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买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把目光投向那些看起来更高级、坐起来更舒服的“豪华车”。
不管是传统的老牌子,还是咱们国家自己新出的高端品牌,市场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车型琳琅满目,都说自己是豪华的代表。
但是,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豪华?
是那个闪闪发亮的品牌标志,是车里那块比平板电脑还大的屏幕,还是那些摸起来软乎乎的真皮座椅?
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但它们更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不那么起眼,但却能实实在在反映出一辆车“里子”到底硬不硬的地方,那就是车身外壳用的材料。
通过这个细节,我们或许能看出一台所谓的豪华车,是诚意满满,还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省了成本。
这就像我们装修房子,墙面刷得再漂亮,瓷砖贴得再好看,如果里面的水管电线用的都是次品,那这个家的品质肯定要打个折扣。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它外表的车漆底下,那些覆盖件,比如发动机盖、车门、翼子板等等,用的是普通钢板还是更高级的铝合金,差别可就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键就在于“重量”和“成本”这两个词。
铝合金这种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轻,同时强度也很不错。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车身轻一点,好处是全方位的。
首先,车子开起来会更灵活,加速更快,刹车距离也更短,操控性会得到提升。
其次,对于燃油车来说,车轻了更省油;对于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电动车来说,减重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因为车身每轻一点,就意味着续航里程能多跑一点,能有效缓解大家的“里程焦虑”。
既然铝合金这么好,为什么不是所有车都用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贵。
它的材料成本大概是普通高强度钢板的三倍左右。
所以,一家车企愿不愿意在车身覆盖件上大面积使用成本高昂的铝合金,在很大程度上就能体现出他们对于“豪华”的理解和投入。
这就像一道考验诚意的附加题,有的品牌会认真作答,有的则可能会选择跳过。
咱们不妨就以这个标准为尺子,去实际市场上的一些热门车型中量一量,看看谁是真材实料,谁又只是做了表面文章。
说到豪华车的标杆,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奔驰S级。
作为传统豪华阵营的旗舰产品,它一直被视为行业的风向标。
在一场车展上,我们仔细观察了一辆奔驰S450L展车,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又令人信服。
从车头最显眼的发动机盖,到车身两侧的四个车门,再到前后轮上方的翼子板,最后到车尾的后备厢盖,只要是手能触摸到的外部覆盖件,经过检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铝合金材质。
这种“全副武装”的做法,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奔驰看来,豪华不仅仅是看得见的奢华,更是在工程和材料上不计成本的投入。
它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作为标杆的底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物,让我们知道顶级的豪华车在用料上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了标杆,我们再来看一些其他的车型,对比就显得格外有意思了。
比如同样来自德国豪华品牌的奥迪,有一款奥迪A5 Sportback,它的外形设计非常漂亮,轿跑的姿态也很优雅,价格也不便宜。
按理说,这样的车型应该也会在轻量化上下功夫。
但实际情况却有些出人意料。
经过现场勘查,这辆车的车身外部覆盖件,大部分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冲压钢板,只有后尾厢盖为了造型或者信号接收等功能性考虑,使用了塑料材质。
这就让人产生疑问了,作为一个以科技感著称的品牌,并且其顶级车型A8也曾以全铝车身技术引领潮流,为什么在A5这样的主力车型上,用料却显得如此“传统”或者说“节省”呢?
这或许就是不同品牌在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位上的不同取舍吧。
看完了传统豪华品牌,我们再把目光转向咱们中国自己的高端品牌,看看这些“后浪”们的表现如何。
这几年,国产车冲击高端的势头非常猛,涌现出了一批价格不菲、定位豪华的新车型。
它们在用料上是否能匹配得上自己的身价呢?
我们先来看一款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豪华MPV,岚图梦想家。
经过现场的探查,它的前发动机盖是铝合金的,这一点值得肯定,因为发动机盖是面积较大的一块覆盖件,使用铝材能有效降低车头重量。
但是,除了前机盖之外,包括四个车门、前后翼子板以及后尾门在内的其他大部分车身覆盖件,使用的都还是冲压钢板。
对于一款主打豪华舒适的MPV来说,这样的用料组合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务实和平衡的选择,但与奔驰S级那样的顶级标准相比,显然还有一定的差距。
接下来我们看看更高端的车型。
比如由华为与车企深度合作推出的享界S9,这款车定位为豪华旗舰轿车。
它的用料就显得非常有诚意了。
它的前机盖、四个车门以及后尾门,都采用了铝合金材质,只有前后翼子板是钢板。
这样的用料水平,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一些传统豪华品牌的同级车型,能看出它在努力用实打实的成本投入来支撑自己高端的定位。
再比如蔚来ES8,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代表之一,它在用料上同样没有含糊。
它的前机盖、前翼子板以及四个车门,都是铝合金材质。
车身后部的翼子板是钢板,而后尾门则和前面提到的几款车一样,是工程塑料。
这种前铝后钢的布局,在保证了车头轻量化和碰撞安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成本和结构强度,是一种比较成熟和主流的设计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主打硬派越野的高端车型,比如东风的猛士和比亚迪的仰望U8。
猛士M817的前机盖和四个车门是铝合金,其他部分是钢板,在保证越野所需强度的基础上,也做了一定的减重优化。
而售价达到百万级别的仰望U8,它的前机盖、前翼子板和四个车门也都是铝合金材质,用料非常扎实,符合它的身价。
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尾门也是塑料材质。
这说明,在现代汽车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钢和铝的二选一,而是会根据不同部位的功能需求,比如是否需要集成天线、是否需要复杂的造型等,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这本身也是技术进步的一种体现。
通过这么一圈看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趋势。
用不用铝合金,用多少铝合金,正在成为衡量一辆车,尤其是一辆豪华车“诚意”的重要标准。
奔驰S级用近乎全铝的车身覆盖件,捍卫了自己作为传统标杆的尊严。
而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那些新晋的高端品牌,像享界、蔚来、仰望等,则毫不吝啬地在车身材料上下本钱,它们似乎在用这种最直接、最“硬核”的方式,向市场和消费者证明:我们不仅有智能化的科技和贴心的服务,在最基础的造车工艺和材料上,我们同样是认真的,我们配得上“豪华”这两个字。
所以,以后我们再去看车、选车的时候,除了关注那些看得见的配置,不妨也多留心一下这些“看不见”的细节。
有时候,轻轻敲一敲车身,听听声音的不同,或者找找相关的资料,就能了解到更多关于这辆车的故事。
毕竟,真正的豪华,应该是由内而外,表里如一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