链和渠道上的体系力,也验证了这款车在市场上的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MG4的客户构成与十年前大不相同。过去两厢车更多是年轻男性的“玩具”,如今小订中女性用户占比接近六成。陈萃认为,这正说明了MG4的包容性:“为什么男性不能用化妆镜?为什么男性不值得配防晒玻璃?”从功能设计到品牌文化,MG4正在打破传统刻板印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座驾。

技术平权:从CTB到半固态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价格与配置的搭配,是MG4的杀手锏。7万元以内就能买到400公里续航,9万多能拿下530公里续航,再往上还有10万元以内的半固态电池版本。俞经民强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产线成熟的半固态电池装上全球车,12月就能交付。他说:“大家可能被我们7万内的400公里续航吸引了,被9万多的530公里续航吸引了,被10万内的半固态电池吸引了。但整个梯度会往上走,所以我们将成为7万到10万的王者。”

这种“技术平权”的底色,也被陈萃多次强调。他在群访中直言:“好的技术不一定是很贵,不需要客户付出很多溢价才能拿到。半固态电池最大的亮点是安全性,我希望用户永远不要感知到它的好处。因为安全是无价的,我们却要用平权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不仅是电池,MG4在硬件与智能层面同样体现了“把顶配拉低价”的策略。入门就配备高通8155芯片、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和一体式热管理系统,高配还提供OPPO智行手车互联、15.6英寸大屏、全系标配的安全配置。正如陈萃所说:“拿这些东西和竞品比,完全不在一个频道。”这让MG4在产品力上实现了跨级对标。

设计传承:跑车基因的小车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邵景峰

在外观上,全新MG4吸收了Cyberster的设计元素,从箭头尾灯到跑车式进气道,都传递出跑车的气质。上汽设计总师邵景峰直言:“既然要重回主流赛道,我们是进攻者,在造型语言上就不应该太过保守。”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这让MG4在家用小车的定位中,仍然保有一丝“小钢炮”的锋芒。它不是冷冰冰的代步工具,而是一台有态度的车。值得一提的是,MG4在车身比例、色彩选择等细节上也做了大量权衡。比如“东来紫”的推出,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成为海外市场的关注点。邵景峰提到:“色彩营销对设计师的压力很大,但好的故事能让颜色自己说话。”从细节可以看出,MG4的设计已经在对标全球舞台。

相比传统厂商强调“用户运营”,MG更强调“和用户玩在一起”。这并非一句口号,而是基因延续。MG一直拥有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车友俱乐部,而在今天,改装文化与社区运营的结合,让MG4自然成为年轻群体的玩乐符号。陈萃直言:“MG品牌的关键词是年轻、风尚和智趣,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车,而是和用户一起去玩。”

这也是MG4在传播上的独特优势。无论是女性用户的防晒玻璃,还是科技玩家的半固态电池,亦或是改装爱好者的个性化需求,这款车都留出了表达空间。MG正在用“多元化”重新定义两厢车,不再局限于某个固定群体。

全球化与未来布局

“听劝”的MG4:一场群访透露的品牌逻辑与愿景-有驾

从更长远的维度看,MG4只是第一步。未来三年,MG将推出13款新能源车型,从轿车、SUV到旅行车,全面覆盖不同细分市场。俞经民指出:“MG在上汽是妥妥的自主品牌,也是独一份的全球品牌。国内卖得好,全球一定卖得更好,这是坚定不移的判断。”

事实上,MG4已经在欧洲赢得口碑。上一代MG4长期霸占各国细分市场前三,连大众ID.3都被它压制。如今,随着半固态电池的推出,海外市场同样期待新车加快上市。陈萃坦言:“未来三年推出的13款新能源车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去年就已全部规划好,目前正在全速开发。”这意味着MG已经不只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有组织、有体系的长期攻势。

成都车展的发布会,更像是一场动员。上汽动用了500名志愿者,全国200家快闪店与400家经销商同步运作,几乎把集团在营销和渠道上的资源全数调动。经销商甚至感慨:“你们派来的人素养很高,执着程度以及与用户直接沟通的能力都很明显。”这种“大事件”式的打法,不仅让MG4声量冲顶,也展示了上汽在新能源转型阶段的执行力。

结语

全新MG4不是过去那辆执着于操控的小钢炮,但它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小钢炮”的精神。它证明了在新能源时代,两厢车依然可以有市场,只要产品够诚意,技术够领先,价格够精准。成都车展的这一天,不仅见证了一款新车的上市,更见证了MG品牌重新回到主流赛道的第一步。

对MG来说,MG4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