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重拳出击,自媒体碰瓷乱象被整治,行业震动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大事,估计不少朋友都听说了,就是长城汽车跟一些自媒体账号“干”起来了,而且这回是动真格的,直接闹上了法庭,还申请了强制执行。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拍手叫好,觉得早就该治治这些胡说八道的人了;也有人担心,以后是不是车企都不能批评了?

咱们今天就踏踏实实地坐下来,用大白话聊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长城汽车重拳出击,自媒体碰瓷乱象被整治,行业震动-有驾

咱们先说说这事的起因。

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买新能源车,是不是都习惯先上网看看评测,刷刷视频?

可网上的信息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时候你看这个博主夸得天花乱坠,换一个博主又把这车贬得一文不值,搞得人晕头转向,都不知道该信谁的。

就在这种信息满天飞的环境里,总有一些账号不走寻常路,他们不爱干那种费时费力的真实测评,而是专门盯着一些热门车企,特别是咱们的国产品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黑料”。

长城汽车这次就是碰上了这么一位。

有个叫“向东北”的账号,长期以来变着法儿地抹黑长城,今天说你这有问题,明天说你那要出事,反正就是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一开始,长城汽车可能也跟其他企业一样,发个声明澄清一下,但发现根本没用,人家该怎么说还怎么说,甚至变本加厉。

忍无可忍之下,长城汽车选择了一条最直接也最硬气的路——打官司。

法律是讲证据的,你不是说我车有问题吗?

证据拿出来。

结果可想而知,法庭经过审理,认定这个账号的行为是恶意攻击,构成了名誉侵权。

判决结果很明确:赔偿长城汽车20万元,并且要在自己的账号上置顶公开道歉。

长城汽车重拳出击,自媒体碰瓷乱象被整治,行业震动-有驾

本来到这一步,事情也就算有个了结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账号的主理人居然玩起了“老赖”的把戏,法院的判决书在他看来好像就是一张废纸,既不赔钱,也不道歉,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样”的姿态。

这下彻底点燃了长城汽车的怒火。

你不是不执行吗?

行,那就让国家强制力来跟你谈。

长城汽车立刻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这个“强制执行”可不是开玩笑的,意味着法院可以依法查封、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直到判决的义务履行完毕为止。

这一下,就把事情的性质从网络口水战,直接升级到了严肃的法律层面。

长城用这个行动告诉所有人,网络世界不是虚拟的江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要负法律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自媒体账号为什么非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造谣呢?

说白了,就是为了两个字:流量。

在如今这个流量就是金钱的时代,一条精心制作、客观公正的评测视频,可能播放量平平。

但是,一条标题惊悚、内容夸张的“黑料”,比如“某某车高速自燃,车主险丧命”,哪怕内容是编的,图片是偷的,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上百万的点击。

长城汽车重拳出击,自媒体碰瓷乱象被整治,行业震动-有驾

有了点击量,就有了广告收入,就能直播带货,甚至还能玩更黑的套路。

有些“黑公关”的玩法是这样的:先集中火力攻击一个品牌,制造大量的负面舆论,把事情闹大。

等这家企业的公关部门焦头烂额地找上门来,他们就会话锋一转,暗示说:“你看我们的影响力多大,要不咱们谈谈合作?签个几十万的年度推广合同,我们保证以后都说你好话。”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敲诈勒索,把批评监督的权利,变成了一门肮脏的生意。

这种行为对整个社会和行业的危害非常大。

对消费者来说,我们被这些虚假信息蒙蔽,很可能就错过了一款真正的好产品,或者买了一款被过度吹捧的烂车。

对那些踏踏实实搞研发、抓质量的企业来说,更是天大的不公,他们辛辛苦苦投入几十上百亿研发出来的成果,可能就被几篇廉价的谣言给毁了。

长此以往,谁还愿意真心实意地做产品呢?

这会严重打击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热情和向上发展的势头。

其实,长城汽车这次的强硬维权并非孤军奋战。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国家层面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重拳出击。

今年五月,中央网信办就启动了一个名为“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的专项行动。

这个行动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官方,但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国家要出手了,专门收拾那些在网上胡说八道、抹黑企业、搞网络敲诈的账号。

长城汽车重拳出击,自媒体碰瓷乱象被整治,行业震动-有驾

在七月份公布的一批典型案例里,各种乱象触目惊心,有伪造聊天记录造谣企业裁员的,有虚构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恐慌的,还有的甚至自己PS了一张假的法院判决书来攻击对手。

这些账号的最终下场,都是被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该关停的关停,该禁言的禁言。

所以你看,长城汽车的维权和国家的“清朗”行动,正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配合。

这说明,净化网络环境,保护合法经营的企业,已经成为了从上到下的共识。

这给所有靠流量吃饭的自媒体人敲响了警钟:靠真本事吃饭,路会越走越宽;想靠歪门邪道赚快钱,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必然会撞上法律的南墙。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件事。

整治网络黑嘴,绝不等于企业不能被批评。

一个健康的市场,离不开媒体和消费者的监督。

比如说,你的车机系统确实反应慢,导航不好用,消费者在网上吐槽,这是完全正当的权利,车企就应该认真听取,抓紧改进。

你的新车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确实存在一些小毛病,有良心的媒体通过严谨的测试把它指出来,这也是在帮助企业进步。

这种基于事实的批评,是宝贵的财富。

但批评和造谣是两码事,中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那就是“事实”。

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不能歪曲事实;你可以表达不满,但不能凭空捏造。

这场由长城汽车点燃的风波,或许正是我们汽车行业,乃至整个自媒体行业走向成熟和健康的一个重要契机。

当那些嘈杂的、失真的噪音被法律和规则过滤掉之后,我们消费者才能听到更真实、更客观的声音,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