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的夜晚总是有种莫名的紧张。
三盏路灯下,三辆车停得一字排开,车标各异,却都印着东风的LOGO。
一个年轻男人背着包走过,他的手机屏幕亮起,上面跳出一条消息:“东风自主,命悬一线。”这话听起来像悬疑片里的预告词,实际上只是今年东风集团内部流传的段子。
如果我是当事人,面对这样的大局,真的会睡得着吗?
就好像你家里突然多了三个表兄弟,吃饭的时候都抢着夹菜,但谁都没吃饱,各自盘子里还剩点菜叶——东风奕派、东风风神、东风纳米,三个品牌调口已整合,却依然各过各的。
说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实际上更像“三个小学生凑一桌作业”,谁也不服谁,答案永远对不上。
所有的“增长”,都靠新车型硬撑着,爆款车型始终缺席,像是在等那个传说中的救世主。
专业视角剖析下这场游戏规则,事情其实不复杂。
东风集团过去自认为“多生孩子好打架”,品牌越多未来越安全。
可惜理想的世界里,每个品牌都能自立门户,现实却是各自为营,资源拆得七零八落。
销量数据被合并以后,表面风光,实则“平均主义”,谁都没赢过谁。
风神L7 PHEV和eπ008这些车型,销量每月稳定在几千辆上下,没有一家能打出月销过万的爆款。
新推的风神L8、纳米06,成了“救火队”,但救火只能救一时,救不了长远。
再来说说汪俊君,这位41岁的新任奕派科技总经理。
央企的任命流程一向比考公务员还复杂,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得住,得有点本事,也得有点“胆识”。
按照东风集团一贯的风格,选人更像挑菜,既要新鲜,也怕小虫子。
汪俊君接手的,不是单纯把销量拉起来的问题,而是要把品牌结构理顺,减少重复和内耗,让资源从三条河流汇成一条大江,至少在财务报表那头能少点“水分”。
说到这,我得自嘲一句,汽车行业分析师的生活,可能比东风自主高层还多一份焦虑。
每次看销量榜单,心里都要默念三遍:“不要迷信数据,不要迷信数据,不要迷信数据。”因为在这个圈子里,数字会说话,但也会撒谎。
比如把三个品牌销量合并,听上去很美:31107辆,同比增长34.9%。
但你要是掰开看,每个品牌都没大变,增长全靠新车带来的“新鲜感”,像厨房里新添的调料,味道能提升,但菜色还是老一套。
其实,东风自主品牌的内部矛盾并不新鲜。
过去大家都挂着同一个LOGO,做的却是各自的小生意。
资源分散、沟通不畅、重复建设,让人想起国企改革老戏码:左手画饼,右手填坑。
三大品牌之间还存在定位冲突——纳米主打低端,风神和奕派本该往上冲,结果三家都卡在中间价位,谁也没能冒头。
爆款车型迟迟不见,“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逻辑直接失效,像是棋盘上摆满了卒子,就是没一个能吃掉对方。
话说回来,汪俊君的“单骑救主”,正是东风这盘棋里最值得琢磨的变化。
年轻人上位,在央企算是个稀罕事儿,集团敢于“放权”,本身就带点豪赌味道。
但在我看来,这场赌局的底牌不是销量,而是改革的决心。
把三家品牌捏成一个拳头,削减没必要的环节,把成本压下去,哪怕销量不再增长,至少亏损能少些。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等着下一个“汪俊君”上任,恐怕只剩下调档案的乐趣。
再推演一步,假如你是东风的品牌负责人,下一步该怎么走?
砍掉低效部门,合并产品线,甚至干脆只留下一个品牌,把所有资源押在一款爆款车型上。
道理都明白,但真到做决定那一刻,谁都怕砸了招牌。
纳米其实一直在做低端市场,为了爆款,风神和奕派二选一,谁愿意做牺牲?
内部协调就像家族分财产,面子比利益还大。
过去的“多品牌战略”,现在变成了“谁先放弃自尊”,让人汗颜。
当然我并不觉得汪俊君已然“单骑救主”。
他接手四个月,看似完成了销量增长任务,但距离真正的爆款还差一口仙气。
产品多而不精,低价却无力破圈,是东风奕派科技今天最大的问题。
如果贸然大改,可能引发内部反弹;若不变革,又难见真正成效。
汽车行业这两年讲究“快、准、狠”,但在央企体系里,变革常常慢半拍,像是慢动作回放。
你看隔壁比亚迪,爆款一个接一个,不是靠品牌多,而是靠产品“硬”。
东风自主在这条路上还没迈出第一步。
说到这里,还是得留点黑色幽默。
东风集团的品牌整合,有时候让我想起八十年代国营饭店——菜谱多,味道一般。
客户进门前信心满满,吃完之后都在思考人生:到底是菜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胃“不配”?
汽车市场残酷得很,消费者的胃口越来越挑,爆款车型成了救命稻草。
可惜东风自主现在连稻草都还没攥住,就像夜晚停车场里的路灯,能照亮一小块地,但离全场亮堂还差得远。
最后,不妨开放一点:如果你是东风自主的决策者,面对既有的三大品牌和月销几千辆的产品,你会怎么选?
继续多品牌“养孩子”,还是痛下决心,砍掉冗余,把所有资源押在一款可能的爆款上?
或者你会等市场告诉你答案,哪怕代价是被动挨打。
成功一定需要爆款吗?
品牌的资源整合和变革又该如何权衡?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一次答对,但东风自主的命运,确实就在这些选择里左右摇摆。
停车场的夜灯还亮着,三个车标依旧各自为阵。
汪俊君的手机又收到一条消息:“集团会议,明早八点。”不得不说,汽车行业的故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每一步都像在黑夜里摸索方向。
你说,下一个爆款,会不会就在拐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