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浪潮的翻涌,像是早上下楼买豆浆,老板突然递上了一杯拿铁,多少让人有点儿不适应。曾经那些说“油车永远不可能被电车替代”的人,现在也琢磨着,要不要给家里地下车位装个充电桩。新款宝马iX3的亮相,这事你要说没点意思,那就是心里没琢磨透,毕竟曾经宝马代表的是“速度与激情”,如今却带着电池冲进了“科技与续航”的段子里。
这车的外观很显然是宝马琢磨了很久才敢端出来的。你看那双肾中网,以前是傲娇地立在前脸,现在收了收,变成了个多边形,像是在暗示自己变了,但骨子里还是那个宝马。环形灯带装饰,双箭头形状的日行灯,还有那犀利的大灯——不夸张地说,有点像是打游戏开了特效,全程高能,生怕没人注意它这是新款。其实我特别喜欢汽车圈的这种审美迭代,你每过几年就会发现老款车突然变土了,而新款车,哪怕设计再“反人类”,大家都会咬牙夸两句“够个性”。这到底是跟风,还是真喜欢?
更有意思的是,宝马这次跟燃油版说拜拜,Neue Klasse新平台,直接把自己从老旧平台里抽出来,算是给自己一个“再生”的机会。要说在汽车圈里,有勇气彻底甩掉燃油车基因,改头换面做电车的,真心不多。这里的看点就在于,宝马不再是小修小补了,而是上来就要颠覆现有的认知。你会发现,原来德国工艺也会折腾,也开始玩科技感、运动范儿、个性调料了。
车身线条和尺寸我就不细说了,毕竟你不可能因为这个尺寸就决定买不买它。但有个细节挺让我佩服,伸缩门把手、平滑腰线、隆起肩线,这些小改动,其实是给你暗示:未来的车不光得有电,还得有面子。你在出门的时候,用手指头一拨,门把手弹出来,有点哆啦A梦从口袋里掏出秘密武器的既视感,生活的小幸福就在于此。
灯带组合、后杠线条、冲击力的扰流风道,这都是给“运动感”加分的配置。现在的年轻人买车哪怕没钱,也要嘴上强调一句“运动风”,你让他们买个外观平平的车,接受不了。所以宝马就是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你要运动,它就给你运动,你要个性,它就给你个性。
内饰设计,又是另外一个卖点。带鱼屏悬浮式中控,我第一次见的时候,还真以为是两层屏。但其实,这种层叠错落的设计,是要你觉得“科技感拉满、未来感爆棚”。方向盘变成了两幅式,这玩意儿其实很反直觉,但如果再过两年,别家也都跟着学,那这变革就算成功了。空气出风口、拱桥式副中控、无线充电板,其实都是在用空间提醒你:现在买车是为“未来生活”服务,而不是单纯为堵车时有个座儿坐。
方便的空间布局,后排座椅折叠成了大平板,后备箱宽敞到能放下你的理想。但后尾箱取消了液压撑杆,有人问,这不影响体验吗?其实,我倒觉得,人是不是该有点勇气接受“合理的减法”?你面对四五十万一辆车,计较一根撑杆,反而显得自己不够“新世代”。
动力系统,这才是电车最关键的比拼。宝马上了个800伏高压平台,搞双电机全轮驱动。345千瓦的综合功率,等于你随便踩一下,推背感就来了。10分钟补能超400公里,CLTC续航能干到900公里,老实说,我见到这个续航数字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车能开到天涯海角,剩下的就是你想去哪。想当初,电动车续航还被人嘲讽是“城乡结合部专属玩具”,如今,电动车敢拍胸脯说“跑长途也不带怕”,这变革的速度,真不是盖的。
这里我就要问一句了,电动车的未来,真的只是续航和充电速度吗?跑得远,不等于真实体验就好。你仔细看看全新宝马iX3,它其实讲的不只是动力和续航,而是在告诉你:汽车是一个交互的空间,是你展示生活态度、享受科技红利的地方。当宝马下定决心去打造更好的电车,不只是在乎你开出去能有多远,还希望“你在车里能有多爽”。
我们总爱纠结,“燃油车和电动车哪个好”这个话题。但现在不是非黑即白。宝马开始跟燃油版各做各的,用全新平台、全新设计、全新动力去开辟自己的道路,说明了一个道理:市场不再等于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才决定市场。如果你喜欢油味的咆哮,油车依旧有空间;但如果你喜欢电车的静谧和科技,宝马的电车也能给到你选择。很多人会问,宝马是不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其实,这不就是企业的自我进化吗?
我们还得关心一个问题:价格和体验的匹配度。你花五十万买个高续航电车,到底是图什么?图个不用排队加油?图个科技感?还是图个“我比别人更懂新能源”?你真的懂了吗?其实买宝马的人未必都懂车,但他们懂消费升级。你要是把自己挂在电池技术、平台创新上,未免就太当回事了。多数人买车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对比那几款车哪个更“值”,谁更“有范儿”。宝马这次新车,除了在参数上吊打不少同行之外,其实更用心的是“潮流引领者”的姿态。你开着这车进城,哪怕车上贴着“试驾体验”,都能博得路人的多看两眼。
所以啊,新款宝马iX3的出现,其实就是一个赛道升级的典范。它不是一次普通的新车发布,而是品牌迈向新能源时代的自我宣誓。你要是还在犹豫“燃油车or电动车”,那比犹豫“喝豆浆or拿铁”还没意义。大势所趋,电车就像是汽车的下一代手机,谁早升级,谁就多赚几年“红利”。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高续航到底是不是刚需?城市通勤,六七百公里续航就够用;长途出行,900公里听着吓人,真跑起来其实一年能碰两回?你是图心理安慰,还是被厂商营销拿捏了?电车现在拼续航,过几年就是拼智能化,拼自动驾驶,拼娱乐体验。到时候,这些今天被吹上天的数据,恐怕又成了“只是参数而已”。你会发现,汽车终究只是个工具,“工具化的情感价值”和“理性的参数比较”之间,老百姓其实更在乎后者,但企业会不停制造前者。
这车的发布,问的是你对未来有没有一点点期待和想象力。敢不敢跟自己说一句,“我准备好和老式汽车告别了”?你挑选宝马iX3,起码不用每天担心加油站涨价,不用忧心苦算“百公里油耗”。早上出门,心里想的是,今天哪个城市堵得厉害,晚上回家想着,还剩多少电,可以去趟远点的商场。生活变了,买车的逻辑也得跟着变。
再过五年,我们会不会觉得现在看重续航、搞个性外观、比拼科技感这些都是“小儿科”?会不会数据再升级,车企又端出一套“新玩法”?所以你今天买的每一辆车,很可能,都是自己心态的一次升级。你不是花钱买了个移动工具,而是花钱买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最后我想再多问一句——你觉得宝马iX3是汽车进化史的新起点,还是车圈“概念炒作”的一次标杆?你真能分清吗?你要是纠结技术,那就慢慢等下一个技术奇点;你要是纠结体验,那就尽情享受它带来的个性和便利。宝马的进化,是选择题也是填空题,留给你填的是自己的生活选择。
所以说,宝马iX3新车亮相,不只是发布了一辆新车,更像是丢出一道关于未来和科技的命题卷。你到底要怎么答,早晚都得靠自己。市场变了,选择变了,生活也跟着变了。宝马变了,你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