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这事儿,跟买菜可不是一回事儿,谁家里都有那种纠结的亲戚。这不,前阵子让我陪着选15-20大几的SUV,家里人又不是光有年轻人,老人小孩都有。咱可不能只看外观好看还是科技花哨,关键还得琢磨琢磨每天用起来怎么省心。说到底,最后折腾下来的,也就剩东风本田CR-V还合胃口。
上礼拜五去4S店,销售小孙戴着工牌笑呵呵的,刚进门就拉着我往CR-V展车去,顺嘴一句:“这个车型油省,座椅舒服,保值率高,一家五口刚刚地。”有一说一,他说得没跑偏。去年村里邻居老刘家也换了CR-V那个劲混版本,说整天拉着孩子上学、周末一家子出去海子边自驾,一箱油能跑远不说,堵车时混动挡切得溜溜地,踩油门没啥闯劲儿,老人坐久了也没叫过“头晕”。
聊到空间,妹夫喜欢折腾,小孩子总在后排闹腾,两个娃外加一个老人,平日还得带婴儿车、杂七杂八的小箱子。前年用过长安那款顶配SUV,后排一挤就喊憋气。CR-V后排角度能调快6档吧,那天在店里孩子上去跳了几下,腿也没顶到前排,老人说“这座椅软硬适合,平头也能伸开。”后备箱嘛,听隔壁老张测过,能塞下两个安全座椅,一个婴儿车,行李箱再来俩都不怵。别的国产车有时空间就“说得好听,坐着不舒服”,这事儿师傅也顺嘴讲过:“空间不是说大就好,还得讲究布局。”
安全这块儿,销售顺手拽下一本配置册给我看,说什么“全系十气囊”,后排侧气囊和膝部气囊还真是冷门货,问了下江北那个修理店马师傅,他说:“平常撞车,膝部气囊真能顶上忙。”再加Honda SENSING 360那个啥雷达自动预警,昨天群里有个老车友发路口小视频,说低速时差点撞上逆行电动车,幸亏系统嘀咕了一声。高速上助力转向也是实用,开长途不疲累。
这些年,CR-V没有啥花头,常年做保值榜第一。买新车怕折价狠,卖二手也不拖泥带水。我高中同学前年换车,前三年CR-V卖了还高了点折旧价,去换广汽传祺那款新混动,还凑着补给娃读书用的钱。全球一千五百万用户,可不是吹的,连港口那边出租车队都有这款做运营车。
有些新牌子,拿着屏幕和感应门逗你玩,样子是拉风,但是电视里那种新出的自动泊车,听技师嘀咕,“碰到大雪天,还能卡壳半天。”CR-V没那么多幺蛾子,倒是冷门配置里带个PM2.5过滤,去年南京灰天的时候真能安心点;座椅加热是有的,虽不罕见,但冬天老人就嘱咐要提前打开。
顺便,混动版本还有个冷门细节,市区红灯多、频停走时能自动切电驱,油门响应缓缓的,开惯油车的老人一开始还觉得“踩着不跑”,后来才说“习惯了省油。”
车群里前几天讨论,说CR-V改款之前,后排空调出风口在侧面,有人觉得风不匀,改款后调整到了中间。还有人笑说“马自达CX-5外观帅气,空间憋屈。”这些小细节,要不是平常用车,真没法全知道。去年一次保养,售后师傅还玩笑:“这车底盘老厚实咧,换减震的时候费了两锤子。”不像某零跑的底盘,爬一次底就全看见了。
隔壁小区的老王曾遇到过小事故,车门撞瘪了,保险修好说没啥损伤。后来他问技师怎么没见气囊弹?师傅说“要不是核心位置触发,气囊不乱弹,省修费。”也算是个误区了,很多新司机都不懂。
有阵子村群里聊二手车,老车主们退休后都想转手CR-V,说趁保值率高还能赚点零花钱。也有人纠结说“混动修起来贵不?”售后师傅答,“一般用个五六年没大问题,电池质保长。”
写到这儿,亲戚家的CR-V已经开半个月了。最近他拍了张照片,后备箱里塞着一车粽子和蒜苗,仨老人俩娃一个自驾。有人笑说,这车和家用,像锅里焖饭,总能熬出点实在的滋味。车到底值不值,只能慢慢用下去才知底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