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超20万却销量惨淡,8月仅卖266台,X7遇冷真相就这2点

最近朋友圈里有个话题让我挺感慨的:同样是宝马的旗舰SUV,为什么X5L月销还能稳坐豪华C级SUV头把交椅,而它的“大哥”X7却在8月份全国只卖了266台?你没看错,266台,这个数字放在百万级豪华SUV市场,几乎可以算得上“冷清”了。要知道,它的老对手奔驰GLS,虽然价格贵了十多万,但销量却是它的数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消费者不识货?还是宝马X7真的出了什么大问题?

我特意去翻了数据,也实地走访了几家4S店,甚至跟几位潜在车主聊了聊,发现X7卖不动,还真不是偶然。虽然它现在终端优惠高达20多万,入门版80大几万就能提车,性价比看似爆棚,但现实却狠狠打了“性价比”一记耳光——在百万级豪华车市场,光靠降价,根本救不了命

降价超20万却销量惨淡,8月仅卖266台,X7遇冷真相就这2点-有驾

先说说最直观的——外观设计。这一代X7和新款7系共用设计语言,环形光耀格栅+分体式大灯,乍一看挺有未来感,但问题是,它不够“霸气”了。你想想,买X7的人图什么?不就是图个排面、图个气场吗?过去那代X7,双肾格栅大气磅礴,线条硬朗,开出去谁不知道这是台“老板座驾”?可现在呢?分体灯设计让前脸显得有些“碎”,格栅虽然大,但缺少了那种沉稳的厚重感。一位原本打算订车的客户跟我说:“我开X5都觉得够用了,X7要是看起来还没X5气派,那我干嘛不直接买X5?”这话扎心,但很真实。在百万级市场,外观就是身份的象征,设计一旦脱离了用户的心理预期,再多的降价也换不来认同感

再来看内饰和配置,这才是更让人“无语”的地方。这一代X7,减配的痕迹太明显了。拿入门的40i领先型来说,360全景影像和空气悬架是标配,听起来不错,但全速自适应巡航、L2级辅助驾驶、并线辅助这些在同级竞品上几乎是“标配”的功能,它居然要选装!你买一台百万级SUV,还得为这些基础驾驶辅助掏钱,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更离谱的是座椅材质。40i领先型用的是合成皮仿皮座椅,跟X5一个水平。可问题是,X5卖50多万,X7可是奔着百万去的!你让一个花80多万提车的客户,坐进车里摸到的是一张“假皮”,心理落差得多大?我试驾时特意问了销售:“这车内饰和X5看着真挺像,客户不觉得掉价吗?”销售苦笑:“他们也说,X7要是内饰再豪华点,哪怕贵几万,也愿意买。”你看,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你得让他们觉得“值”

降价超20万却销量惨淡,8月仅卖266台,X7遇冷真相就这2点-有驾

再对比下它的老对手——奔驰GLS。虽然GLS因为消费税,450动感型落地接近100万,贵了20万左右,但你看看它的配置:标配L2级驾驶辅助、真皮座椅、后排娱乐系统、更高级的氛围灯和音响系统。更重要的是,GLS的外观设计依然保持了传统旗舰SUV的庄重与气派,方正的车头、垂直的格栅,开出去就是“大佬范儿”。你说,同样是花钱,你是愿意买一台“看起来像放大版X5”的X7,还是一台从里到外都透着“尊贵感”的GLS?

还有雷克萨斯LX,虽然它走的是另一种风格——硬派豪华,但它的客户群体非常明确:追求可靠性和独特性的买家。LX的内饰用料扎实,全系标配空气悬架和四驱系统,而且品牌调性独特,不随波逐流。相比之下,X7现在反而显得“不上不下”:想走科技路线,但设计争议大;想打性价比,又因为减配让人质疑诚意。

再聊聊驾驶感受。X7的底盘调校其实挺有功底的,空气悬架对大颠簸的过滤很到位,开起来稳重不飘。但问题在于,它失去了宝马过去那种“运动旗舰”的味道。以前的X6、X5,哪怕是SUV,也能给你一种“能开”的感觉。可现在的X7,一体屏、电子拨杆、合成皮座椅……这些设计在7系上或许能接受,但在一台SUV上,尤其是旗舰SUV上,总让人觉得少了点“灵魂”。有位老宝马粉丝跟我说:“以前看到鸡腿挡把,我就知道这是台能开的宝马,现在这拨杆,冷冰冰的,一点激情都没有。”这话让我印象深刻。

降价超20万却销量惨淡,8月仅卖266台,X7遇冷真相就这2点-有驾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大降价也救不了X7? 我觉得核心就两点:一是设计脱离了用户对“旗舰”的期待,不够霸气;二是减配严重,尤其是材质和辅助驾驶的缺失,让它的豪华感大打折扣。消费者买百万级SUV,买的不只是车,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情感满足。你降价20万,省下的可能是成本,但流失的,是用户对品牌价值的信任。

降价超20万却销量惨淡,8月仅卖266台,X7遇冷真相就这2点-有驾

最后我想问一句:如果有一天,宝马把X7的设计改回上一代的经典风格,同时把该给的配置都补齐,哪怕贵个10万,你愿意为这样的X7买单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