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

2025年9月纯电车销量榜单正式出炉,市场格局迎来剧烈洗牌。 五菱宏光MINIEV以超过5万辆的月销量逆袭登顶,特斯拉Model Y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而此前势头强劲的吉利星愿则位列第三。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比亚迪多款主力车型排名大幅下滑,秦PLUS甚至跌至第30名,小米YU7则凭借上市后的爆发式增长冲至第7名。

这一结果反映出纯电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头部车型的销量差距持续缩小,而曾经的热门车型若未能及时跟进市场变化,便可能迅速被后来者取代。

9月销量榜单中,微型车与小型车表现尤为突出。 宏光MINIEV以51743辆的销量重夺冠军,其亲民定价和精准的城市代步定位持续吸引下沉市场用户。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吉利星愿虽以48080辆位居第三,但同比增幅高达4700%,成为自主品牌中的最大黑马。

这类车型的热销表明,当前纯电市场消费者对价格和实用性高度敏感,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低购车成本与低使用成本仍是核心驱动力。

此外,长安Lumin、熊猫等微型车销量均突破万辆,进一步印证了A0级以下细分市场的需求旺盛。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在中高端区间,特斯拉Model Y以51173辆稳居第二,但其同级车型Model 3仅销售2.04万辆,同比下降15%。

小米汽车成为本月最大亮点,YU7作为新上市的SUV车型,销量达22369辆,直接冲击25万级市场;而SU7虽环比下滑至19579辆,但仍位居前列。

业内分析指出,YU7的成功源于“高配低价”策略,其顶配版本售价低于Model Y,却标配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精准切中了年轻家庭用户对性价比和智能体验的需求。

相比之下,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乏力,汉EV纯电版销量仅2180辆,甚至被均价50万元的理想MEGA反超。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比亚迪在本月榜单中略显失意。 除元UP、海鸥等小型车稳居前五外,多款主力车型排名明显下滑:海豚销量12755辆,位列第七;秦PLUS则跌至第30名,月销不足万辆。

这一现象部分源于同级竞品的分流,例如小米YU7对宋PLUS等SUV车型的冲击,以及深蓝S05、零跑B01等新势力车型在10-15万价段的蚕食。

此外,比亚迪插混车型也出现增长乏力,秦PLUS DM-i、海豹06 DM-i等车型同比下滑超50%,反映出纯电与混动市场此消彼长的趋势。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新势力品牌中,零跑与小鹏表现稳健。 零跑C11月销8000余辆,C16增程版则以57%的环比增长成为中大型SUV市场的亮点;小鹏MONA M03销量达9298辆,第三周较首周激增56.7%,成为品牌销量支柱。

然而,理想汽车增程车型普遍下滑50%以上,仅L6凭借1.23万辆的销量支撑榜单;蔚来ET5T虽环比增长20.8%,但总量仍未能跻身头部阵营。

这一分化显示,新势力品牌需在产能交付与产品迭代间找到平衡,否则可能因市场节奏错位而掉队。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本月的销量结构还反映出用户群体的迁移。 小米YU7的车主中,女性占比达30%,较SU7提升5个百分点;其增购用户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且主要需求为家庭出行与空间实用性。

同时,微型车用户中,年轻白领与老年代步群体比例进一步扩大,例如宏光MINIEV有近40%的车主为25-35岁女性,用于通勤和接送子女。 这一趋势表明,纯电市场已从早期的技术爱好者群体,逐步渗透至更广泛的日常生活场景。

高订单量背后,产能瓶颈成为部分品牌的隐患。 小米YU7上市后锁单量突破24万辆,但顶配版本需等待40-43周,标准版甚至需57-60周,导致部分用户因担忧补贴政策变化而转单。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极狐T1虽第三周销量飙升至2101辆,但首月总量仅2488辆,显示供应链仍处于爬坡阶段。

相比之下,五菱宏光MINIEV凭借170万辆的累计产销规模和柔性生产线,实现了快速交付,其四门版车型上市首月订单即破2万辆。

9月新能源市场整体销量达128.4万辆,其中纯电车型同比增长32%,而插混与增程车型同比分别下降2%和14%。 这一分化与2025年底新能源补贴退坡预期相关,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政策窗口期内选择纯电车型。

9月纯电车销量榜,星愿第3,小米YU7第7,秦PLUS仅第30名,第一是谁?-有驾

此外,一线城市绿牌政策向纯电倾斜,也进一步推动了Model Y、小米YU7等非低价位车型的增长。

然而,部分品牌如日产N9月销量环比大跌30%,从万辆跌至6000余辆,反映出产品迭代缓慢的合资品牌在纯电赛道中适应性不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