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

这几年纯电市场变得越来越热闹了,特别是对于家庭用户,价格和续航成了选车的关键点。去年我还在客户家听他们聊,那个阿姨说:你看我邻居买了辆特斯拉,续航4百多,还得时刻关注充电桩,真是折磨。这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开始关注国产电动车的真实表现。

比亚迪元PLUS这个升级,真是幅度大得让我有些惊讶。75度大电池,居然让续航涨到650公里?我特意翻了下相关资料:去年销量较好的版本,续航大多在430到510公里之间,这次直接飙到650公里,说实话,诚然是闷声干大事。特别是再结合在售智驾版11.58万起的价格,很多网友开始猜,价格不涨,续航还加量,可能这个版本会落在12万左右。

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有驾

我也在想,如果真到这个价位能买到650公里的版本,10-15万档的纯电SUV市场,会不会就要掀起一场血拼?这几年,国产车一直在靠价格和续航硬刚海外品牌,比如吉利、哪吒甚至应适的极狐,大家竞相抢份额。

元PLUS本次升级,不只是续航猛提升,驾驶体验也有所改善。电机功率明显提升,家庭用的话,别看它是家用车,动力其实不输给一些纯性能派的车型。内饰方面,我反复看了几遍,好像是沿用过去的硬塑料+奇怪的配色,说实话,设计还是能丢人的,要不就是那种做工还行,但你感觉不值得用那么多资源去改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之前提到的内饰其实是宋和元UP的设计,我觉得比亚迪还是可以换个调调,至少别再用那个看着像便宜货的内饰了,估计还没到国内消费者买单这个点吧。

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有驾

至于车身尺寸,是我一直觉得的问题。比亚迪的车都偏小巧,这让很多家庭觉得不够用。特别是多孩子家庭,看那些后排空间和行李厢容积,实在喊还行吧,但真是嫌麻烦。

对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国产纯电专场里,价格都很亲民,续航又能看得见的提升。比如极狐阿尔法T5,700公里续航,充电快得飞起。高配用的是800V平台,极速充满,基本几分钟又走一阵。智能驾驶也是亮点,高配有北汽的元境NOA,城区高速都能有不错的辅助。

我一直觉得,电动车的安全和电池寿命才是真心油水。那次修理工跟我说:你看看这些国产车,电池用得挺好,质量能保证,很多都是终身质保。我还记得之前有朋友买了辆吉利,质保五年十万公里,后来几年用下来,电池依然表现不错,几乎没有衰减。而且,刀片电池的成本控制真厉害,按比亚迪的说法,每度电成本能控制在200元以内。

回头说说价格战,估算一下,一台元PLUS650公里版,保守估计成本也不会超过10万,市场定价再松一点,直接12万搞定。这样一来,真是在10-15万区间,找不到更合适的全能家庭战士。

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有驾

话说回来,一个细节让我琢磨:未来几年,比亚迪每辆电车还会往增加电池容量上做文章,20度一辆,没加价还降价两万。你说,这样的闷声干大事,是不是背后有在静悄悄布局的大手笔?

也有人让我觉得太小了,家庭用车,空间不够大,长途载人还得考虑车内舒适。车身尺寸和内饰布局,当然还可以优化,尤其想像元UP或者宋的内饰换上去,简洁又漂亮。

这事儿让我思考:国产电动车的性价比突破到了何种地步?下一步,是后续在智能化和安全性上拼得更厉害,还是在外观尺寸上做文章?其实我一直觉得,很多家庭选择车,考虑的不只是价格和续航——更多时候,是用着舒服、能带多大人多东西。

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有驾

你认为,未来还会出现那些生活中其实的小细节,成为消费者的新焦点?比如车内空间的实用布局,或者车门的做工质量?这玩意儿,才最贴近大家的生活。

这段时间,市场上各种新品蜂拥而至,我还在琢磨:国产品牌能不能在保证续航和价格优势的优化一下车内体验?比亚迪这次的闷声干大事,让人期待下一步的动作。

(这段先按下不表)……那么你们,看到这个趋势,是不是也想体验一下续航650公里的家庭车了?还能不能找到一个既实惠又耐用的全能角色?

续航650公里仅售12万,比亚迪元PLUS新款引领国产电动车“血拼时代”家庭用户再无里程焦虑-有驾

这问题,真让我犹豫不决。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