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

享界S9销量暴跌54%! 华为光环这次为何失灵?

7月份,享界S9的销量数字让所有人傻眼了:1942台,环比6月暴跌54%,直接“拦腰斩”! 更扎心的是,这款被北汽和华为寄予厚望的“56E杀手”,上市10个月累计销量仅1.18万辆,连内部目标的20%都没达成。 隔壁问界卖疯60万辆,连新品牌尊界S800上市19天都能冲5000台,享界S9却成了鸿蒙智行阵营里的“吊车尾”。 问题到底出在哪?

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有驾

39.98万起跳的售价,直接把客户群锁死在高端窄门里。 更迷的是全系纯电硬刚市场,增程版拖到明年才上。 现在40万级买家有几个敢赌纯电跑长途? 问界M9的销量已经说明一切:增程版占比90%,纯电版只卖出去1.59万辆。 享界S9的CLTC续航标到816公里,实际打7折后只剩570公里,周末郊游都得提心吊胆。

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有驾

全国就几十个销售点,二线城市想买都得跨城。 华为2000家门店的渠道红利,享界压根没吃上。 反观问界M7入驻华为店后单周爆卖5000台,北汽这波操作堪称“自断经脉”。 有销售吐槽:“客户试驾完问界M9,顺带问享界S9在哪儿提车,我们只能摆手说隔壁城市才有”。

行政轿车买家最认品牌,BBA深耕几十年的气场,岂是贴个华为标就能速成的? 有用户直言:“40万宁可攒钱买宝马5系,终端价才34万”。 更尴尬的是,享界S9发布会上对标奔驰S级,实际销量连宝马5系单周零头都够不着。

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有驾

为了强推“零重力座椅”,享界S9的前排副驾牺牲巨大:没有化妆盒、没有手套箱,储物空间抠搜得像经济型车。 更让车主恼火的是细节品控:方向盘手感被吐槽“像玩具塑料”,前排座椅放倒时咔咔异响,底盘调校过软导致“飞坡事件”后全网群嘲。 一位退订用户说:“老板座驾连主驾体验都做不好,难道让司机边开车边骂娘?

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有驾

华为三种合作模式里,HI模式最尴尬:技术给了但营销各管各。 用户购车时冲着华为ADS 3.0智驾下单,售后却得找北汽,这种“售前华为,售后车企”的割裂体验,让维权客户两头受气。 反观智选模式(问界/智界),华为亲自下场带节奏,从定价到渠道一手包办。 北汽守着HI模式不放,等于白扔了华为的流量王牌。

享界S9还在纠结纯电战略时,竞品早已抄了近路。 腾势Z9三厢版定价33.48万起,比享界S9便宜6万,却塞进激光雷达+后轮转向;蔚来ET7祭出终身换电,把高端纯电轿车的痛点直接焊死。 更残酷的是市场容量:40万以上豪华轿车年销58万辆,BBA占70%以上,新势力只能挤在剩余30%里肉搏。

环比拦腰斩7月销1942台,享界S9被高估了?-有驾

今年1月,余承东高调晒出提车享界S9的视频,宣布“春节开它回家”。 但老板亲自带货的效果只维持了半个月,2月销量再度跌回千台区间。 北汽蓝谷的财报暴露了更多窘境:上半年净亏26亿,极狐品牌向10万级市场“沉沦”,享界S9成了集团高端化的独苗,却连自己都养不活。

如今,享界S9的展厅现车堆满库存,销售电话轰炸老客户:“增程版预售开启,定金5000抵2万! ”但消费者的问题更犀利:“如果华为真能点石成金,享界S9怎么就成了例外?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