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

打开朋友圈,听见邻居老崔又在感慨:“我家帕萨特17年了,还真没啥大毛病。”其实,一汽-大众即将下线第3000万辆整车,不止是个“数字好看”的事,更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家庭彼此口口相传的共识——“开不坏的大众”,究竟靠的什么?说实话,我也经常犯嘀咕,路上一辆辆大众,为什么一直这么“皮实”?答案还得从无数用车人的实打实经历说起。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2023年冬天,东北下着鹅毛大雪,王师傅的高尔夫照样每天准点出门拉活。路面打滑、气温零下二十几度,他还是更信赖自家大众:“我一哥们同样的路,别的牌子车趴窝两次,我就一次没修过。”不仅是天气,各种路况他都踩过,甚至有一段去乡下省道石子满路,车轮溅起泥雪,大众依旧稳稳当当。说来也是巧,那天他还带着孙子,孩子一路上都安心睡着。看着这样的场景,能不佩服一句,车好,出门心里踏实。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开不坏”三个字,其实不是吹的。这背后,是一汽-大众把每一项制造细节都较真的结果。有回我参观工厂,生产线里金属块在冲压机下咚咚作响,每3.3秒诞生一个零件,车间师傅还和我咋呼:“别看速度快,模具精度能到头发丝几分之一。”临近下班,他还絮叨,“冲出来的零件要是有点毛刺,想混过去,没门。”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涂装工艺据说能保证12年都不锈穿,尤其有那种空腔灌蜡的细节,哪怕南方梅雨天,车身也不怕潮着锈穿。真不是简单刷两手油漆就完事。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检测和质保,听着挺枯燥,却决定着每辆车能不能“开不坏”。每台新车在下线前都要“淋雨”,而且是正常暴雨强度的45倍。这说起来像夸张,但现场那水花溅得我鞋都湿了。师傅给我看控制面板上的数据:“每个关键拧紧点都留有记录,万一客户出状况,15年都能追溯到底。”这种细,把“显微镜式管理”“工业CT检测”都用上了,零件里头有没看见的细小裂纹,电脑直接亮警告。平时大家车坏了才修,这厂家是“疑难杂症”提前根治,谁说不是为用户省大事?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耐久测试更“变态”。2022年初,一个小伙在新疆极寒里开新款捷达,天黑后温度直掉到零下三十,他下车拍视频时手都冻得打颤,回来直说:“座椅还热乎,导航没花屏。”而那台车前后路试硬是跑了45周8000公里,历经各路‘刁难’。还记得速腾发布前,官方宣传过“900万公里测试”,我最初还以为是营销噱头,结果看了数据才信服,这相当于绕地球四十多圈。说真的,要不是有这种底气,也没法让家里老人、孩子放心坐进车里。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其实,“开不坏”说到底,是因为一汽-大众把“安全”看得比天还重。23年夏天,深圳刚下完暴雨,表哥一家的探岳出门走高架,前方追尾,他虽然心里一紧,事后说感谢高强度钢把车厢撑得死死的。工厂师傅也讲过,A柱、B柱用的热成型钢能抗两头大象站上去,安全气囊、碰撞测试都是没得商量的硬指标。新能源车更不含糊,电池包上车要测436项极限,还要防起火,热失控10秒就能预警——实际比国家标准还高出一大截。这种事,咱用车人也许只关心能不能平安过日子,但有厂商“轴”到这份上,咱就能安稳多年。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如今,智能化、电动化的新趋势让人眼花缭乱,一汽-大众却始终守着一条最本分的路:让三千万家庭的选择不会失望。你想想,下次准备换车,能遇到一台像老崔说的“开不坏”,用再久也不担心给你添麻烦的车,不是省心多了?这就是“开不坏”背后的大实惠,也是品牌最硬核的底气。你身边有这样的用车故事吗?不妨分享出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众铁粉”!

3000万辆如何见证中国用户信赖?“开不坏”的大众,一汽-大众生产车间里的品质故事,45倍暴雨测试背后的守护-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