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东南亚市场份额飙升,日系车跌破七成,自主品牌全球出口创新高

中国汽车“横扫”东南亚!日系车75%霸权崩塌,全球市场换天了

开场

如果说东南亚的街头曾是日系车的盛大party,那么今天中国车来了,不仅抢了酒,连舞池都给搬走了。以前丰田、本田、日产三大天王横扫市场,买车仿佛是买安心——只要省油耐用,别的都不重要。但现在你再问谁是王,估计不少人会说:比亚迪、吉利、MG,啊,还有那个长城,反正都像牛市里的小羊,咩咩咩叫得欢。不信就看看这场百年汽车产业的大戏,日系车的安全区彻底失守,中国自主品牌从跟跑到领跑,打得全球市场没脾气。到底怎么做到的?别着急,我慢慢吹,也慢慢拆。

一、国内市场:日系车十年失守,“王冠”变稻草

想当年,日系车才是“家用神话”。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谁家要是买了一辆,左邻右舍都不敢在群里发红包,怕显得俗气。2013年的数据,日系三驾马车在中国市场三百万辆,份额20%,自信得像谁出门都带鼓风机,专吹自己。那时的中国自主品牌还在苦吃白菜、10万以下的小市场里“认罚”,新能源车更是像熊猫,见一辆得发朋友圈。

中国车东南亚市场份额飙升,日系车跌破七成,自主品牌全球出口创新高-有驾

十年后,风水彻底轮流转。2024年上半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只剩下14.5%份额,缩水的速度堪比减肥热潮。而中国自主品牌?直接蹿到52.8%,占半壁江山,比亚迪半年卖出去120万,比丰田、本田一块儿都多,成为中国销量一哥,气得丰田领导晚上不敢多吃泡面。日产销量暴跌21%,本田下滑18%,卡罗拉都快改名叫“拖拉机”了。比亚迪秦PLUS、元PLUS等现在常年霸榜,像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谁都能蹭一蹭。

说到新能源,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销量305万,自主品牌独占85%,而日系品牌腿都跑断了还不到20万,只剩6.5%。本来还想靠混动挽尊,结果被比亚迪DM-i用两根竹签挑下了锅,纯电领域更是永远在“快来了”的路上。

懒得看表格?给你一句话总结:中国自主品牌,暴打日系;日系品牌:“都赖美元和新能源。”

二、东南亚市场:日系后花园沦陷,中国车三年翻四倍

别以为中国汽车只会在自家门口“扫地”,东南亚同样是他们的游乐场。曾几何时,东南亚市场就是日系车的后花园,丰田、本田、三菱份额75%,印尼街头85%日系,泰国80%。当地人信奉“买车买日系,像买米要带虫眼”,别人车库里放日系,看见本地车就像看见老鼠,恨不得举牌叫警察。

但今年,你再看看泰国街头。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在东南亚销量飙到28.6万,同比暴涨89%,份额从2020年的3.2%狂奔至12.8%,三年翻了4倍。泰国最能说明问题:2018年中国品牌不到2%,今年上半年9.5%,而日系份额80%掉到71%。日系车的花园,现在比亚迪在种瓜,MG在撒盐,长城在挖土。

此处应有一个仪式感,给你上个场面——比亚迪泰国工厂投产仪式,年产能15万。一年卖出去1.8万辆元PLUS,比日产Leaf和丰田bZ4X加一块还多。MG ZS在印尼月销5000辆,把本田HR-V打下神坛,长城更是直接建研发中心,三年内搞10%市场份额,看架势是要请东南亚人民喝早茶。

日系车呢?只能靠老本,不敢涨价又涨不了配置,日元还在跌,市场激情就像2022年厦门的冬天,彻底冷了。

三、技术逆袭:从“模仿者”到“领跑者”,中国汽车的自我修养

说到技术,人家日系车倒是一直自信——“我们发动机堆材料,你们堆塑料。”但新能源时代来了,堆材料的不再占上风,中国汽车直接靠技术逆袭。谁还记得比亚迪DM-i超级混动?亏电油耗3.8L/100km,比本田i-MMD还低15%,这油耗都快比炒菜放的油还少了。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续航1000公里,比松下多200公里,有的车主一天都开不完。

