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

2025年10月9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工厂门口的一条路刚刚被更名为“比亚迪路”。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在这条路上,一辆崭新的宋Pro缓缓驶下生产线,巴西总统卢拉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手中接过车钥匙,这是比亚迪全球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仪式。

选择在巴西工厂庆祝里程碑,而非中国本土;邀请总统级人物成为“车主”;以道路命名深化品牌印记,这三重设计背后,是比亚迪对“中国智造”出海逻辑的彻底改写。

过去,中国车企出海多是“廉价商品”的标签,而比亚迪试图证明的是:技术标准、产业链整合与本地化融合,才能让中国品牌真正扎根全球市场。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10月9日的下线仪式看似是一场庆典,实则暗含密集的战略考量。 活动地点选在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这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个乘用车生产基地,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新能源车工业综合体。

卢拉在致辞中直言:“这座工厂让卡马萨里和巴伊亚人民重拾尊严。 ”他进一步强调,比亚迪的本地化生产将荣光归于“巴伊亚、中国与巴西”。 这句话点明了比亚迪的本地化策略核心:让当地社区成为利益共同体,而非单纯的代工基地。

仪式前夕,巴伊亚州议会通过表决,将工厂门前道路更名为“比亚迪路”。 这是继美国兰卡斯特、泰国罗勇之后,海外第三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 命名不仅是象征,更是品牌在地化深耕的实体烙印。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王传福在仪式上宣布,比亚迪将为2025年底在巴西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提供30台定制新能源车,会后车辆捐赠给当地学校和机构。 这一举措将企业行为与全球环保议题绑定,凸显比亚迪的绿色使命。

比亚迪在巴西的11年布局,呈现清晰的“三步走”节奏:2014年以电动大巴切入公共出行领域;2021年推出首款乘用车唐EV,搭建经销网络;2025年7月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年规划产能15万辆。

数据印证了策略的成功:2025年1-9月,比亚迪在巴西销量达7.7万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1万台。 细分市场中,每售出10辆纯电车就有8辆来自比亚迪,每4辆混动车中就有1辆是比亚迪车型。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产品定位精准匹配本地需求。 比亚迪将首款皮卡BYD SHARK的全球首发放在巴西,直击拉美市场最受欢迎的车型品类。 同时,工厂生产的海鸥、宋Pro等车型,覆盖从低端代步到家庭用车的多元场景。

本地化不仅限于生产。 比亚迪在巴西获得“消费者满意度最高品牌”评价,并取得当地平台Reclame Aqui的RA1000认证(基于3000万用户投票)。 从硬件制造到口碑建设,比亚迪完成了深度渗透。

2025年1-9月,比亚迪海外销量突破70.15万辆,这一数字已接近其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的两倍。 海外业务占比从2024年的不足10%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1.63%。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销量增长依托于网络扩张。 截至2025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覆盖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乘用车进入110个市场。 泰国工厂投产一周年交付第9万辆车,匈牙利基地定位欧洲研发中枢,柬埔寨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运输能力保障了出海效率。 比亚迪组建的8艘专属滚装船已全部投入运营,其中“开拓者1号”从深圳小漠港出发,5分钟即可完成装船启航。 从生产到物流,比亚迪构建了完整闭环。

市场突破不依赖补贴。 在英国,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销量达0.93万辆,同比增长620%,成为其最大海外市场,但并未依赖英国政府电动车补贴政策。 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2024年,日本研究机构拆解比亚迪海豹车型,美国通用汽车前工程师拆解海鸥后承认:“美国汽车业在低成本电动汽车设计上落后中国多年。 ”拆解背后,是对比亚迪技术体系的好奇。

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建立在规模化与产业链自主性上。 其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DM混动技术、e平台3.0等核心技术的专利壁垒,让海外对手难以简单复制。

巴西工厂体现了技术输出的深化。 该工厂同步建设了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本土化覆盖。 这种“全产业链出海”模式,使比亚迪从产品供应商升级为工业标准输出者。

1400万辆的全球启示,比亚迪如何改写中国智造出海口?-有驾

技术适配能力同样关键。 拉美,比亚迪针对高燃料成本推出混动车型;在欧洲,车型强化安全标准与驾驶质感。 2025年,比亚迪7款车型获Euro NCAP五星安全认证,海鸥获“世界城市车”称号。

比亚迪的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认知层面,德系、日系品牌在海外积累数十年信任,比亚迪需直面“质量是否可靠”的质疑。 在日本市场,比亚迪用售价与特斯拉Model 3相当的海豹车型破局,重新定义中国品牌价值。

文化差异要求深度适配。 比亚迪亚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坦言:“每进入一个市场都需重新调研,相当于重新开发产品。 ”在泰国,比亚迪推出右舵车型;在中东,车型强化高温适应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