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

比亚迪汉这回加推的版本,干脆利落地把纯电续航拉到了245公里。对,就是那个看上去不起眼,但对我而言是真的质的飞跃的数据。举个我朋友家的例子,王刚原来开的是现款汉DM-i,纯电续航大概120来公里,自己也吐槽日常上下班充电频繁,折腾得挺累。这次加推版直接翻倍,245公里,真心挺惊艳,至少在我圈子里,这续航表现对不少上班族来说简直够用且高效。

我刚才翻了翻笔记,去年我采访过一个混动研发团队的人,他说现在做续航增长像盖房子,地基(电池技术)决定高度,但墙面和屋顶(电控系统和整车调校)也很关键。说白了,不是简单把电池容量堆上去那么简单。比亚迪这次的245公里纯电续航,虽然不及那些专注纯电的400+公里,但考虑到DM-i的混动架构,已经是个相当均衡的成果。你想啊,这相当于短途用电,长途用油,一周充1-2次电就足够了,日常用车焦虑大幅降低。

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有驾

不过呢,我得承认,刚开始听245公里续航这数字,我脑子里也嗡了一声,心想这真够了吗?相较于纯电主销车型动不动400、500公里续航,确实有点小。但想想混动的本质和定位,这个数字就没那么吓人了。这也是我前面说的话略显绝对,实际情况更复杂。你觉得,同价位混动车续航能蹭蹭蹭涨到这水平,算不算加分项?

比亚迪纯电版本也没被冷落,最新款续航飙到了635公里,家里隔壁修理工老王听说这事儿还感慨:这续航放出来,跑长途这不跟燃油车似的?而且全系标配了之前只放在高端车型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王说这货感觉像给车装了自动软硬调节避震,路况复杂时车身表现差异明显,算上驾乘体验值几千块钱的提升。

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有驾

说到内饰,这次汉车型的变化蛮大。记得有次和经销商聊车,中控台上的电子怀挡一直是槽点。怀挡设计导致中控台下空间浪费,放不了啥东西。我朋友刘海吐槽:那个怀挡,每次换档都得想半天,反正不实用。这次换成了更实用的电子换挡杆,不仅释放出了空间,还多了个智能冷暖冰箱和50W无线充电。那个小冰箱真的不输几百块装饰件,对于夏天爱喝冷饮、冬天爱喝热咖啡的朋友来说,是真的生活气息满满。

对了,之前那个钢琴烤漆面板,我偷懒看了几次指纹和刮痕,实在难看。现在换成了金属饰板加皮质包裹,耐脏且质感提升不少,经营销人员也说会减少后续保养和清洁麻烦。细节其实很重要,有没有?

智能驾驶方面,这次的天神之眼高级辅助驾驶继承了比亚迪家族高阶配置:城市领航、高速领航、智能泊车都有。顶配还能选激光雷达版本,对比小鹏P7+那些新势力车来说,科技感没输。估计价格公示后,能激活一波买买买的劲头。比亚迪这次明显是拼了,今年年终冲销量,怎么跟吉利银河星耀这些竞争者抢市场的底气,都藏在这增配里。

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有驾

我还是懒得想太细, 245公里纯电续航到底是,那种刚刚好还是差点意思?我猜测,这个数字很可能是综合考虑成本和能耗平衡后得出,毕竟电池再大,车身重量和价格也会蹭蹭上涨。自己算了下,纯电版续航635公里,假设百公里耗电20kWh,电池容量得有120kWh左右吧。比亚迪自家电池产线这么抠搜,不做更大容量,估计怕成本和续航曲线掉头反而尴尬?

顺带扯一句,我22年买了个增程车,官方纯电续航就200公里,别说245,就这数字放眼混动车市场,说句实在话已经算是较高了。没细想过,没准未来能不能推出老车主换大电池活动,只要价格合适,我倒是愿意掏钱去换块容量更大电池,毕竟为了续航买车是实际需求。

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有驾

聊聊最让我纠结的一点。比亚迪这代车的怀档设计被吐槽多年,换成电子挡虽然好,但是前脸设计还是让人难过。纯电和混动版本外观变化不大,很多消费者甚至分不清两个版本。销售小张说:别人看车只看外观颜色和屁股,不会管你电池多大纯电多少公里。我猜这也是厂家纠结不敢大改外观的原因之一,毕竟保持系列风格也很重要,但对消费者的第一判断到底是不是实用呢?

有人说了,十月份上市的价格,会是最大悬念。照比亚迪近几年加量不加价惯性,这价格战打得够狠,咱们拭目以待吧。你觉得,真到了市场上,245公里续航的汉DM-i版,能不能成为更多人年末入手的首选?

比亚迪汉加推版10.10上市,纯电续航245公里实现质的飞跃,配置全面升级内饰更实用,价格或将带来惊喜引领年底销量新高潮-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年底见分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