智能化更是杀招,日系车连CarPlay都没全民普及,中国品牌直接搞鸿蒙座舱,小鹏XNGP能无图城市领航。问界语音交互响应0.8秒,同级别日系还在磨磨唧唧搞“请说下一步”,智能化差距跟东北冬天和海南夏天一样明显。

中国车东南亚市场份额飙升,日系车跌破七成,自主品牌全球出口创新高-有驾

传统发动机也超车了,吉利蓝鲸热效率44%,丰田41%,人家日系还在研究“优化气门”,中国品牌已经研究“怎么跟ChatGPT对话”。就这技术升级,中国汽车从“山寨能手”到“领跑者”,可谓转变比翻书还快。

四、性价比杀招:“便宜大碗”,日系车成本优势归零

当年你还在为“10万元买到什么车”纠结,今天中国品牌告诉你:同样价钱,买中国车配齐两套餐具,买日系车还得自己炒菜。泰国丰田卡罗拉起售价12万,上汽名爵MG5只要8万,还带10.25英寸中控屏+360全景影像。日系车要加装这些,价钱上天,配置还和铁皮一样瘦。

中国品牌性价比高,不是偷工减料,是因为产业链太牛了。动力电池成本比日本低20%-30%,零部件本地化率高达95%,研发成本砍掉40%。比亚迪的e平台,能全家共享零部件,长城柠檬平台搞规模效应,技术共享像家族企业分钱,不红脸。

中国车东南亚市场份额飙升,日系车跌破七成,自主品牌全球出口创新高-有驾

反观日系车?日元贬值、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嗷嗷叫,东南亚市场被迫涨价5%-10%。芯片短缺停产不断,本地零部件率只有60%,供应链韧性堪比微风中的风筝,一阵不对就飞走。

五、全球格局改写:中国成最大汽车出口国,“团宠”模式惊呆全世界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02万辆,全球第一。2024年上半年出口214万,新能源车独占鳌头,欧洲、东南亚、中东都成了中国车的“社交舞台”。日本在家里绣花,只能靠遥远的回忆安慰自己曾经的辉煌。

中国车东南亚市场份额飙升,日系车跌破七成,自主品牌全球出口创新高-有驾

更刺激的是,中国汽车玩的是“集体出海”、“全产业链输出”,不仅整车出口,零部件、技术、检测都有了国际版。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建厂,华为智能驾驶方案出口海外,中汽中心在东南亚开检测站,服务全链条一条龙,日系车的出口策略像是木工师傅用小锯条,干不过一体化流水线。

消费者是最大赢家。三年下来,新能源车价格下降40%,高配降到10万元,日系也被逼着加码电动化——丰田要推十款电动车,本田求合作,最后连宁德时代都一起玩了。一切发展,都是中国品牌“倒逼”的结果。

大家记得东南亚街头那一股比亚迪元PLUS的风,欧洲高速上的MG4 EV也越来越多。谁说中国品牌只能做“老二”?百年汽车史正在被重新书写——日系车“不可战胜”的神话坍塌,只要抓住产业变革,以技术和产业链为武器,逆袭不是梦,甚至可以实现“地球村领跑”。

结尾

当然,这场由中国汽车引发的全球变革,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如果你觉得日系车还会东山再起,建议先买一辆比亚迪练练“东山爬坡”。世界那么大,不如多开中国车去看看。至于日系车怎么看?也许他们现在和我一样,只能看着热闹,喝着闷酒,安慰自己:“还好,至少还能修自行车。”

毕竟,在这个“谁技术谁是爹”的时代,不怕笑话,只怕落伍。万一哪天日系车决定卷土重来,别忘了备点零食和瓜子,坐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后备箱里,看全球市场换天。买好门票,比亚迪和吉利可能还送你车载冰箱,毕竟,笑到最后的才是中国制造和黑色幽默的双料赢家。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