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车圈里最让人跌破眼镜的,莫过于增程技术这老家伙,突然就咸鱼翻身,成了香饽饽!
您敢信?
2023年,国内增程车的销量直接飙到80万辆以上,简直是爆炸式增长!
理想、问界这两家,自家增程车型销量占比都快占到九成,连一向对燃油车情有独钟的宝马,都不得不祭出i3增程版这款“杀手锏”。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复兴”的背后:用户需求与技术成熟的奇妙碰撞
别以为增程是个新鲜事物,它可是个百岁老人了!
回溯到1900年,保时捷的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就用他的Lohner-Porsche Mixte,给世界带来了增程的雏形,甚至还被奥匈帝国皇家车队看中。
这技术,比不少如今的汽车新贵都年长!
可想当年,它却没能掀起多大风浪。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车企试图用增程解决小型车动力和油耗问题,短暂辉煌后,就被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埋没”了。
增程“又重又贵”的缺点,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突出,这一沉寂,便是半个多世纪。
直到2008年,雪佛兰Volt的出现,似乎给增程带来了一线曙光。
1.4升发动机配电机,EPA标准下56公里纯电续航,570公里综合续航,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
可那会儿,电池成本高企,电机效率也不尽如人意,最终还是未能大展宏图,2019年悄然停产。
笔者当年也曾觉得,增程不过是新能源转型中的一个“鸡肋”选项,但实践反复证明,技术本身从来不分贵贱,关键在于能否遇上适宜的“土壤”。
如今,用户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些年,新能源车多是作为家庭第二辆车,满足城市代步绰绰有余。
可现在呢?
新能源车成了家庭主力!
大家开始渴望“鱼与熊掌兼得”:既要日常通勤的经济与静谧,又要长途出行的无忧与便捷。
您想想看,节假日高速服务区那长长的充电队伍,是不是让人心生“望而却步”之感?
“充电一小时,排队两小时”的窘境,让增程“油电兼修”的补能灵活性,以及相对较低的用电成本,一下子就击中了用户的“软肋”。
这不正是“需求呼唤供给”的生动写照吗?
增程与插混:一场关于“驱动方式”的辨析
在深入探讨增程的“翻红”之前,我们必须先理清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增程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并非同一概念。
增程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发动机的唯一职能是为电池充电,车辆全程由电动机驱动。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它能提供媲美纯电动车的静谧与平顺驾驶体验。
而插电混动车型,在某些工况下,发动机也能直接参与驱动,这种“混合”模式,在平顺性和静谧性上的表现,往往不如纯粹的增程系统。
所以,下次再聊到新能源动力,可别再把两者混为一谈了。
技术革新:为增程的“复兴”注入强心剂
技术的进步,是增程技术重获新生的关键。
近些年,“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日臻成熟,极大地降低了电池成本,使得增程车能够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组。
同时,高功率密度电机和高效电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动力爆发力,还显著优化了能源效率。
而增程器本身,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如今广泛应用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专为发电优化设计,热效率大幅提升,噪音与震动被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使得整车运行起来,与纯电车型几乎难以区分。
曾经那个“比纯电重、比燃油贵”的增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省钱又省心”的理想选择。
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增程战略的多元化布局
看准了增程技术的潜力,各大车企纷纷布局。
他们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自身优势,精准发力。
理想汽车:精准戳中家庭出行痛点
理想汽车可以说是增程技术的“头号玩家”。
他们深刻洞察到家庭用户对长途出行无续航焦虑、满载动力充沛的需求。
通过搭载大容量电池与高功率增程器,理想L系列车型将全家人的出行难题一网打尽。
笔者观察,其车型设计无不体现出对家庭成员的关怀,从宽敞的乘坐空间到丰富的娱乐配置,都旨在为用户打造温馨舒适的移动空间。
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其在家庭用车市场牢牢站稳了脚跟。
问界:融合科技力量,打造高端智能体验
问界则巧妙地将华为的科技实力融入其中。
其M5、M7增程版搭载的华为Drive ONE动力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零百加速4.9秒),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座舱体验。
笔者曾亲身体验,其人机交互的流畅度与智能化程度,堪称行业标杆。
这种科技与豪华的融合,成功吸引了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群体,迅速打开了高端市场。
零跑汽车:性价比路线的“黑马”
零跑汽车则另辟蹊径,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将增程技术带入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C11增程版主打20万以内的市场,不仅提供了可观的纯电续航(110-200公里),更配备了高通8155芯片和L2级辅助驾驶系统。
对于预算有限但又追求智能科技的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它证明了,增程技术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可以触手可及的“大众化”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增程的“阶段性最优解”
有人认为,增程技术终将被纯电动技术所取代。
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或许过于武断。
我们必须承认,并非所有用户都拥有便利的私人充电条件,也并非所有地区都能迅速建立起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增程技术所提供的“阶段性最优解”,其价值不容忽视。
它就像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引路人”,在用户迈向纯电动出行的道路上,提供了平稳过渡的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加速了整个行业的电动化进程。
未来的发展,或许会看到增程技术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演进,但至少在当下,它扮演的角色,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正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增程技术将在未来的出行版图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