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位车友比较细致,但细致之余还是略有不足,因为就现有车型的表现来看,并不只是本田的踏板车才会选择前轮大后轮小的组合,很多品牌的车型都是这种布局。
当然这里的“前大后小”更多是轮毂直径,而不是轮胎的粗细程度或者扁平比之类的参数。如本田PCX160所采用的是前14后13寸的配比、合资车型NWG/T以及NS150GX/XC也是这种组合。
再比如本田ADV350和NSS350则采用的是前15后14寸,而其他品牌的踏板车基本上也都是这种“前大后小”设计(一些复古类除外)。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结构特性和实际表现来看,踏板摩托车前轮大后轮小的设计,会有诸多优点,具体表现如下:
1.操控更优
前大后小的布局,会让踏板摩托车的转向精度和路感更清晰,换言之就是操控会更优秀。这主要是因为当遇到障碍物时大车轮会让方向轴的冲击力更小,同时倾角变化对于行近距离的影响也会更小,进而就会让车辆更加稳定,再加之前轮胎偏细的特性,就能带来更灵活的指向性。
2.通过性好
除踏板车以外,硬核ADV更喜欢前大后小的轮毂配比,这主要是这种布局会带来更为优秀的通过能力,并能让骑行坐姿更加直立。而踏板车前大后小的布局其实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并能有效扩充两轮轴距让乘坐空间更加充裕。
3.阻力更小
前两项基本是共识。但除此以外,踏板车采用前大后小的车轮还会有减少行驶阻力的优点,当然它肯定和轮胎的粗细也有关系,但同等接触面积下大车轮会有更小的冲击变量和更为平缓的滚动幅度,进而就能降低行驶阻力。
4.更加美观
众所周知,踏板摩托的车头普遍偏大,在这种造型影响下,如果前车轮偏小就会影响整车观感,反之会让其更加霸气,这种观感优势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都能360度有效展现。
5.座桶更大
偏小的后轮也不是一无是处,它配上宽幅轮胎除了增加抓地力和支撑性还能让车辆更为稳定,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后轮尺寸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踏板摩托车的座桶空间。
由此可见,踏板车“前大后小”的车轮设计还是蛮有意思的,它不仅提升了车辆观感优化了操控加强了通过性能,还会让行驶阻力更小座桶空间更大,据说这种布局对于前轮刹车性能也是一种提升。那么你知道踏板摩托车最大的前轮尺寸是多少吗?欢迎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